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41亿 4.5亿融资买盘悉数被套
华谊兄弟现“炒票”杀局
一场不及预期的提前看片会,引发了41亿元的市值蒸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华谊兄弟的股价算是金融资本和文化娱乐联系最为紧密的纽带。12月18日,这只纽带则利用投资者“炒票”的惯性思维制造了一个“杀局”。
12月18日当天,由于将在19日首映的贺岁大片《私人定制》在部分机构投资者看来“令人失望”,华谊兄弟在二级市场上遭遇跌停,收报于30.78元/股,按照12.10亿的总股本计算,一日之内华谊兄弟市值蒸发了41 .38亿元。数据还显示,华谊兄弟当日资金净流出5.46亿元,高居A股资金净流出榜首,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资金8.86亿元。
龙虎数据榜显示,当天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五个席位上,前三名均为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金额高达4.91亿元。WIN 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共有29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67只基金重仓持有华谊兄弟,持股总计8103 .66万股,持股市值高达63 .11亿元,假定持股数量不变的话,仅在18日当天,上述基金就浮亏了2.77亿元。
华谊兄弟周二举办了面向机构投资者的看片会,观摩冯小刚执导、葛优等众多大腕出演的《私人定制》。在此之前的数次新片上映中,华谊兄弟已经尝到了这种做法的甜头:新片上映时,总能引发机构的追捧,股价在二级市场也节节走高。但这一次机构投资者对这部大片口碑甚低,远低于预期。在周三,华谊兄弟则在二级市场上遭遇了跌停,机构更是大量抛售,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这场遭遇颇为合适。
在业内人士看来,周三的大跌更多表明市场的神经过于敏感。华谊兄弟副总裁、董秘胡明在当天下午收盘后紧急召集了电话会进行回应。她认为当日大跌是资本市场受了蝴蝶效应的影响,到年底,利率水平很高资金面紧张的环境下,资本市场会比较敏感脆弱。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来,每逢新片上映,华谊兄弟在二级市场上几乎都会迎来一波炒作高潮。以今年9月28日上映的《狄仁杰2》为例,上映前的9月12日至27日,华谊兄弟股价大幅上涨了28.05%;即使是最后票房不佳的《一九四二》,在上映前的10个交易日里,也上涨了10%。在投资者看来,华谊兄弟每逢新片上映,就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炒票”的短期炒作机会,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W IN D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2月6日至17日,华谊兄弟已经累计上涨了30.19%,创业板指同期则仅上涨了5.46%。
仅仅是在二级市场上的买入还不能完全体现出这种几乎形成定势思维的预期。W IN D统计数据显示,12月17日,华谊兄弟的单日融资买入额高达4.51亿元,融资余额则高达29.2亿元,占比超过了当日流通市值的10%。按照当日34.28元/股的均价计算,上述4.51亿元融资买盘已经悉数被套。而在12月16日,华谊兄弟当日融资买入额也高达4.17亿元,实际上,12月份以来,华谊兄弟的融资买盘明显有扩大趋势,显示出投资者的趋之若鹜。
有分析人士认为,自今年11月12日以来,华谊兄弟拉出了两波明显的涨幅,整体上涨了54.33%(截至12月17日),期间,换手率和成交量都居高不下,可能是部分尚未离场的机构在进行对倒以吸引散户入场,《私人定制》即将上映,正好是充当了极好的炒作题材,而至于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则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