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停运的原因,谭运明说,由于车队已欠中石化油款400余万元,中石化已于3月22日停止供油,车辆已到“无油可加”的境地。但“无油可加”只是导火索,更关键的是自2008年以来,车队本应得到的交通运输行业油价补贴专项资金一直被挤占和截留,4年来共计超过1041万元。
为了讨回这笔补贴资金,车队负责人自2011年9月至今多次到东莞市信访局、大朗镇政府以及交通、司法、财政等部门上访,但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柴油价格涨到8.02元/升,已欠下中石化巨额油款的车队难以运营,决定停运。
据了解,2008年2月,车队负责人谭玉明与经营大朗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的钟某签订了《挂靠经营合同》,约定由谭玉明的车队以挂靠公汽公司的性质运营大朗镇内部分公交线路,政府的各项有关补贴,双方各得50%。
但谭运明认为,90台车占大朗公交车总数近7成,提供了主要服务,油价从2008年的每升4块多涨到了现在的8块多,车队经营难以为继。应该执行国家的油补政策,将90台车燃油补贴款全额支付给车队。
对此,大朗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宁说,公汽公司2008、2009年度已按合同把款项交付车队,但自2010年起,车队拒绝按照合同约定的50%领款,而是要求全额领取,所以导致资金滞留。公司也向信访部门说明了情况,双方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公汽公司也是按合同来办事。
停运谈判中,车队负责人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结清拖欠4年的燃油补贴;二要终止与公汽公司签订的合同,改为和政府签订;三要政府垫付油款。目前大朗镇政府已垫付了第一笔油款,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案仍在商讨当中。
政府应采取措施应对高油价引发的连锁反应
为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曾大力鼓励发展集体和个体经营,一些地区对国有垄断公交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公共交通市场化改革一定程度缓解了“出行难”。但其监管难度大、竞争无序、票价混乱、管理落后、安全隐患大等弊病也随之而来,因此多个地市已经取消承包经营。目前,大朗镇政府也在设计方案收购这90台车,妥善安排司乘人员的转接,重建大朗的公交经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