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险公司在努力维持速度和规模高增长的同时,正在寻求和改善寿险业的发展质量,将养老保险与多功能的社区养老平滑地连接起来,这种努力既可以满足社会上越来越强烈地对高质量的、有尊严的养老生活的需求,开拓新的高端保护资源,又能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时代呼唤养老社区的发展
不妨先来了解国外养老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德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德国在社会保险领域开辟了老年账户保险服务,这种服务是免费的,它倡导照料护理式的住宅,政府可以通过社会保险来提供长期的护理服务。数据表明,德国人与家人同住的只占四分之一,入住养老院和养老社区的老年人平均年龄在82岁以上,并且以女性为主。美国与德国的情况比较接近。
在中国迅速变迁的社会里,城乡对养老观念的转变和养老方式的转变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目前中国对老龄化和高龄化加速趋势的认知,对养老质量和数量的关注,不仅表现在对养老保险业、对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保险养老金的需求增加上,而且表现在大家认清了一个客观现实,那就是以后越来越不可能依靠自己家庭养老了,必须靠社区,靠社会养老。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养老仅靠子女来提供物质基础已变得非常困难,而除了物质提供外,养老还应包括服务的提供和精神慰藉的提供,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收入人群在快速增长。西南财经大学今年年初完成的一项对中国家庭财富的专项调查表明,中国内地有1938万个家庭总资产超过305万元,有980万个家庭的总资产超过500万元,总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家庭有370万。对这部人而言,他们可以有资金、有能力追求高质量的、有尊严的、体面的养老生活,因此代表未来中高端养老方向的养老社区成为发展必然。
需进行观念和政策创新
发展养老社区,建设养老地产,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但也必然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探讨和解决。
对寿险公司自身来讲,必须选准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发展养老社区最终需要拓展业务,同时需要盈利。养老地产有多种多样,包括简单分为保障型、普通型和高档型。在比较之中,由于简单型和保障型、普通型实际上政府提供得比较多,而且鼓励民间资本来进入,所以在中低端养老保险地产,寿险公司不宜大举进入,而应该有所聚焦。
高档型的养老地产业有多种资产和经营模式,从而具有不同的盈利模式,比如说从开发和运营的角度,有投资开发商出售物业或出租物业,或投资开发商和开发商合作运营等,它的收入水平和盈利模式是不一样的,这是影响寿险公司业务选择上的重要因素。
在养老社区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加灵活和宽松的监管政策。2009年保监会发布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规定,不允许保险企业直接进入房地产开发,也不允许寿险公司和地产和长期寿险公司地产与保单相连接,这对寿险公司发展养老地产的长远来说是很不利的。
做养老地产还有一个选择是以房养老,即反向抵押。简单来说,就是进入寿险公司开发的养老社区里去,不需要现金支付,而是用房子来做抵押。这对寿险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风险小的选择,但以房养老存在着不少政策障碍和观念上的障碍,比如如何解决中国房产70年产权的问题,如何解决交易主体的问题,以及如何打破把房产留给子孙后代的固有观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