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各项宏观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这是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增速了,很是值得自豪一把。
更值得自豪的是,与此同时普遍担忧的通货膨胀,数据也显示还在可控的范围内,因为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烠PI犕比只上涨了2.6%,稍微高了些,但与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相比,这完全可以分析为温和通胀、低通胀。
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温和的物价指数,据说是我们这个星球所有经济体都全力追求的最佳发展状态。面对这个“最”,仅仅夸赞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已经不够分量了。要说中国经济数量上去的同时,经济质量也出乎意料地有了中国特色的优秀,否则怎能如此之好呢?这一切,若不是中国政府有形之手的强有力,只是听凭市场自然波动,岂能有如此稳定兼高速的成长呢?
因为次贷之后,在市场波动之中,特别无能的各主要经济体,都风波不断。我们的一尘不染和别人讨论所谓的经济二次探底,相差千万里,其中最能说出不同道理的,难道不是中国政府刺激经济、调控经济的手段高超吗?
当然信仰有形之手的国人,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传统。面对成绩,依然有足够的谦虚精神。一种认真负责的主流观点认为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大约不需要强调“保增长”了,而需要重视“调结构”。“调结构”这种说法,不仅屡见于中国经济困难的时候,也屡见于中国经济不错的好时候。但目前快速发展和低通胀这样好的结构,需要调什么结构呢?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结构吗?
我们看看主流的“调结构”是怎么思考的。一种是面对经济事实的政策思考,想的是调控的方向应该怎么变。比如目前的经济是需要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新的积极财政刺激呢?还是经济已然非常健康,原有的刺激政策退出?还有一种也是政策思考,却是对经济发展方向的思考,认为传统的以投资和出口为主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应该让位于内需为主,投资和出口兼顾的方式。
如此框架下的“调结构”,把现实和未来统筹考虑了进来,看上去很美好。但就不知道这样的结构调整完毕,中国经济是否还有今年上半年这样的好时光?不仅因为谁都没有千里眼,可以看到明确的未来。即使现在,刺激和退出的争论,也很让人迷糊。
这两派打得不亦乐乎,但都忘记了能够使用刺激手段的政府,是不是应该有这个权力?争论这个,不叫调结构,假如真要面对当下的事实调结构,那就应该少提政府有刺激的办法。政府刺激的办法越多,经济行政化的成分就越大。经济行政化了,市场就不见了,所谓经济也就没有了,而变成政府事务,企业的人就变成全面公务员了。
至于中国经济要以内需为主,投资和出口兼顾,这样十全十美的经济结构大约只是一种想象,而在全球各种经济体中都难以看见。
要说这种未来在政府掌控之中,在中国率先实现也是有可能的,不过这半年的数据好像不支持这样的未来。因为所谓的内需之道,根本的问题是居民收入的提高,没有收入谈何内需?
总结这半年的中国经济,可以这么说,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基本还是政府事务,想在此基础上让国民成为经济事务的主体,民间资本还缺乏动力,因为他们缺少收入的来源和增加。
- 2010-06-30ECFA助推台湾经济进入“大陆依存时代”
- 2010-06-25意大利和法国人同坐经济舱回家
- 2010-06-23不要轻言中国经济二次探底风险已过
- 2010-06-21提高工资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国经济
- 2010-06-18美国初选:女性当道背后的经济牌
- 2010-06-18菅直人要把日本经济引向“第三条路”?
- 2010-06-13公共租赁房莫蹈经济适用房覆辙
- 2010-06-12经济数据泄密不能仅到“谴责”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