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社会为何容不下“农民研究生”?

www.fjnet.cn 2012-10-18 16:47  徐  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河北人苗卫芳2008年考取河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苗卫芳没能找到一份理想的“铁饭碗”工作,最终回到村里种地。苗卫芳回乡后,其父苗风山感觉压力巨大,选择了服毒自杀。一些村民以苗卫芳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看他,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10月17日《燕赵都市报》)

从记者的采访中,我们得知苗卫芳的梦想“就是创作文学”。他之所以在取得研究生学历后选择回乡务家,一方面是因为年龄偏大,客观上就业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的“耕读情结”,想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宽裕的时间,圆自己的“作家梦”。

按理说,苗卫芳的选择并没有什么不好,既可以自食其力,又可以能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谓是“鱼和熊掌兼得”。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个人选择,家人容不下——父亲以服毒自杀的极端方式予以反对;村民容不下——以他为“反面教材”教育孩子。

其实,不论是家人容不下还是村民容不下,都是社会容不下他这种选择的缩影。在不少人的眼里,让一个研究生当农民,是在浪费优质教育资源,简直就是“大材小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位中国家长的期盼。这样的人生规划和价值取向,深深浸润在人们的脑海中,流淌在人们的血液里,几近成为“定律”。在村民和家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像苗卫芳这样的高学历研究生,不说是飞黄腾达、光宗耀祖,至少也要捧上“铁饭碗”才行,怎么能回乡当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呢?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们不能再用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期望值择业。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都从事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职业”。近年来,媒体相继报道了北大毕业生卖猪肉、高校硕士研究生当楼管员、哈佛大学优秀学子当出租车司机等的报道,他们当中不乏有令人羡慕的成功者。事实说明,如果仅仅以他们选择的职业来衡量是否成才,这种观点不仅有失偏颇,而且走上了极端。回过头看,即便苗卫芳因为自己的选择最终没能成为“大作家”,但这种努力奋斗的过程,依然丰富了他的人生,发出了自己的光彩,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应当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和尊重。

社会为每个人提供的发展平台,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倘若没有勤奋专注的品质,没有对目标的执着努力,没有坦然面对挫折失败的的态度,成才不过是空中楼阁。给“农民研究生”自主选择多一些宽容吧,这不仅表明我们正在学会用包容的心态、多元的标准对待多样化的就业现象,也是社会更加成熟理性的重要标志。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