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之困
曾经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所披着的耀眼光环似乎风头不再。巨亏的案例让投资者感到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前景竟然如此渺茫,同时产生的是对外资银行的信任危机。
但这些财富客户又是因何陷入此类投资深渊的呢?
首先不可否认的一个问题应该是外资银行刻意隐瞒风险。其实投资者购买的一些高风险理财产品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只能销售给专业投资者。而银行在营销时会假定投资者符合专业投资者的规定。
其次,在投资者的陈述中不难发现的一个现象是投资者既不了解某个理财产品的风险,也不能看懂长达数页的英文合同,但是敢于在合同中签上自己的大名,在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内对其不闻不问,甚至直到银行追债的电话上门才恍然大悟。
还有就是投资者对于一些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不熟悉,对产品本身风险了解的匮乏。在曝光的案例中就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新型期权产品,国内一般将其译为累计期权,英文名叫KODA。就是这样一款产品让众多富豪的财富被“绞杀”,甚至陷入了“负豪”的行列。
KODA有四个主要特点:打折、敲出、累计购买以及杠杆功能。在KODA合约中,客户可以按照比签约当日标的资产价格低10-20%的价格购买该标的资产。但是在合约期内,只要合同没有达到终止条件,无论标的资产价格如何变化,客户都必须始终按照这一价格购买标的资产,也就是说,如果标的资产价格高于这一买入价,客户就处于赢利状态,如果低于这一买入价,客户就会亏损。而所谓“敲出”是障碍期权中的一个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买卖双方约定一个高于签约当日标的资产价格3-5%的价格作为“障碍”,当标的资产价格上涨,达到这一“障碍”时,KODA合约自动终止。这种设计为合同设置了上涨终止条款,却没有设置下跌终止条款,相当于为投资KODA客户的收益设定了上限,可是亏损却没有下限。按照KODA合约,客户必须每日或每月购买等量的标的资产,当标的资产价格低于客户的买入价时,客户必须按约定的买入价加倍数量购入标的资产。为了使双方都有获得暴利的机会,KODA合约一般允许客户拥有2-3倍的杠杆。也就是说,假设客户存入1000万美元,金融机构可以为客户购买2000万甚至3000万美元的标的资产。
这种理财产品的设计,有利于金融机构对冲和控制风险,而标的资产价格跌破买入价即加倍购买的条款,则会极大地放大客户风险,增加金融机构赢利。而产品中的杠杆设计,一方面使客户有机会获得比标的资产波动幅度更高的收益,但同时,也埋下了让客户赔光全部本金、背负巨额债务的隐患。另外,此类针对大客户设计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标的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外汇、商品等,交易在金融机构和大客户之间直接进行,不通过任何交易所,因此,此类场外交易一般不受各国监管机构约束,完全根据双方合同约定来执行。由于没有第三方参与,这种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对赌,而金融机构在获取信息、产品设计、风险对冲等方面都比客户有优势,投资KODA的客户所承担的风险往往要远大于金融机构。
可供选择的情形
当然,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并非一无是处。
最近,一个关于投资者对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外资行挂钩类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更倾向于挂钩股票类的理财产品,其次是贵金属,再次是挂钩利率类。
根据Bankrate出具的《银行产品市场半年度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实际年化收益率的前十名均被外资银行所包揽:东亚银行的“如汇通”投资产品-系列1以32%的高收益拔得头筹;渣打银行的理财产品则在前十位排名中所占席位最多,共有7款产品挤入前十名,而且均为QDII产品;另外恒生银行有两款股票型产品位列前十名榜单。
Bankrate理财分析师指出,这10款产品均为结构性产品,与海外股票、票据挂钩。此外,有14款零收益和负收益的理财产品同样也是结构性产品,挂钩于海外指数、基金、股票和票据等;有15款产品与预期收益率偏差过大且实际收益过低,其中有7款产品的挂钩标的为大宗商品,可见作为抗通胀概念来宣传的大宗商品并不一定能够跑赢通胀。而从上半年到期产品的收益率表现来看,虽然结构性产品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零收益、负收益及最低收益产品中也大多数为结构性产品,因此结构性产品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建议投资者首选投资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稳健类理财产品。
- 2012-02-07民生银行上线全新滚动型理财产品—翠竹1W
- 2012-02-06交通银行近日推出4款沃德添利系列理财产品
- 2012-02-06上海农商行推出元宵概念理财产品 保本保收益
- 2012-02-06银行理财产品悄变同业存款 疑为高息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