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研究所
与上次自营业务大裁员及全公司降薪相比,此次研究所的裁员无论是涉及人数还是动作幅度上都显得温和许多。不过,与自营业务减码类似,研究所成本控制、经费缩减同样体现了中信证券高层对各部门战略定位的偏重。
知情人士称,近期为了控制成本淘汰人员的应只有研究所,中信证券其他较为核心的业务部门,如投行、固定收益、直投、国际业务等并未受到影响。按照中信证券的整体战略,这些业务部门是今后一段时期业务扩张的重点。
上半年,中信证券各业务部门的收入也体现了研究所在弱市中的尴尬地位:作为一个“花钱”的部门,研究所在提升券商品牌、为客户提供服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往往并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即使是在海外成熟市场,每当弱市来临,研究所也总是第一个受到冲击的部门。
尽管整体业绩下滑,但中信证券许多业务部门还是实现了较大增长。
海通证券的研究表明,中信证券投行业务上半年完成了9.83单股票承销项目,募集资金146.10亿元,占市场份额的13.8%,而公司2011年全年完成8单股票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78亿元,在行业总承销额下滑的背景下仍取得较大的增长。此外,中信证券的债券承销市场占有率居市场首位。
直投业务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仅上半年,金石投资公司就有7单项目IPO上市,产生的浮盈超过7亿元,且下半年超过半数浮盈将陆续兑现。
此外,作为创新业务,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也发力明显。截至6月底,公司融资融券余额50.11亿元,占市场总额的8.21%,较年初增长92%。
出现下滑的是资产管理业务及经纪业务。而经纪佣金下滑直接影响到的部门包括:经纪业务、负责基金销售的机构业务及研究所。
在券商创新大会之后,经纪业务获得许多政策红利,很多券商都计划启动新一轮的跑马圈地,上马创新营业部,中信证券此前还首家宣布将申请代销金融产品的业务资格。业内人士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经纪业务裁员的可能性不大。
与之相比,研究所就成了地位最为尴尬的部门。
而中信证券并非唯一一家对研究所采取收缩策略的券商。早在去年,平安证券(微博)就对研究所人员进行了裁撤,仅保留了一些主要行业的研究员。有些券商的人事招聘被冻结,有些券商采取降低策略会、路演、出差等费用的方法控制成本,一些券商研究所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减薪。
不过,像中信证券这样,采取变相裁员措施的券商目前尚属少数。而还有一些小券商,目前计划或正在上马研究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