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去年11月为100多个急救站配备急救摩托车380辆,但迄今为止,这些急救摩托车却被闲置。(5月9日《京华时报》)
为什么要耗费巨资配备这样的急救摩托车?当然是因为有这一种强烈的医疗需求。在交通拥挤的大城市,医护人员借助这种工具,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急救病人,可以更有效率的抢救生命,提高成功率。按照社会常识来判断,救治生命为最重要的管理原则之一,各个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都应该为之开辟绿色通道,以让这样的急救摩托车在城市尽快的跑起来,服务于纳税人。但现在,为何一闲置就是半年?当地相关部门给出了五大原因:没有配急救设备;设备没上牌照;急救人员没有摩托车驾驶证;没有收费许可,出诊就赔钱医院不积极;驾驶摩托车出诊有风险,医生不积极。
这样的医疗服务配套,是当地从北京等大城市学习取经回来的产物。所以,应该配哪些急救设备?摩托车的牌照?急救人员的驾驶照?等问题应该不算是太难解决的问题。但为何一拖就长达半年之久?
在这里,“不积极”就是一种态度和立场的表达,约等于不愿意,不肯干,借故不干。不想干当然是有理由的,如果政府补偿不够,就不允许收费,医院一出诊就要赔钱,在卫生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你很难让医院们去心甘情愿的提供这一种越做越“亏损”的服务。如果急救医生人身保障不够,在工作压力上总是无限大,在待遇上则总是被视作为廉价劳动力看待,你让他们天天像“活雷锋”一样,还得冒着不小的交通风险去抢救名人。他们当然就有可能会选择“不积极”。
“不积极”的除了医院及医生,恐怕还有包括卫生部门在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否则,你怎么解释,车牌老下不来?急救箱总是配不齐?在医疗机构及医生们态度上出现了对立情绪后,总难以得到协调及解决相关问题?尽管在半年前,当地官员当时曾公开许诺,从即日起,这些急救摩托车将陆续投入到该市院前急救工作中来。所以归根到底,这更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它就足以说明这样一件事情,有了钱,你可以去参观和学习人家的先进服务模式,先进的医疗设备你也可以很快买回来。但是,这并非就意味着全部。如果在管理水平及服务意识等这些最根本的东西上跛了脚,没有真正学到家,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这样即使花了钱也办不好事,引起纳税人不满的局面。
当然,出现这样的现象并非一种偶然。拿新医改为例,尽管当下各级财政不断发力投钱,还引进了一些先进地区的医疗服务模式,出台了各种初衷很好的医疗政策。但在一些地方,钱虽然一样花了,但医改的效果却不明显,甚至依然是在维持现状,纳税人没有感受到多少的变化和好处。为何工作推进如此之慢?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对此就认为,医改难以按部就班是因为缺乏系统管理——各自为政。“部分协调谈何容易,有部门曾向我提出开放所有医院的楼顶安装网络中继站,以实现医疗信息无线传输,我无言以对。”他举例说,就连一道菜端上桌面都需经过18个部门的管理,由此可看出问题。
这些有可能都是权责界限不清带来的后果。比如现在,“急救摩托车”为何“快”不起来?哪个部门及官员应该对此负责?谁知道呢?公众看到的,恐怕只是一片相互踢皮球的景象。
- 2011-04-15预防“过劳死”,法律才是“急救药”
- 2011-02-14有多少急救可三思后行?
- 2010-08-24急救医疗应重点体现一个“急”字
- 2010-08-02“急救”何故救不了少女的急
- 2008-10-19八成网友反对房地产救市 地方政府急救市为哪般
- 2008-09-24急救之后 股市仍是一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