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一些普通百姓对这三个洋字母或许还有些陌生,他们不知道,家中炉灶点燃的、驱动一部分公交车行驶的正是来自LNG项目输出的液化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其实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2003年,中海油与我省共同出资组建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投资62亿元建设福建LNG站线项目,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完全由国内企业自主引进、建设、管理的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从2009年开始的25年内,该项目计划每年从印尼东固项目购买260万吨液化天然气。
今年前6月,莆田口岸已进口液化天然气20批次、121万吨,增幅再创历史新高。目前,位于秀屿港的福建LNG接收站新增3#、4#储罐项目即将转入试运行阶段,随着其正式投产,福建LNG接收站存储能力将达64万立方米,成为目前国内存储能力最大的接收站。
一条长达356公里的天然气主管网,正源源不断地为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5个城市输送天然气,已有400多万名(家)城市居民以及商业、工业企业用上这一清洁、高效、安全的优质燃料,带来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
获得稳定清洁气源后,福建省加快了探索LNG下游产业链的步伐。
目前,莆田、晋江和厦门三个燃气电厂已陆续投产,年发电量可达140亿千瓦时,对增强电网调峰能力、优化电源结构等起到重要作用。
以LNG接收站为龙头的福建LNG产业园,是我国第一个利用LNG冷能形成的具有节能环保型的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内液态分销、槽车运输、冷能空分等多个项目已建成投产。2010年,该园区实现产值50多亿元,上缴税收1亿多元。预计整个LNG产业园达产后,总产值将达100亿元,上缴税收将超过10亿元。
“无论从调整能源结构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确保城市安全供气出发,LNG都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
据了解,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国际公认的清洁能源。以它代替传统的汽油、柴油和煤气作为燃料,可有效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与普通煤气相比,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60%,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近50%。
经济腾飞,能源先行。省政府日前出台的“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要求,福建省将扩大LNG供气覆盖范围、提高天然气市场占有率,合理安排LNG电厂调峰发电,拓展工业、汽车和公共服务用气,进一步延伸LNG产业链,完善LNG冷能产业园区项目规划,加快推动冷热电联供、汽车加气站项目和橡胶粉碎、丁基橡胶、冷能空分二期、干冰、冷库等冷能利用项目建设,打造东南沿海LNG产业基地。
根据规划,LNG建设将展现如下一幅蓝图:
到2015年,输气管线达1800公里左右,新增输气管线1443公里,形成覆盖9个设区市主城区和覆盖50%以上县市的输气管网,90%以上县城用上天然气;
到2020年,我省将建成LNG输气管3609公里,覆盖全省多个区、市,与浙江、广东管网相连,并实现福建管网从赣州、南昌两个连接点对接西气东输,最终形成“覆盖全省、对接两洲、纵深推进、清洁安全”的海西天然气管网,年输气能力将达1000万吨。
建设海西清洁能源基地,实现绿色发展,福建前景可期。 (记者 潘园园 实习生 陈春梅)
短评>>>
让GDP多一些绿色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作为能源小省,福建历史上缺煤少油,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我省又是一个自然条件极为优越的省份,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青山绿水”已成为海西最靓丽名片。
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如何才能既保持环境优势,又为经济发展寻求必需的能源动力?如何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共赢?福建最终把目光锁定在清洁能源上。除了LNG外,我省还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在生物柴油、风电、核电、潮汐电等新能源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开发和应用,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之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告别“烟囱工业”,让GDP多一些绿色,我省迈出坚定的步伐。省政府日前发布的“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指出,到2015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从2010年的57.5%下降到2015年的52.2%,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则将增至47.8%。
从国家电网到核电到LNG,有了国家部委的支持和央企项目的引进,福建正加速打造东南沿海清洁能源基地,进而打造海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优美之区。 (记者 潘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