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利器穿越牛熊之“矛”与“盾”
目前其实并不适宜讨论整体市场的多空方向。毕竟,宏观经济走向并不明晰,市场趋势难以明朗。但是,市场“不太差也不太好”的阶段,却又令投资决策现实地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若要丢掉“想赢怕输”的心理包袱,不妨充分利用市场的对冲功能,即在大趋势未明的情况下,把握明朗的结构性矛盾――看多一部分品种,同时做空另一些品种,力争在策略上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
3月A股牛熊难辨
进入3月份后,A股市场震荡加剧,多空分歧明显加大,但双方却都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
支撑本轮市场上涨的逻辑有二:其一,经济复苏加上通胀处于低位,构成较好的宏观环境;其二,IPO暂停,市场供给压力明显减轻。目前看,经济复苏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剔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通胀水平也未到达警戒位置。与此同时,新股发行也仍处于暂停状态。由此看,支撑本轮市场反弹的逻辑仍然成立,看空市场显得时机并不成熟。
当然,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这令部分投资者看多市场的底气出现动摇。一方面,2月份经济数据已经出台,显示经济弱复苏的格局未发生变化,加之房地产调控“国五条”出台,以及持续存在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令弱复苏转向强复苏的预期大幅走低,进而强烈抑制了资金的看多热情。另一方面,2月CPI增速达到3.2%,虽然有春节因素的扰动,但这一数值仍然明显高于此前市场2.9%的一致预期。即便未来随着春节因素消退,CPI增速有望在3月重新回落,但2月数据仍加重了市场的通胀担忧。
因此,在没有新的利多因素出现前,A股市场暂时恐怕难以摆脱震荡的走势。多空之中的任何一方,目前其实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也同样没有“必败”的条件。分析人士预期,4月之前的A股市场很难选择出清晰的方向。由此,众多投资者也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随着市场起落渐成惊弓之鸟。
把握三大结构性矛盾
如果放在以前,多数资金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恐怕都会选择离场观望。但在融资融券规模持续放大的今天,其实投资者完全可以利用市场的多空矛盾进行对冲操作,并且很可能据此收获更大的利润。
从具体策略看,既然整体多空方向并不清晰,那么不妨围绕当前市场已经显现的主要矛盾进行对冲布局。分析人士指出,估值对业绩的反应程度、通胀水平判断以及大小非增减持方面的市场供给,应该是当前市场最主要的三个矛盾。
首先,利用估值结构差异对冲。目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为14.38倍,整体来看风险并不是很高。但具体而言,创业板和中小板代表的小盘股受制于2012年净利润的整体下滑,以及近期股价的大幅上涨,相对于整体市场特别是大盘股的估值溢价已经到达历史高位。短期而言,小盘股估值继续走高的动力基本消失,因而对此类股票中估值特别高的个股进行融券操作的胜率应该不低。与此同时,以沪深300为代表的权重股仍处于当前市场估值洼地,下跌空间有限意味着对其建立多头仓位的风险不大。
其次,通胀主题贯穿始终。在人口结构变化的特定环境下,中国经济增速长期面临通胀压制已经形成一致预期。既然通胀增速或快或慢都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向上的趋势,那么必须消费品在此过程中的机会也应该显著大于风险,由此,医药、农业、部分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板块内的个股具备趋势性做多的基础。与之相对应,如果以通胀为出发点进行多空布局,那么对那些未来可能因为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而受到负面影响的行业股票,无疑应该适当建立空头仓位,这些个股主要应该包括那些资产负债率高于正常水平的强周期股。
最后,增减持提供多空方向。在IPO暂停的这段时间,二级市场的结构性供给压力其实并未下降,主要代表就是大小非减持。统计显示,今年2月以来,重要股东共通过二级市场减持130.12亿元股份,其中减持力度较大的个股无论是从短期的供求压力,还是从中期的发展前景看,都应该成为融券做空的重要观察对象。当然,那些被显著增持的个股,也将因为同样的逻辑而值得多方积极关注。
当前市场面临数据大考,复苏与通胀的不确定性是资金分歧的重要原因,支撑此轮行情的基础逻辑进入验证期。尽管弱复苏与温和通胀在众多匹配中最有可能出现,但市场中不同风格品种的估值差异却限制了结构性行情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产业资本的动作也时刻牵动着个股乃至整体市场的波动。在此背景下,任何单向而激进的投资策略都有可能面临巨大损失,只有在进攻时积极做好防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