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证券> 股市动态 > 正文
平安证券回应恶性挖角
money.fjnet.cn 2012-05-25 11:30   来源:证券时报    我来说两句

作者:程林

平安证券(微博)针对人员变动的三项措施:

●积极融入集团文化,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激励机制;

●通过“给平台、给机制、给资源”,积极引入外部新鲜血液;

●完善内部人员培训、培养机制。

证券时报记者 程林

本报近期《薛荣年悄然入主华林证券 不留下平安一片纸》的报道,引起了整个投资银行界的广泛关注。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平安证券投行人事的大幅变动一直是市场关心的话题。平安证券投行团队遇到了什么困扰?公司做出了怎样的战略调整?投行业务未来的市场定位是什么?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就外界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平安证券的多位高管。综合各种信息看来,平安证券正在放弃过去特定时期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转入更高战略意义的全产品链投行定位,未来前景值得看好。

平安投行遭遇严重挖角

根据有关信息统计,记者发现,平安证券投行部门在一年时间人员流失接近1/3,而且集中流向原总裁薛荣年任高管的华林证券。平安证券有关高管对此表示,平安投行人员流失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目前来看,某家券商重点对平安投行人员和项目的挖角,存在很多不道德、违背基本商业原则的做法,是最主要的外因之一。

平安证券高管同时坦称,公司对此也进行了反思。造成人员流动的内因也有很多种,在企业文化上,平安投行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是结合特定体制、市场因素自发形成的,建立在个人信任、感情基础之上,特点是高效率、高产出、运作一体化。但此模式与集团一直要求的协同综合金融、一同持续发展的主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平安投行与集团还需要进一步的企业文化融合。

平安证券高管表示,针对此次人员变动,平安投行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举措:其一,深化与集团的沟通、共识,积极融入集团文化,同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其二,积极引入外部人才。通过“给平台、给机制、给资源”,积极引入外部新鲜血液;其三,完善内部人员培训、培养机制。

事实上,如果回顾整个平安集团的历史,其整体人员流失率在金融机构里并不算低,有人甚至将平安投行戏称为是中国金融行业的黄埔军校。但平安的发展并未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发展速度甚至超过各个金融同业,这是因为公司的战略模式和发展高度决定了其业务不会随业务人员的短期波动而影响长期发展。平安证券高管认为,人员流动可能短期影响平安证券的业务,但公司并不会因此受严重打击,公司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健康、更有持续性。

责任编辑:editor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