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户扩面全覆盖
开发农户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电子化建设,实现农户建档和信用评级纸质及电子化双线全履盖
近年来,沙县农商银行坚持“三农”市场定位,积极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然而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面临农村金融服务“增户扩面”推进缓慢,同业竞争的激烈和支农政策的指引要求,必须找出一条适合地方农村金融发展的工作思路。经过长期、艰难的实地摸索,立足实际、借势借力、合力攻关,对全县50387户农户建立了电子化农户档案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00%,实现了农户经济档案和农户信用评级全覆盖。
沙县农商银行按照“纸质先行、电子跟进、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的原则,采取“分组调查、分组建档、分级评级、分级授信”的方式,积极借助外力,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村两委等组织机构的帮助支持下,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方式建立农户信息档案和信用评级。
建档工作的开展好比一条引入“活水”的沟渠,源源不断地为沙县三农经济带来澎湃动力,促进机制创新、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动态管理,推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对申请贷款的,按照贷款流程进行重新入户核实,更新信用档案;对无贷款记录的每两年重新对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对于生产经营正常,能够按时还本付息,无不良记录的信用户,在原级别上可以给予上升一个档次,原已属AAA级的可以适当追加授信额度。在“信用工程”建设方面,沙县农商银行依据农户建档评级的成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村信用镇、信用村评选活动。
通过加强电子化建设,实现农户建档纸质及电子化双线全履盖,该行开发了本县农户信息管理平台,对全县50387户农户建立了电子化农户档案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00%。根据农户信用等级,合理核定贷款授信额度,截至2013年9月末,对BBB级以上农户授信46379户、授信额度19.93亿元、贷款农户6096户、贷款余额16.115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信贷需求。同时,共评定56个信用实体,其中包括50个信用村、一条信用街、一个信用板鸭协会、一个信用小吃城、一个“信用镇”、一个小微企业信用园区和一个信用社区,从56个信用实体中评出“信用户”7554户,总授信额度2.5亿元,累计发放信用贷款1.85亿元。
推动农业现代化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创新服务机制、转变服务方式,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高桥福缘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兔肉,由于肉质鲜美在附近的县市小有名气,这几年来一直供不应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合作社主要负责人邹远善眼里,愁得就是资金问题,而沙县农商银行一直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合作社创立之初,农商银行就对其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后及时发放了100万元的保证贷款,并随着规模扩大将贷款额度追加至150万。邹远善说:“普惠制金融让我们农民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