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最近走势有些蹊跷,在6月份资金面爆紧之后,现在其他期限的插接利率基本回到了上半年的水平,但3个月SHIBOR仍处在高位。”东部一家地方银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对记者称。
据其介绍,今年1月到6月初,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一直维持3.8%左右的水平,6月上旬,资金面紧张后,3个月SHIBOR开始升至4.7%,并在6月20日升至最高5.8%,随后其利率有所下降,但一直维持在4.7%左右的高位。
3个月SHIBOR为中长期代表性利率,是发行债券的参考。与之相对应,7月16日,隔夜拆借利率在3.013%,7天拆借利率在3.706%,均基本回到了上半年的平均水平。从长期来看,6个月以上SHIBOR整个上半年波动并不大。
“这说明3个月资金的需求比较旺盛。之前银行等机构都用短期资金配置长期资产,不少是非标资产,这导致了资金不匹配,在6月份流动性事件后,大家都想拆期限长一点来锁定资金。”上述人士称。他认为,3个月SHIBOR需求旺盛,恰恰说明在6月流动性事件后,机构已忌惮于长短配带来流动性风险的过多暴露。“根据我们观察,三个月左右之后,恰恰是信托等非标资产集中到期的时间点”。
7月16日,到期央票将自动注入资金1600亿元,此外,周四将有国库现金招标500亿元资金注入,而截至目前,央行连续四周在公开市场上零操作,流露出一丝放松迹象,相应中长期利率渐显微弱下降。
“6月底以来,3个月利率仍回到上半年水平,说明机构预测短期利率虽然现在很低,之后将一步步往上走,3个月后也就是国庆左右,一般市场利率在长假前后都会很紧张。”国海证券[-0.16% 资金 研报]固定收益投资经理段吉华对记者称。
他表示,现在一些机构在拆出资金时,会一天一天往外面放钱,而不是拆出3个月以上的中长资金,这就造成短期资金供给充足,中长期资金不足。融资能力强的机构倾向于拆出长期资金,拆入短期资金,但经过6月“钱荒”后,机构普遍有所转向谨慎,宁愿多付出点拆借成本,收缩拆短流动性和短期资金价格飙升的风险。以兴业银行[0.00% 资金 研报]为例,该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李健在6月26日召开的流动性电话会议上坦言,6月“钱荒”时该行重定价部分的同业负债平均利率大概上升100多个BP,当时预测如果资金紧张持续到7月底,对兴业整体盈利影响在1%左右。
“现在需要担心的是,3个月以后,在银行配置的相关非标资产到期后,银行无论是理财资金还是自有资金将收缩非标资产的配置,那时,对信托等机构来说,有可能产生第二波的流动性问题,毕竟很多信托也是资金池在运作。”上述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