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用来指代中国新一届政府经济政策的“克强经济学”一词,其内涵不断被重新界定。
9月17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在“2013中国十大潮流人物·对话经济论坛”上,提出了他对“克强经济学”的新解释。
在他看来,“克强经济学”有三大要义:新方向、新引擎、新动力。其中,“新方向”是指以转型打造经济升级版;“新引擎”是用好城镇化等新“四化”内需最大潜力和创新驱动;“新动力”是指用改革释放“最大发展红利”。
他的这一解释似乎是在与首提“李克强经济学”的另一经济学家黄益平商榷。
今年6月底,时任巴克莱亚洲首席经济学家的黄益平用“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这样一个新词汇来指称中国新政府的经济增长计划。巴克莱版的“李克强经济学”主要基于三大政策支柱:去杠杆化、结构性改革和避免大规模刺激计划。
由于这一新概念很好地体现了决策集体和政策思路的“新”,一经提出,不胫而走。
如今,对于辜胜阻的新解,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的黄益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自己和辜胜阻在支持改革这一原则上是一致的,他觉得辜胜阻的新解很好,完全没有意见。
此外,黄益平对他自己提出的“李克强经济学”也有新的补充。
“看一个政策体系或政策框架是不是成立,不要因为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而今天一个解读明天一个解读,还是要看它最后想要达到什么目标。我认为中国经济的最终目标就如辜胜阻所说的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增长。”
辜胜阻认为,李克强主要关注三大领域,分别是城镇化是内需“最大潜力”,改革是发展“最大红利”,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同时,他认为具体的政策抓手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个是城镇化,如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第二个是服务业,“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引擎”;第三个是金融改革,如利率改革、民间资本建立金融机构等;第四个是财税改革,主要是减税;第五是行政体制和市场准入改革,如在金融、石油、电力、电信等领域放宽准入;最后是开放,未来五年中国进口额将达10万亿美元等。
对于城镇化,辜胜阻提出应避免五大误区,第一,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要防止有城无市的过度城镇化以及缺乏产业支撑的城镇化,避免使新市民变游民;第二,城镇化不是城市越大越好;第三,城镇化要避免“房地产化”,避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避免过高地价推高房价,陷入“卖地财政”陷阱;第四,要防止地方财政以地生财,大量农民“被上楼”,陷入掠夺式发展陷阱;第五,要防止特大都市的“大城市病”,避免“重物轻人”的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