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曹攀峰
近段时间,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的热情分外高涨,今年截至目前已有43家上市公司推出草案。部分公司的草案令投资者热血澎湃。然而,回顾历史,股权激励草案设定的业绩目标,并不意味着业绩锁定,股权激励流程常在两道坎上“夭折”。
业绩要求高受追捧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来,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的热情分外高涨,截至目前,已有美克股份、美欣达、以岭药业等43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布股权激励董事会预案,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0,直到去年4月26日才有首家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董事会预案。
部分公司的激励草案,因为解锁或行权条件苛刻,而备受投资者追捧。
以昆百大A为例,该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近790万股昆百大A的股票,该方案的亮点在于两点,一是解锁的条件相当苛刻,以2012年为固定基数,要求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180%、260%和360%,那就意味着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净利润单年分别要增长20%、130%、28.6%和28%,由此倒推,2014年该公司将迎来业绩爆发年;二是该公司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较高。一般而言,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要求不低于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股票平均价格的5成,而昆百大A的授予价格为4.61元,是前20个交易日股票平均价格的6成。正是由于上述亮点,昆百大A草案公布后,带来市场3个涨停。
除了昆百大A的方案外,独一味、美欣达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草案,对业绩的要求也颇高。
两道坎易卡壳
股权激励设定的美好愿景固然令人心动,然而,最终能否落实有待时间检验。从过往经验看,在上市公司由预案到最终落实阶段,时常要遭遇正式实施难和财务难达标两道坎。
首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常出现未实施已终止的情况。根据股权激励流程,上市公司制定股权激励草案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经过国资委批准、证监会备案、股东大会通过等多个步骤才能正式实施,期间,二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因素也时常威胁方案的落实。整个流程下来常需要一年多的时间,由于环节多、过程长,不少上市公司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就遭遇夭折。根据Wind数据,2005年以来,564家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海南瑞泽、科士达2家上市公司的方案未获股东大会通过,另有136家上市公司因各种原因停止实施,失败率高达24.5%。
其次,即便股权激励进入实施阶段,财务能否完全达标也是极大的变量。过于苛刻的行权或解锁条件,为投资者制造了美好的愿景,然而,过于苛刻的条件也时常沦为镜花水月。毕竟除了公司管理层的努力经营外,业绩还受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基本面的双重压力。管理层也会出现有心无力的情况。据广发证券的统计,2005年来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中,仅有26%的方案完全达标,而完全不达标的公司比例也达到8%,大部分方案仅能部分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