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刚做了个节目叫《缩水的廉租房》,披露陕西商洛商州区上报要建3万平米、600套廉租房,却决定只建1万平米、200套廉租房,实际上只改建出了72套。而且披露按照规定,应该是国家和省里投资1800万元,商州区必须配套投资1950万元,而商州区在拿到了上级拨款以后,就偷工减料了。
焦点访谈的监督当然很有力度,节目末尾主持人介绍:“近期商州区政府拿出了补救整改的办法,对已经改建完成的72套廉租房,在6月底前交付使用,摇号配租,对没有完成的另外528套廉租房开始施工。”
不过我看了这个节目心里却不是滋味,因为我一直想不明白,除了北京上海之类中国屈指可数的少数几个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有什么建廉租房的必要。
在中国大量像商洛这样的城市只要不是在核心地段,不是新的楼盘,房租极为便宜,在类似城中村或者老社区的房子,如果是几十平米,凑合着小家庭能住的房子,也就是千把块钱左右的租金,注意这是年租。甚至一般的能做些小生意的门面房,租金也不过几百元而已。
除了北上广之类的地区,我听说孩子上不起学,甚至吃不起菜,但很少听说有什么地区打工者会觉得租不起房子住。再加上这些年房地产大跃进,各地的人都以房产作为投资品,很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手里都有几套房,这更使得房租相对较低,而且还有大量的房产存量有待消化,我在全国各地发现,比如河南、陕西和河北的那些二三线城市,房子也盖得鳞次栉比,但很多都没有人住,甚至根本都没有装修。前些日子,我到河南地区跑了一圈,发现像桐柏、固始和驻马店一类的地区也在大盖廉租房。那些地方房租本来就够廉的了,让谁来住廉租房呢?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地区肯定还有特别弱势的群体啊,他们即使很低的租金也会感到经济困难。但问题是,政府为什么不直接把现金补贴给这些穷人让他们更宽裕一些呢?如果担心穷人乱花钱,或者以类似教育券的形式,搞个租房券也可以啊。
但是为什么我看到各地的政府都如此热心地搞廉租房呢?除了焦点访谈说的套取中央和上级政府资金,我推测有这么两个理由:
一、以这个特别堂皇的名目,可以搞征地和拆迁,从农民手里以响应中央号召的名义征地,对农民显得理直气壮,但只要把地征到手,有多少用来建廉租房有多少用来建“配套设施”甚至商品房就是一笔糊涂账了。
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都由政府包办,自然可以惠及相当的裙带关系,而且廉租房不像商品房,即使偷工减料,质量有些问题,用户也不好说什么,政府的关怀感谢都来不及,怎么还好意思挑毛病。
当然这种政策危害也是很大的,最大问题就是它是在越俎代庖与民争利,使得老百姓对于国家政策没有一个稳定可靠的预期。前些年,大搞房产商品化,政府也赚了不少土地出让金,有经济条件的老百姓都买了房子,甚至买了几套,当房奴的同时,就指望以后能靠吃瓦片有些收入。结果一转眼,等房地产差不多过剩了,各地政府又来搞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了,这是捞完地租,捞房租,老百姓又如何能和享有征地权又能调动银行贷款的政府进行竞争呢?
廉租房政策的最初设想也许在一些地区是适宜的,它比搞经济适用房要好,但现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推开廉租房建设浪潮,又让我感到深深的忧虑,因为这个政策的设计目标和地方政府的激励导向是不匹配的。
我想起了一些地方文化程度不高的无知群众爱说的俗话:中央政策出发点是好的,到下面就走了样。
- 2011-05-23“鹅城式收租”拷问廉租房资金难题
- 2011-05-23廉租房“鹅城式收租”的背后
- 2011-04-18资金短缺下 警惕廉租房变味
- 2011-03-18廉租房也要人性化设计
- 2011-02-01廉租房不应成为官员的福利
- 2011-01-27廉租房竟成官家“年终奖”
- 2011-01-26廉租房可以小,但要适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