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观察 > 正文
货币超发 你感受到了吗?
money.fjnet.cn 2013-02-01 08:5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

“不买房这一年又白干了”“现在钱真是不当钱用,连进个菜市场没有百八十元都出不来”,这类感叹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不绝于耳。

2012年1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逼近百万亿元大关,全年GDP达到51.93万亿元,中国M2与GDP的比例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88倍,这使得“货币超发论”再度成为当前人们议论的焦点。

货币增速过快催生资产泡沫

在上海一家事业单位供职的高华2007年初在上海九亭奥林匹克花园小区看中一套76万元的期房,但由于一些原因,他并未出手。时隔三年,经历过无数次看房,2009年底他终于出手了,但价格却翻了一番,最后成交价为146万元。

“同一套房子,真没想到转了一圈还是买回来了,不仅房价涨了一倍,还搭了三年的房租。”高华无奈地说。不过,他并未过于沮丧,因为这个价格在2009年底已经算是上海的价格洼地了,现在这套房子在他手里又涨了三四十万元。

“货币增速过快形成通胀预期老百姓规避通胀购买资产形成泡沫”,这已经成为货币扩张影响的基本路径。如果把这个链条继续延伸,资产泡沫一方面推动资金脱离实体进入虚拟经济,造成产业空心化,另一方面泡沫破裂的可能又时刻威胁着经济的稳定运行。但无论如何,在货币供应的高速增长下,同样数额钱的价值被摊薄了,却是不容争议的事实。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这一数字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

2009年—2011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为深重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中国M2投放量迅速膨胀的阶段,增速保持在20%左右的高位,全球新增的M2中,人民币贡献了48%,而随之而来的是2010年前后面临的流动性泛滥,资产价格飙升,不仅仅是楼市、股市,甚至艺术品市场、另类理财等各种资产和概念都出现泡沫化倾向。

货币有没有超发?

我国究竟存不存在货币超发?衡量货币是否超发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近年来一系列流行词似乎为货币超发作了一个注脚。

“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实际上一个可靠的指标是看物价是否稳定。”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表示,从通胀角度来看,近十年来,中国还是存在着阶段性的“货币超发”。这两次“货币超发”分别发生在2007年-2008年和2011年,两阶段CPI的同比增速均超过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去年底在一次演讲中,对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超发货币的解释称:中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经济,于是采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吃药肯定有一点副作用”,如果当时退出政策再快一点效果可能更好。

不过,单纯通过M2的绝对值和M2与GDP的比值来评判货币有没有超发并不科学。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中国M2与GDP比值较高由来已久,并不是2009年之后才出现的现象,造成这一比例较高的原因,一方面与中国的货币化进程相关,以往很多非市场交易的产品开始进入市场,自然需要更多的货币;另一方面是与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相关,社会融资结构中大部分的融资来自银行,M2必然很高。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鄂永健也认为,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社会融资结构中信贷占比较高,间接融资比例较低,而信贷本身具有货币创造的功能,这也是导致中国货币余额较高最主要的原因。

责任编辑:王辉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