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企业家表示,所在的公司有七个一级资质,是当地多年的省优市优企业。当年严介和到其所在城市授课时,还以其所在企业成功对接昆明某区一项目作为郑和舰队的成功案例,并在课上表示企业家已拿走7.5亿元的提成。
但实际上,昆明该地政府只有几条路要以BT模式建设,估计投资规模10亿元左右,但太平洋当时要求必须签50亿元,后来又一揽子打包签了100亿元,严介和讲课时却变成了300亿元。最后由于太平洋集团在当地注册成立的公司因不到1年没有担保资格,做不到其承诺的给当地政府提供融资担保,项目不了了之。
对于石家庄正定新区项目,严介和告诉记者:“做得不顺利,当时石家庄市里领导意见不同。”严介和表示,合作施工的郑和舰队企业家已经退出,但是太平洋建设集团未退,还在做。太平洋建设集团石家庄项目的负责人在电话中也告诉记者,目前正定新区项目正在过管廊工程。
但当记者6月1日到石家庄正定新区采访时,相关负责人明确告诉记者已经和太平洋建设集团签订了退出合同。原因在于太平洋集团“在挖了两条不长的沟后”就和正定新区管委会谈条件,工程造价与石家庄市财政厅为中心评审的造价相差较大,双方因此谈不拢。
“签合同的时候,是参照河北建设造价信息,最终以石家庄市财政厅为中心评审的金额协议付款,但太平洋按造价信息公布的价格来算,一些主要的建材价格和实际的差距就非常大。如果我们按照这个价格给他做,一是我们吃亏,第二好像我们这个项目有什么问题,说不清关系。”这位负责人表示。
不过,在参与正定新区项目建设的一位位列“尊子单位”的郑和舰队企业家看来,采用BT模式投资的项目在计算工程造价时不应该完全按照市场价来测算,否则与政府完全出资的招标方式无异。
一位据称在太平洋建设集团工作过的内部人士曾在网上爆料,太平洋建设集团与地方城市签订的规模达上万亿元的BT项目大单,只有约10%是真项目。
对此,严介和给记者的回应是“90%都落地了”。由于太平洋建设集团“已参与全国300多个城市、500多个园区的项目建设”,项目众多,记者未能一一查证。
关于太平洋和地方签订的投资协议没有落地的原因,一位曾经执掌华佗论箭一代理公司的人士同时介绍,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地方政府在签订协议后发现,太平洋建设集团的BT模式并非是真BT。
与传统的全部由投资方事先垫资不同,太平洋建设集团要求地方政府按照工程进度支付工程款。第一年支付工程总投资额的35%,第二年支付 30%,第三年支付 20%,第四年支付 10%,第五年支付 5%,这样在5年内投资额会全部收回。
地方政府发现,由于严介和签订的BT项目不提供竞标方案,没有竞争对手,造价存在可以做高的可能。这样,在前两年就可收回成本,并利用政府后续支付的工程款去做新项目的投资。随着对其模式的逐渐了解,一些地方政府发现这一模式与招标相比并没有更多优惠,而渐趋冷淡。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严介和所说的“既得利益”,依靠企业家(甲)关系获得的BT项目,由太平洋建设集团(乙)与地方政府签约,并由施工方(丙)来建设——这往往触怒了当地施工单位,并间接导致地方利益群体的设卡行为而难于执行。
“太平洋集团目前签订BT协议的城市都是一些偏远地区的三四线城市的区县政府,这些地方不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甚至也不是十分懂得什么是BT。”上述曾执掌华佗论箭某代理公司的人士认为,在经历了诸多大张旗鼓的开工仪式和活动后,一些企业家和地方政府领导开始意识到严介和“说和做的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