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窃听成风”下的官场生态

www.fjnet.cn 2012-12-07 08:28  付小为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期,《南方人物周刊》讲述了一个叫齐红的男子,为官员拆窃听器的一段经历。2011年间,他先后从上百名官员的汽车、办公室或是卧房拆出三百多个窃听偷拍器材,最密集时,一周内拆出四十多个。

大多找齐红排查的官员出于以下原因:保险起见或是觉察到领导讲“暗语”、妻子跟踪等异常。这就是说,间谍设备来自妻子、情人、同僚及竞争对手。当然,这或许永远不能被证实,只能算作官员事后“例行”思索利害关系网络后的推断结果。不过,各类官员利益链里归纳出的“间谍群体”似乎更值得玩味。

国内官场窃听不同于其他性质的窃听。它既不是高度集权状况下,动用国家可及的方式和手段,监听民众一言一行,也不是类似水门事件这种多党政治斗争中暴露出的竞争丑闻。它发生在同一权力系统内部,甚至蔓延到权力者的家庭、情感生活中。

妻子给丈夫安装窃听设备,可以想象这种家庭的信任度为几何。而情人窃听,某种程度上与妻子的不信任呈现对应。另外,它也影影绰绰地展现了官场复杂的情色关系。不过,这还只是窃听的“外围”。

窃听能成风,恐怕更多源于政治利害冲突者间的相互刺探,作为权力的矛或者盾而存在。通过窃听,抓住竞争对手的把柄,关键时刻“放出一箭”,从而不失时机地获得晋升,退一步说,即使不主动出击,也有防止“冷箭”的作用。一些已经曝光的事件里,正副职官员相互揭发、谩骂、打斗乃至凶杀的情节并不鲜见。窃听手段的盛行,与官员选任不够透明的现实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更饶有意味的是,如果不涉及竞争对手,只是同僚间的互相刺探,官员们会表现出理解与如释重负。

无论窃听方为谁,可以确定的是普遍的不信任。即便除去与官员情感联系的妻子、情人,光是从同僚、竞争对手来看,官场内部生态已足以令人堪忧。不管抓把柄的心态是寻求安全感的自保,还是留作“秘密武器”伺机作为,互不相信甚至敌对的气氛是明显的。然而,另一方面,权力系统各类文本对团结一心的强调重申,不同公开场合表现出的官员间的同舟共济,政治氛围上的井然有序,似乎又与窃听呈现的问题“格格不入”。事实上,类似的官场生态的矛盾性、“两面性”,在其他事例中亦有折射。

至于官员在窃听器面前的惊慌失措,窃听成为抓把柄的有效手段,是窃听的高超还是可以被抓的把柄太多?这个问题可能就更复杂了。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