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理财产品 > 正文
银行理财风险定级'自评自夸'藏隐患 理财经理不重风险提示
money.fjnet.cn 2013-09-04 09:5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我来说两句

昨日(9月3日),浦发银行发行一款名称为 “个人专项理财2013年第447期同享盈计划”的理财产品,该产品类型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但是产品风险等级却标注较低风险。

“不保证现金和收益,为何风险等级却仅为较低风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拨打了该行北京地区某支行电话,其客户经理表示,产品风险评级都是根据总行统一制定,他们只是按照流程销售产品,总行团队设计该产品类型就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适合稳健型客户,本金、利息不能保证,但之前的产品基本都能实现预期收益。

随后,记者联系到该行客服人员,其表示,这款产品投资标的为现金存款,回购拆借、国债、央行票据、信用占款及一些信托计划,有一定风险,不能保证本金收益。

据了解,银行自己给自己的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并非浦发银行一家,而是业内普遍现象。外资行理财产品风险评级也是由产品发行银行自我评定,而每家银行评定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每家银行都给自己的理财产品做风险评级,也就意味着没有一个行业性的整体标准作为参照物,评级的真实性程度也让人怀疑,特别是在同质化时期,银行竞争逐渐加剧。”理财专家徐建明向记者表示。

理财经理:不清楚产品风险评级标准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银行网点的理财客户经理对于自己推销给客户的理财产品风险评级标准并不清楚,对高风险产品的主要解释是,产品投向风险高的项目,例如股市等。

“理财产品是储蓄产品的衍生产品,储蓄客户属于风险厌恶型,对储蓄客户发行理财产品风险不会太高,涉及不会复杂。需要那么复杂吗?换句话说,我跟你借钱,到期还你钱,约定好期限、利率就可以。”一位接近银行理财产品设计流程的银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如此说道。

那么,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评级的风险等级其标准是什么?在评级过程中是否有其“随意性”?

记者带着诸多疑问来到北京复兴门附近的一家银行网点,向该行理财客户经理咨询相关事宜,该网点理财客户经理拿给记者一份 “风险评估卷”,表示通过该问卷可以测试客户风险评级,确定客户的可承受风险能力。

评估卷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是否有历史投资经验、真正心理承受能力及拥有资产等。

据上述客户经理介绍,他们会根据对客户的评定结果选择推荐何种理财产品,比如客户测试的结果是稳健型,就适合投资中低风险产品或者偏低风险产品。

“中低风险产品和偏低风险产品如何区分呢?”记者问道。

“投资股票、信托、杠杆基金等方向的理财品都属于高风险产品,而投资国债、定期存款,保本型基金则属于较保守的理财产品。”上述客户经理表示。

“低风险和偏低风险划分的标准是什么,是否有一个运算模式?”对于记者的疑问,上述客户经理表示,理财产品类型由总行产品设计部门确定,根据银监会规定发行。“这个层面我不会给你讲太多,想了解更细要跟更高层了解。”

“产品风险评级都是银行自己评吗?”记者追问,不过上述客户经理对记者的追问已不太耐烦,仅称风险等级主要由产品投资方向决定,且银行所做工作非常精准,他们只按照总行要求做。

“对产品风险评估可以有一些量化指标,比如说标准偏差、下浮指数等。”徐建明表示,目前没有一个第三方独立评级为银行理财产品做风险评级,银行在产品风险评级中自己给自己定义,且无量化指标。

徐建明认为,在理财产品风险评级中,如果有历史发行记录,可根据过往表现判断风险等级,对于新推出的产品建议用指标描述风险高低,比如产品募集资金80%投向黄金,20%投向货币市场,那么风险评级就要计算出黄金市场标准方差和货币市场标准方差,再计算出投资组合的标准方差。

银行人士:评级简单风控严格

一位接近银行理财品设计的银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所在银行理财产品根据是否保本划分为五级风险:保本保收益产品为低风险;保本浮动收益为较低风险;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定为中风险 (代销产品将风险度再提高至高风险或者较高风险),以此类推。

“也有根据购买金额评定风险等级的,例如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为5万元,保本浮动收益产品起购5万元或10万元,较高风险产品起购20万元或者30万元起购。”上述银行人士介绍。

那么,银行又如何具体为其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呢?

