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外资银行结构性产品的发行量同比减少,中资银行发行结构性产品的步伐却在加快。由于欧美资本市场2012年以来的上佳表现,不少外资银行都选择将资金投向欧美成熟市场,且出现了“保本化”趋势。结构性产品整体风险降低,收益优势凸显。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在交易结构中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类理财产品,按照银行对资金投向是否自主管理,可将其分为结构性存款和结构性票据。结构性理财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欧美市场兴起,以其灵活的产品设计、丰富的挂钩标的、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杠杆获得高收益等特点,迅速获得市场青睐,成为近二十年来最具创新性质的一类金融理财产品。
截至2013年8月,我国境内共有39家银行发行过结构性产品,发行数量总计7735款;外资银行是发行结构产品的绝对主力。其中外资银行的结构性票据类产品,超过半数的投资币种集中于美元;其次发行较多的是澳元产品,多为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发售,产品的到期收益率较高。
2013年以来,受宽松资金环境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处于下行通道,直到6月末银行间市场的“钱荒”才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一波反弹行情。另外,监管层出台的“8号文”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清理整顿,也进一步压缩了部分产品的收益空间。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收益中枢的下移,中资银行逐渐开始加大结构性产品的发行力度,通过在产品中嵌入衍生金融工具来博取更高的潜在投资回报率,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中资银行结构性产品的占比由2012年的28.86%上升为今年以来的44.81%。另外,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银行理财业务也将逐步回归到“代客理财”的本质,而基于风险定价的结构性产品符合这样的要求,是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挂钩标的丰富是结构性产品的一大优势,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债券价格、商品价格(如原油和黄金)、基金,以及各类指数、费率、信用,甚至衍生品自身(如期货、期权),以及这些标的组合都能成为结构性产品的挂钩标的。从我国境内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类型来看,截至2013年8月,挂钩于汇率的产品市场占比达到30.82%,其次是利率挂钩标的,市场占比为21.28%,挂钩汇率、利率这两类低风险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符合国内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近两年来结构性产品在设计层面更注重风控制,保本机制明显增加,尤其是外资银行,近两年来结构性产品出现了“保本化”趋势;在期限设计方面,产品期限有所缩短,这也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结构性产品在挂钩标的选择、结构设计等方面更贴近国内市场,整体风险有所降低。
2013年以来,外资银行结构性产品的发行量同比有所下降,产品投资期限明显缩短,88.22%的产品保证本金,且大部分产品挂钩汇率,在标的资产的选择方面首先规避了较高风险;其次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投资者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条件更容易达到,外资银行在结构性产品的开发上表现得越加稳健。中资银行则加快了结构性产品发行的步伐,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渤海银行、广发银行等都形成了结构性产品的定期发行模式。另外,一些开展理财业务相对较晚的城商行也开始涉足结构性产品,如杭州银行和湖北银行,均已发行了结构性理财产品。
目前,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仍然是结构性产品较为热门的投资方向。由于欧美资本市场2012年以来的上佳表现,不少外资银行都选择将资金投向欧美成熟市场。结构性产品的投资出现了从2009-2011年间的主要投向新兴市场,向欧美成熟市场转换的趋势,挂钩欧美股市股票价格、指数等,投向成熟市场投资基金、挂钩欧美国家货币走势等的产品数量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