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是本书的命名由来。我把它叫做众声喧哗的时代到来了。
实际上我要讨论三个问题,第一是共有媒体对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的影响。实际上还是在讨论个人性和公共性的区别。第二,在这样一个共有媒体中公和私的区别,如何充满了流动性和多变性,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观察这两领域。第三,这样一个媒体在建筑中国的公共领域方面会发生什么作用。
共有媒体中的个人表达:个人在网上如何建构诸多自我(our-selves)
把以上所有的理论转化成一首流行歌曲大家立刻就会明白。这首歌叫《叶子》,歌手是阿桑。她已经去世了。她有句歌词唱到:“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实际上就是我刚才讲的一大堆的理论,给大家一个直观的东西。
我们接下来就具体地讲,为什么引用阿桑的歌词,什么叫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我们先分析孤单本身,实际上在讲共有媒体当中个人如何表达自己。这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个人在网上怎样建构自我?这种建构怎样影响到信息时代的隐私的界定?最后,当隐私、个人身份和主体性的概念同时被改写之后,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先从一个隐喻讲起——窗口。
微软用Windows这个词是很有深意的。为什么窗口在网络上非常重要?大家知道今天你用电脑的时候,基本上每启动一个程序就会打开一个窗口。我个人使用电脑的习惯,从来都是同时打开十几个窗口,同时在干很多的事情。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屏幕上的生活》。这本书不知道有没有大陆的译本,台湾的译本叫《虚拟化身》。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有名的教授,名叫Sherry Turkle(雪利·特克尔),Sherry Turkle是非常早的研究网上自我的,她那个时候研究的是网络泥巴游戏,还主要是文本,不是今天我们熟悉的非常3D的游戏。她非常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个问题,当时她做访谈的时候遇到一个对象,那个人说我有一个本领,我可以把自己的大脑分开,我这样做得越来越熟练,我能够把自己变成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更多。当我从屏幕上一个窗口到另一个窗口的时候,我的大脑会一部分一部分的开启。接下来他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他说现实生活也不过是众多窗口里面的一个,而且通常还不是最好的那一个。
这个里头,学者就是研究你在网上活动的时候,发现你的自我是具有断裂性的,同时是具有多重性的。而且你可能还在这里头会对一个问题发生很大的困惑,就是所有的窗口里面哪一个你才是真正的你?当他们玩泥巴游戏的时候,这个访谈对象说,我可能扮演四个不同的角色,一个游戏里面可能是风情万种的女人,虽然他是个小伙子;另一个游戏里我是万宝路广告人一样酷的牛仔;另外一个游戏里我是性别不详的兔子;还有一个角色,他说不能透露,这个角色我一定要保密。所以说,他的大脑不停的开开闭闭,因为他不停地在扮演各种角色。
- 2009-04-19试论网络时代的校园版权保护
- 2009-02-05网络时代话春节
- 2008-12-08网络时代的民意表达
- 2008-12-03山寨春晚,网络时代的“堂吉诃德”
- 2008-07-11“人多力量大”与网络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