“不确定性越高风险越高”,上述银行人士表示,并向记者介绍了他所在银行评级理财产品过程。

具体来看,一款产品如果期限、本金、收益都确定就定级低风险;期限确定,本金安全,收益不固定,定级较低风险;期限固定,非保本浮动收益,较前者不确定性高了一级,风险也就高了一级;而期限不确定、本金不保证,收益也不确定例如衍生产品,风险则又高了一级。“条件越复杂,风险越高,不确定因素越多,风险越高。”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这样评级也太简单了,根本就不需要评也不需要研究吧?”面对记者的疑虑,该银行人士立刻反驳:“当然不用评啦!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评级不同于债券评级,债券评级和融资成本、价格有关,评级也相对复杂。”

“那是否意味着设计出一款产品,某个工作人员直接就可以定级了?”记者追问,上述银行人士表示,银行有相应的工作标准,也有工作流程,“银行风控做得非常严格,简单讲银行工作就是填空,将不同风险产品放入不同的格子中,如果将高风险产品放入低风险格子中风控部门不会允许,我们也没有这个权利,最起码工作原则是”双人四眼“,一件工作必须两个人完成,由经办、复核、主管授权,层层审批。如果产品涉及跨条线,则需要报给其他部门,同样经过上述一系列流程。”

理财专家:建议官方机构做审核

如果理财产品风险评级根据投向的标的资产而定,那么,是否会有银行为了提高竞争力而先募集资金储备呢,对该产品风险评级“随意性”?

上述银行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排除银行为提高竞争力高息吸收存款,但任何银行都清楚募集产品资金投资标的,都是先有目标再设计产品,否则便不能为理财产品定价,至于如何设计产品,真产品还是假产品先不论,但是资金肯定有用,有投资去向,因为银行不会倒贴。

不过,考虑到银行在特定时点需要完成一定量化指标,比如资本充足率、存贷比,如果完不成指标,对银行而言则是硬性损失,所以,即便是编故事也要将资金募集到。

“银行也会通过销售理财产品的方式完成相关硬性指标,理财产品肯定有风险评级,比如资金用来调整存贷款,对于银行而言就是一般性存款,属于风险资产,银行可以在二级市场拆借资金,但是募集理财产品成本稍微低一些,自然选择理财产品。”上述银行人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针对基金的评级均由第三方独立机构来完成。一位在第三方机构工作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三方独立评级机构有一个测试模型,根据模型可以测算出某一款产品的风险等级。

“理财产品期限较短,也是没有第三方评级机构的原因之一,”徐建明表示,另外,“8号文”对理财产品时间错配提出新的要求,有些募集资金投向并不明确,风险自然无法测算。

“银行向监管部门报备理财产品但不向大众披露,第三方很难掌握银行理财产品相关信息,无从评起。同时,第三方为银行理财产品做评级,不能排除以这个为筹码和银行谈判,形成商业行为。企业评级会影响该企业融资成本,为银行评级可能会影响产品销售量,但银行有固定客户,不会因为其他银行评级高就转去购买。”上述银行人士表示,第三方机构是否权威以及对银行内部理财产品了解程度,会影响其做出的风险评级结果。

那么,如果引入第三方评级机构,理财品的风险评级会否更公正呢?

徐建明认为,因为银行短期产品发行量非常大,做一个评级成本很高,评级机构对这个评级要做担保。未来利率市场化推进后,结构性理财产品会增多,如果没有公正的第三方评级机构,时间久了也存在隐患。考虑到运行成本和机构相对复杂,建议银行推出产品风险评级,官方机构做审核,标准也会逐渐统一。

理财产品与存款的不同之处在于,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中资行一些理财产品虽有标注风险,但相比外资行而言更容易实现较高收益,算是给客户吃了一颗“定心丸”。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结构性理财产品逐渐加大,风险级别也随之升高,银行是否会为了稳定客户而保留原有风险级别仍然值得探讨。

据银率网统计,今年以来截至8月28日,共有938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其中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结构性产品为348款,披露率仅为37%。

责任编辑:陈诗逸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换个存钱法利息最高差7.8倍

“不同的人民币存款方式,年利息收入最多差6倍!”近日,微博上一则“存钱秘籍”开始流传,称通过“约定转存”、“通知存款一户通”和“零存整取”的方法,可以让活期存款利息“增肥”。...[详细]

新闻列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