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暴利罗生门
看看上市银行光鲜的财务报表,实在不难理解外界对银行高利润的质疑,特别是在其他企业亏损面扩大且面临融资困难的情形之下,很容易将矛头对准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商业银行净利润达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3%。
在质疑者看来,银行腰缠万贯,不是靠本事得来,而是因为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之前,其利差收入受到保护,正是凭借这一“制度红利”,银行才能连年保持利润的高增长。而与银行高利差对应的是,其他企业不得不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利润空间被吞噬。
中国银行业的利差高不高呢?不妨套用杨再平的路数,看看数据。2010年国际上前十大银行的平均利差为2.31%,中国为2.46%,有些高,但高得不是很离谱。来自彭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3年以来,金砖四国中中国银行业的利差水平一直是最低的。
很显然,中国银行业高利润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农行副行长潘功胜分析说,2008年到2011年,16家上市银行的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0%、17%、33%和36.3%,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分别为12.5%、13%、53.5%、25%。银行业利润没有与工业企业背离,银行利润增长主要来自规模扩张。2007年到2011年,银行贷款年复合成长率20%,总资产复合成长率21%,利润复合增长率23%,“从数字比较可以看出,银行业利润主要来自规模扩张。”
银行规模扩张则是得益于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以及中国独特的融资结构。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期间曾表示,用“暴利”来形容银行确实有些过分,相对于其他行业,去年银行业的利润确实不错,但高利润是不是完全是利差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他认为,银行业的利润有很大的周期性。
银行的规模扩张的确可以找到数据支撑,据银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达到110万亿元和104万亿元,而银行业改革之初的2003年,这两个数据只有27.6万亿元和26.6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