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听到熊丙奇先生“预录取忽悠考生论”,是我刚从湖北“招生前线”回到上海的7月2日。当天,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节目,播放了熊丙奇先生的采访录像。在当晚做客STV“新闻夜线”时,我即对熊丙奇先生的这一言论进行了批评。
是否如熊丙奇先生所言“除了上述三地(指江、浙、沪),复旦在全国其他地方进行的自主招生,均无预录取之说”;“在发生考生‘被撬’的地区——云南、宁夏、广东、湖北等地,复旦所称的‘预录取’,显然不是自主招生的预录取,甚至连自主招生也不是。而这样的预录取,并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呢?更重要的是,是否“忽悠考生”呢?
2008年我首次去湖北招生时,中国科技大学已在湖北采取了签约预录取的招生方式。当年,在动员报考复旦时,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一言九鼎,诚信无价,复旦不会以学校的声誉为代价招揽生源”,但仍有不少考生及家长要求:“能否像中科大那样,给我们一纸书面承诺?”为回应考生及家长的要求,复旦自2009年决定学习中科大经验,也采取签约预录取的招生方式,给考生及家长一颗“定心丸”。几乎与此同时,清华、北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名校”,也均采取了这一方式。如我在微博上所言,“签署预录取协议,是应考生及家长要求,以学校信誉为担保的‘单向承诺’。”这,就是各地预录取协议的性质。
熊丙奇先生将各名校“单向承诺”的预录取称为“忽悠考生”,举例称:“2008年,某著名高校就曾上演‘承诺录取’,变为‘大忽悠’的故事。”须知,现在实行预录取的,是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等“名校”,并不包括熊先生提到的“著名高校”。由于各“名校”争夺的是非常有限的“最优质生源”,因此对能否“预录”不难作出判断,“预录取”,早已今非昔比。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7月17日的报道,为我的上述说法提供了佐证:“……虽然预录取只能算君子协定,不具备政策效力,但由于各校招生老师都有丰富经验,对考生是否能进入录取线,都能有准确判断,一般不会出现由于学校原因不能履约的情况。”事实上,复旦实行预录取至今,未有一起“违约”事例。不仅如此,其他兄弟院校在湖北也未有违约事例。相反,如我在微博上写道:“复旦自2009年实施‘预录取’,每年都有考生违约情况,但我们甚至没有一句责备,遑论‘问责’,这是‘忽悠’?”
我斗胆质问熊丙奇先生:签署预录取协议是否有利于考生,是否受到考生和家长欢迎,您是否进行过调查?若经过调查,您据何认为“预录取是忽悠考生”?
一位佚名的中科大招生教师有句话引起所有名校招生人员的强烈共鸣:“招生就是一场战争!”我在微博上也写道:“我们一线招生人员,起早,贪黑,北上,南下,赶场,摆摊,吆喝,接待,走访,电话……”在此,我不得不对熊先生问一下:您对宛如“谍战”、“暗战”、“攻坚战”的“生源争夺战”,真的了解吗?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中国高校招生成为计划体制最后的,也是最顽固的堡垒。这是不可回避,也难以在短时期改变的严峻现实。在考生志愿和政府“政绩”和学校及教师“经济利益”挂钩,招生“怪象乱象”普遍存在的今天,侈谈“良性的竞争应该是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是不是让考生“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是不是“忽悠”考生及家长的虚幻梦境?须知“使人希望落空”就是“忽悠”!
- 2011-07-11高考招生还有多少内幕?
- 2011-06-22自主招生改革不能只靠录取优惠
- 2011-06-21北大降分招生应公开面试过程
- 2011-06-14招生考家长是个创新
- 2011-06-14小学招生先要“考爹”?
- 2011-06-01回避高考招生的南科大能走多远?
- 2011-06-01该给招生简章打打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