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负债经营”的高校如何施惠于生
www.fjnet.cn 2011-07-05 15:27  贾志勇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审计署科研所副所长刘力云2日表示,截止去年底,全国1164所地方高校大概负债2634.98亿元。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后,银行多次加息,高校还本付息压力急剧加大、财务风险不断增高。(7月4日《长江日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就此指出,造成高校负债累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盲目扩张,增地盖楼,造成大量的花费。而为什么高校要盲目扩张?笔者以为,更深层的原因或在于高校骨子里“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的观念作祟,更在于各高校间基于办学实力和效益的疯狂比拼,同时也是上级主管部门对高校办学条件达标评估的宏观引领。

高校高楼大厦有了,相关软实力却难以配套跟进。这无异于厂矿企业只有厂房、有设备,却没有周转资金。高校更因为“负债经营”,必然造成高校对学生收费的高企不下,必然加剧校、生之间的矛盾,互相没有好印象。至于高校本该对就读其间的学子们给予的有力、有效的回报,本该施惠于生的福祉,比如高校一些集体活动的经费担负等等,自然都会强加于学生,甚至因此挣得的经费,也会被高校截留。

笔者不希望高校肥得流油,但怎么也不该落得“负债经营”的尴尬地步。这或许不难理解清华大学为什么要冠名真维斯楼了。一个字,高校“穷”啊。

迄今为止,内地11名省级和6名市级的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用最高达48万元港币的奖学金“挖”走,大部分将就读文科专业。香港大学今年在内地扩大了招生范围,同时用900万奖学金吸引内地尖子生(7月4日中国新闻网)。高考状元放着家门口好端端的高校不上,偏偏舍近求远,向“南飞”、向“外飞”,除了内地高校“千校一面”,重效益,轻质量,重面子,轻里子,学术科研精神沦丧而外,没有对拔尖人才的优惠、优待的实力,或是一条原因。

试想,莘莘学子们上高校能够不花家长一分钱,本身就给刚刚迈入成年人门槛的他们带来了较多的成就感、优越感,他们因之较早地体验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更何况港大等海外高校更令其感到新鲜、刺激,更有学习的激情,有别于内地的生活境遇?

在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难以达到占GDP4%的当下,高校如此负债经营,让人悲催和纠结。在生源面临严重不足,而大批内地学子皆向往海外高校的语境下,高校背负着债务包袱,艰难前行,更让人恐慌。

甚至有关部门即便给予“负债经营”的高校招生自主权,也会让考生及家长警觉以待。一旦社会上这份戒备心态涌动起来,会要了国内高校的命。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