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煤期货于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至今已有7个交易日,当前成交量略显萎靡。专家认为,这与现货企业并未参与其中有直接的关系,期货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仍需时日。
成交不尽人意
9月26日,中国首个大宗资源型商品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引发海内外关注。动力煤期货首秀当日迎来“开门红”,主力合约TC1401开盘报525.4元,较基准价高开5.4元,收盘上涨2.77%,报534.4元每吨。
相比于焦炭和焦煤期货上市初期,动力煤的表现差强人意。但“当前成交量甚至沦落到仅有10万手左右(合1000万吨),相较动力煤现货约30亿吨的年度消费量还有很大的差距,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仍需要一段时间。”宝城期货分析师李德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分析。
仅以郑煤期货为例,10月9日郑煤1401整体高位震荡,虽盘中一度跳水下探,但下午盘又全部收回失地。而10日郑煤1401整体震荡偏强,虽尾盘出现冲高回落,但仍处于多头市场中。东华期货分析师杜真真预料,郑煤近期窄幅震荡为主。
再以焦炭期货为例,成交量在经过近2年的平淡期后,月度成交量最高可以达到3300万手(16.5亿吨),接近焦炭年度产量的4倍(2012年焦炭产量4.4亿吨)。即便是近期成交量逐渐萎缩,9月份的成交量也超过了焦炭现货的年度生产量。
李德扬向记者表示,“目前焦炭期货发挥的功能作用越发明显,期现价格走势趋同性更强,现货价格调整的时间周期也较以前明显缩短。”
2012年,中国动力煤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分别为27.4亿吨和29.3亿吨,在中国煤炭中的比重分别为75.1%和74.6%。按照年消费量29.3亿吨,550元/吨的平均价格计算,动力煤现货市场规模高达1.6万亿元,绝对称得上是“中国最大的商品期货。”
李德扬据此估算,动力煤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月度成交量需要达到年度消费量30亿吨一线,约合每日1.5亿吨(以20个交易日为例),合150万手。
受经济增长、流通体制改革、上下游景气度、运输能力等复杂因素影响,动力煤价格波动频繁、幅度较大。从当前市场的表现来看,近一年多深受煤价不断下调而苦不堪言的煤炭生产企业和享受低煤价待遇的电力企业,大多处于观望的状态,并未有效参与进来。
国内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和五大发电集团多为国企,参与市场的准备工作繁琐、审批时间周期较长,“但这些企业的资金实力雄厚,一旦参与其中市场成交量将会出现质的飞跃。”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亦曾表示,上市动力煤期货对于动力煤市场平稳运行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