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莹莹
今年以来土地市场继续呈现成交冷清态势。据统计,今年前两月13个主要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660亿元,同比减少47.5%。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土地出让形势难言乐观,房企拿地更加谨慎,建议各地政府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土地供应策略,避免出现“流拍潮”。
底价成交成市场主流
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2月全国主要13个城市土地出让金合计为354.43亿元,比1月的305.6亿元上涨了16%,主要原因是受春节假日影响;今年前两月13个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为660亿元,比去年前两月的1258亿元减少47.5%。以北京为例,2月北京出让土地为16块,总出让建筑面积为116.6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为42.22亿元,平均楼面价为3622.5元每平方米。这16宗地块全部底价成交。2012年以来北京成交的36块各类地块,溢价率全部为0。
历史数据显示,在2009年至2010年楼市最为火爆的两年间,各地地王频现。比如,上海曾在此期间出现4个单宗价格超过70亿元的地王。但自房地产宏观调控以来,各地土地市场成交大幅萎缩、楼面均价涨幅回落,尤其是2011年以来,全国重点城市经营性土地流标率不断走高,平均流标率为9.65%。房地产开发企业拿地更趋谨慎,“地王”难以重现,各地土地流拍现象频频出现。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冯联联认为,在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土地出让金往往占据了较大比例,防止土地价格上涨过高,能够增加房价下调的空间。冯联联认为,2012年全年土地出让价格将维持低位水平,即便是下半年有部分城市的楼市成交量有所回温,土地价格仍难以出现大幅上涨。
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土地市场的冷清,一方面是由于房企对调控不放松的预期强烈,不敢轻易出手拿地;另一方面是当前部分房企资金链相当紧张,拿地“有心无力”。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直言,土地市场成交量持续走低,极有可能出现“流拍潮”。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今年的土地流拍现象不可避免,但出现长时间大规模“流拍潮”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当前政策走向有利于部分自住需求入市,一旦市场成交回暖,房企只要资金充裕还会出手买地;其次,作为长期性的市场开发战略,大型房企不会停止拿地;再次,长时间大规模出现“流拍潮”有可能会导致未来2至3年之后的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相关部门预计将合理掌控未来土地市场的供应;最后,全国有大量地方债2012年进入集中偿还期,地方政府可能适度下调土地出让价格,保证财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