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在某超市大门内拍摄到的某第三方理财公司的宣传展板。
“门槛5万,年息12%,按月分红,保本保收益了啊!”最近一段时间,在社区或者超市门口,经常能看到一些理财机构向过往的行人发放理财产品宣传单,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是他们选择的对象。北京商报记者索取了一些宣传品发现,这些机构大多都是一些第三方理财投资管理公司。这些产品真能达到如此高的收益吗?又确实像他们说的“投资没有任何风险”吗?
高收益背后风险突出
销售员都是用低门槛、低风险、保本保收益的宣传语来吸引投资者关注。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稳健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基本在3%-6%左右。而第三方理财机构所推销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均能达到10%以上,有些甚至宣称20%的高收益。那么,真能做到低风险、门槛低而且还能保本保收益吗?
在这些第三方理财产品中,发行的P2P理财产品居多,这些理财产品的投资去向是平台另一方借款方,一般借款方的利率在20%-30%,支付投资者10%以上的收益后,平台还能获得10%左右的收益,获得高收益的主要风险也在于借款人的信誉以及平台的运营风险。一旦借款人违约,那么投资人的风险就暴露出来,而此前发生过P2P机构跑路,也没有人会对投资人的资金负责。
另外,还有一些理财机构的产品投资于艺术品拍卖。北京商报记者从推销员递过来的宣传单上看到,“保本保利”,投资期限分为3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年收益分别为12%、16%、19%,门槛也非常低,才1万元起步。
艺术品市场波动性大,是个充满高风险的投资品种,理财机构能够保证投资者的收益吗?记者带着疑问询问了这家典藏投资管理公司。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理财产品投资的是古玩、字画、玉器,算是艺术品基金。当记者问到如何来保障高收益时,她表示,“出现亏损全部由公司承担,这在合同上明确写明了。公司由专业团队打理,同时进行多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期限不会超过一年。综合来看,肯定有赔有赚,但是挣的钱肯定比赔的钱多,所以才承诺给投资者这么高的收益率”。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个公司并没有第三方担保公司做担保,一旦投资亏损,公司无法兑现收益,投资人的利益如何保障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以有限合伙形式募集资金投资于小微企业债权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这种期限为一年的理财产品收益同样能达到12%。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限合伙这种投资方式,资金投向都是一些做不了信托的项目,一般一个信托项目能获得14%-15%的收益,除去给投资者10%的收益,剩下4%-5%的收益是属于中间渠道的费用。而有限合伙这种项目是项目方给资管公司20%左右的收益,除去投资者12%的收益,中间的8%就让中介公司挣了,但是能给到20%的高收益项目,主要是因为项目风险比较大,但销售人员给老百姓介绍这种产品是保本保收益而不提风险,这种宣传是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