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第三方支付领域大半江山的互联网支付,有望于近期迎来行业监管细则。
12月28日获悉,央行日前已向多家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企业下发了《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2010年,央行先后下发两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并陆续就商业预付卡、客户备付金等出台监管细则,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也有望于近期发布。今年因此被第三方支付业称之为“监管年”。而此次下发的征求意见稿,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系列细分监管政策中“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近几年,互联网支付业务规模扩张迅猛,现已处于第三方支付的主流地位。据记者统计,在已获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40家企业中,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的企业为30家,占大半江山。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占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份额高达96%。
作为第三方支付领域的主导,关于互联网支付的监管细则却迟迟未能正式出台。“央行对互联网支付管理办法的态度可谓慎之又慎。”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这并非央行首次就监管细则征询支付企业的意见,自2010年下半年起,央行曾多次召集支付企业讨论监管办法,并起草了多个版本的征求意见稿,每个版本都有较大改动。此次下发的征求意见稿经多次修改后,已接近定稿,有望在近期正式发布。
上述人士分析称,监管层之所以态度谨慎,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支付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市场规模日益走高的同时,支付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相对于预付卡、银行卡收单等其他细分领域,互联网支付安全问题最为复杂,监管政策必须尽可能地从制度层面遏制支付风险。
“做实”网络支付账户
网络支付账户实名制将被强制推行。而目前,部分互联网支付企业开通的实名认证服务,仅是出于业务需求的自发行为,并非监管硬性要求。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保障资金安全,乃是此次征求意见稿的重中之重。
由于交易便捷、成本低廉且存在监管缺失,第三方网络支付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洗钱、套现等灰色行为的多发地带。此外,网络钓鱼、黑客攻击、植入木马程序等事件频频发生。
征求意见稿规定,支付账户的开立应实行实名制,支付机构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假名支付账户。客户开立个人支付账户时,支付机构应登记客户的姓名、性别、住址、联系方式以及有效身份证件的种类、号码和有效期限等详细身份信息,并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核。对于单位支付账户,还需登记单位名称、地址、经营范围、税务登记证号码、组织机构代码等。
同时,客户在同一机构开立所有支付账户须关联本客户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的名称应与该客户所关联的银行账户名称一致。个人客户向在同一支付机构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月累计充值金额合计小于1000元的,可不关联银行账户。但未关联银行账户的支付账户只可用于付款、接受交易退款,但不得用于收款。
此外,在银行与支付机构自愿合作的情况下,银行应根据合作协议及客户授权对关联银行账户信息和客户身份信息的关联性进行核验,并将核验结果告知支付机构。
上述规定意味着,网络支付账户实名制将被强制推行。而目前,部分互联网支付企业虽然开通了实名认证服务,但仅是企业出于自身业务需求的自发行为,并非监管部门的硬性要求。
这并非征求意见稿治理灰色行为的唯一措施。其还对支付账户的资金来源做出严格限定——客户应通过关联银行账户为支付账户充值,未关联银行账户的,可通过非关联银行账户或经央行批准的“仅限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的同一支付机构预付卡为支付账户充值,但最多不超过1000元。
而当用户进行支付时,若单笔资金金额超过1万元以上,支付系统将要求客户重新登记个人身份信息,并核对其真实性。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支付账户被盗用的风险。
“监管机构未来将有可能掌握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并追溯相关责任,一方面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另一方面遏制洗钱。”一位业内人士说。
征求意见稿还规定,信用卡不得透支为支付账户充值,以防利用信用卡变相透支提现。
- 2011-12-31央行停发3月央票 存准率下调政策窗口再度打开
- 2011-12-30美联储:外国央行当周持有美国国债减少230亿美元
- 2011-12-302011年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逾1.9万亿
- 2011-12-30欧洲央行隔夜存款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