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观察 > 正文
专家点评:当“通胀再创新高”遭遇“欧美双债危机”
money.fjnet.cn 2011-08-09 17:08  岳瑞芳 南婷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9日公布,市场关注的CPI指数同比上升6.5%,创下37个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受欧美双债危机影响,市场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再次上升,双重夹击下的中国经济局势空前复杂。7月份CPI是否已然见顶?中国未来通胀形势如何?在外围环境突变的背景下,中国宏观政策会否出现变局?就上述问题,记者专访了在京部分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

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增长6.5%,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包括猪肉在内的食品价格加速上涨带动CPI再创新高,涨幅略高于预期。华创证券分析师华中炜认为,从CPI分类看,7月份CPI数据的显著特征是非食品类价格环比增速如期回归常值,驱动新涨价的因素转为食品。

据华中炜介绍,食品中,肉禽和水产等原先涨幅较大类别的增速如期出现回落,唯一超出预期的是: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的蔬菜在7月出现4.1%的涨幅,拉动CPI环比上涨0.1个百分点。

至于6.5%是否就是年内高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当前影响物价的因素除前两年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带来的滞后效应外,还有成本推动的上涨,包括工资、薪酬、原材料、大宗商品等。随着未来输入型通胀的减缓以及流动性控制成效渐显,三季度将是全年CPI的高点,随后将有所回落,如果流动性控制得好,通胀水平总体可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也表示,考虑到全球油价回落、主要经济体增长疲弱、猪肉价格7月底以来的回落趋势,未来CPI有望呈现平稳回落态势,预计4季度回落到4.5%左右。

针对未来通胀水平,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总监刘利刚从翘尾因素和PPI传导方面给出了新的论证。他认为,尽管近几个月的环比通胀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但考虑到基数较高,未来几个月的CPI同比增速将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动力不足,中国的PPI指数也可能出现明显下降,并将最终传导至CPI指数中,导致CPI指数出现下滑。

此前,出于对通胀形势的忧虑,多数专家预计8月份央行可能加息,9日出台的CPI数据更加剧了市场猜测。但美债危机的恶化使得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显现变数,有望引发政策调整时点出现延迟。

责任编辑:林晨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