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教科书变"私"为"公"助推循环使用

www.fjnet.cn 2013-03-08 09:53  徐 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循环教科书在厦门农村地区小学中的使用已有一段时间了。环保、减少浪费是循环教科书投入使用的初衷,而实际上果真如此么?新学年,小虎(化名)的爸爸发现,在海沧某小学上三年级的儿子带回的课本里夹杂着几本旧教材。按照以往惯例,这几本旧教材是前几届学生留下的“循环教科书”,由学校发放给小虎的。(3月7日《海西晨报》)

教科书循环使用已不是什么新闻,益处多多且显而易见,笔者不再赘言。可现实情况却是,这项活动倡导多年,却难以落到实处。不仅使用范围窄,比如,笔者所在的福州市虽然是福建省会,但却鲜有听说教科书循环使用的事。而且实际效果也不够好,报道中小虎面临的窘境也非个别现象。

从现实情况看,教科书循环使用遭“冷遇”,除了思想认识不到位、出版商利益驱动、教材变化快之外,最大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课本破损影响学习,二是担心卫生影响健康。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中小学仍然收取书费,教科书是学生私有财产,在使用保管上有完全的自主权,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难有强的约束措施,如此一来,就很难保证投入循环使用时的质量。

因此,在保持教科书内容相对稳定的同时,通过政府买单,把教科书变“私”为“公”,是推广循环使用的前提。一旦教科书是“公”的,就意味着学生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同时还负有妥善保管、不在课本上乱写乱画、最大限度地保持卫生整洁等义务。在此基础上,学校再建立起必要的奖惩机制和落实回收、存储、消毒等措施,就能保证教科书最大限度地投入循环使用。

当然这样做,政府会多出一大笔开支,但从长远看,不但可以从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中逐步收回投入,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减轻家长特别是贫困家庭的负担。更为重要的是,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常态化,可以从小培养了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在传递爱的同时体味责任的意义。这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