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党建·政法 > 正文

领导干部如何破解“被调研”

www.folksfolks.com 2011-12-19 18:21   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近一段时间来,社会上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领导干部“被调研”现象,主要是指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时,受“规定路线”、“标准答案”和“示范样板”的影响,使调研成了“论证会”、“报喜会”和“盆景展”,甚至在个别地方发展成了“形式主义”和“骚民扰民”,很难了解到基层和工作的真实情况,甚至不讲真话实话,为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风险。

其实这种“被调研”并非新近才有,就连毛泽东那样一生重视调查研究的大政治家也遭遇过“被调研”的现象。我们这里先列举两例:

第一例,1958年 8月和 11月,在“大跃进”运动深入推进期间,毛泽东两次出京调研,先后到河北、河南、山东和湖北等省市视察。在各省市主要领导工作汇报中,在提及粮食亩产超万斤的汇报时,毛泽东都表示出了极大的怀疑,认为不可能,多次说:“这不是放卫星,这是放大炮”,“不要相信这些骗人的数字”,还在一些会议上指责干部中间的撒谎行为,主张将有关粮食统计数字折扣之后再予以公布。可见,在这一期间调研中,毛泽东并非完全相信那些离奇的粮食产量,意识到自己“被调研”,但又出于保护干部群众“大跃进”热情的考虑,没有及时加以批判和制止,最后导致了非常严重的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第二例,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对此毛泽东多次指出:“最近几年吃情况不明的亏很大,付出的代价很大”,“水是浑的,有鱼无鱼不知道。要把浮夸、官僚主义、不摸底,彻底克服掉”。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检讨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官做大了,调查做少了,不摸底等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毛泽东提出“希望 1961年成为调查研究年,大兴调查研究。”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全国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但由于客观原因,尽管毛泽东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开展“蹲点”调研,自己开展的却都是坐着火车 “走马观花”式的调研,他自己也承认:“我是在中央会议上作过保证的,我说,我一定得下去蹲点,但是到今天我还没有实行。”这种客观上“被调研”的事实,使毛泽东本人没能倾听到普通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倾诉和企盼。

从毛泽东一生调查研究的实践、特别是晚年遭遇“被调研”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巨大损失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领导干部如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真实情况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是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与研究来深入推进的。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可以给我们许多理论上的指导,更可以以他的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给我们有针对性的现代启迪。

带着问题而非“求证”式开展调查研究

毛泽东强调要带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对带着框框下去搞“求证”式的调研。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成功开展了寻乌、兴国、长冈乡、才溪乡等一系列关于中国农村的调研,成为全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表率。他还发动并组织了1941年全党的调查研究运动,为延安整风的顺利进行、为全党从根本认识教条主义的危害,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奠定了基础。1956年,他又通过调查研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作了初步探索,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样的重要讲话。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毛泽东虽然也作了一些调查研究,但有的调查是先有答案,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论证答案的正确。1958年夏他对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农村的调查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为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在农村建立公社的设想,而在这次调查中,看到的似乎都是一片“大跃进”的热闹场面,听到的都是小社合并成大社有诸多优越性的汇报,于是相信他此前在农村办公社的设想是正确的,随后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作出了在全国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使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在全国展开。

因此可见,在调查研究中,切忌先预设结论和明确的目的,如果将调查过程沦落为按图索骥、按需求证、“合则取,不合则弃”,成为使客观现实适应主观要求的过程,这就从根本上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犯了主观主义的严重错误。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和观察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杜绝先入为主的现象,真正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感情、愿望和意志出发,坚持“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 责任编辑: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