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信用卡 > 正文
招行卡未离身频遭异国盗刷 银行拒绝冻结账户推责
money.fjnet.cn 2012-03-22 15:53   来源:时代周报    我来说两句

银行潜藏安全隐患

央视3·15曝光了三家银行泄露客户信息致使银行账户被盗。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工作人员通过中介向外兜售客户个人信息(包括收入、住址、电话以及生日等)将近3000份,被盗金额最高达233万元。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胡斌出售个人信息300多份,中国工商银行客户经理曹晓军仅一人就出售2318份。此外,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员工,都以一份十元或几十元的低廉价格向第三方出售个人征信报告和银行卡信息。

次日,有媒体报道,上述银行相关负责人均表示,看完晚会后才得知此事。银行,本应是客户认为最安全可靠的地方,为何也变得如此危险?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涉事银行竟浑然不觉。

事后严惩不如事前防范。银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早应该引起业内重视,泄密门事件引起的恐慌仍未消除。

2011年12月29日,一家知名互联网资讯平台发布消息称,据网友爆料,国内多家银行的用户数据已经泄露,其中交通银行7000万,民生银行(600016,股吧)3500万。数据中包含了用户的姓名、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

消息一出,交通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等立即发布澄清声明,称“多家银行用户数据泄露”信息严重失实,纯属谣言。

交通银行表示,交行采用了先进的密码硬加密技术和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工商银行也表示,工行对客户密码等重要信息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来确保信息安全,在系统中对客户密码的存储和传输均采用加密方式。民生银行也发表声明称,客户信息遭泄露消息严重失实。

工信部也亲自出面,指挥相关部门就此展开调查。最终的结论是,消息不属实。银行“泄密门”事件似乎虚惊一场。但果真如此吗?泄密门事件中矢口否认的工商银行,却被央视曝出仅客户经理曹晓军一人就泄露个人信息2000余份。

曾参与开发银行卡相关系统的徐湘涛指出,“银行在很多环节采用普通电话、邮件文本附件传送交易指令和数据,这很容易在某一环节被截取信息。”

事实上,窃取客户信息并非仅依靠技术手段,倒卖客户资料更是方式之一。

某国有银行支行高管透露,银行能够掌握大多数人的财产状况和基本信息,这些都是各金融机构需要的资源。因此,对于一些金融机构来说,从银行获取有效客户资料则是较为便利的途径。

“赤裸裸地倒卖客户信息做法并不普遍,但互相介绍客户、沟通业界信息的做法并不少见。”上述银行高管表示。

除此之外,当客户银行卡被莫名的异地盗取、盗刷之时,银行又是否尽到了监管义务?

责任编辑:全梦吟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投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