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测智商”式的歧视何时能消?
www.fjnet.cn 2012-09-07 18:06 张楠之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农民工魏双恒为8岁儿子办齐入学手续后,郑州建设路三小要求其儿子去测智商,开具医院相关证明才可入学,否则送育智学校就读。魏双恒带着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医院却无法出诊断证明。记者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选择在城市就读,孩子入学时都要经过学校老师的“面试”。(9月6日《工人日报》) 有些问题属于知识差异,而非智商高低。比如,城市里的孩子可能分不清麦苗与韭菜,而农村来的孩子可能分不清麦当劳与肯德基。这些都是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而造成的,是属于知识层面的问题,相应的知识通过学习可能迅速获得,与智商无关。 由于个性原因,外向型性格者与内向型性格者在对待同一问题时的反应会有很大区别;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的人,相对于经历贫乏的人来说,更容易在与人交往和言吐上表现出讨人喜欢的落落大方。这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也与智商无关,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或有意识的培养加以改变的。 我们不知道这所小学面试时的气氛有没有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感到紧张,但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一些农村来的孩子在面对此种场面时出现怯场,以至于“支支吾吾”,也是可以理解的。靠这么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武断地认为孩子的智商存在问题,是极不科学也不严肃的。 而且,学校以“基础太差”为由,将孩子拒之门外,更让人无法理解。“5加7等于几”之类的问题原本就是小学的内容,在各级教育部门一再要求不得“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当下,在小学入学时加入此类测试,是很不恰当的。如果“基础太差”要被拒于小学校门之外,那就必然会逼近幼儿园引入小学的学习内容,这种导向会使幼儿园教育误入歧途,带来强烈的负面影响。 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和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其知识结构和丰富度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有时候这种差异会比较明显。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差异的造成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大环境所致,在这种不均衡导致的差异之下再对农村孩子们施以歧视,对孩子们来说是极不公平的。而且,任何知识的问题都可能通过学习来得到改变,学校的任务不是设置门槛将其挡在受教育的大门之外,而是接纳他们,并努力消除这种差异。 不幸的是,我们从这所小学看到的是对农民工子弟的歧视。但更不幸的是,目前制度方面对农民工子弟在城市读书的限制在逐渐减少,但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到,制度性的限制逐渐消融的同时,一些城市里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接纳农民工子弟入学时的歧视仍然存在。相对于制度性的歧视而言,这种歧视更难消除,其对农民工子弟的伤害也最深。 接纳、宽容、友善等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但与这些品质相悖的歧视、冷漠却出自教育机构,着实令人震惊。这也说明,在消除对某些人群的制度性歧视之后,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7]有一种智商测试叫“做植入性歧视”
- [ 08-21]户籍歧视总有一天会成为历史
- [ 08-02]充满歧视的公共自行车何来公共性?
- [ 07-30]国企招工“乙肝歧视”的胆量何来?
- [ 07-30]歧视排斥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背后
- [ 07-30]面对乙肝歧视,我们的权利如何维护
- [ 07-30]反就业歧视须行政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