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加快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今年9月底前,各省要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明确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并制订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对于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各医疗机构要按照《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进行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对于违反规定的医疗机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追究医疗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假如仅仅因为患者无力缴费,便无缘获得医疗机构的急救服务,如此“一手交钱,一手救命”,完全沦为一桩生意的医疗服务,的确有悖生命伦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卫计委近期三番五次发通知“不得拒治无力缴费急救患者”,自然是出于医疗服务回归其本意的善意,既然违反规定的医疗机构,将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看来也是动了真格。 相比此前仅仅是单方面要求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却未见提及救治费用的分担机制,此次卫计委明确提到了落实相关规范的支付责任,即各地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明确基金经办管理机构,并制订具体办法和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不难设想,既然应急救助设立了专门的基金,医疗机构先行急救不必再为费用谁出而担忧,收治无力缴费急救患者,应该说已彻底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但对于上述规范的落实,的确还不能过早乐观。尽管卫计委明确要求各省要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并为此而定下了时间表。但这一基金其实仍然是各地为政,卫计委即便有着良好的初衷和设想,但现实中却未必能主导并管理这一基金的运行与支付机制,甚至连基金的来源,究竟是由财政拨付,还是募集筹资,也仍然语焉不详,看来也靠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至于可操作的支付机制,虽然规范提及符合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各医疗机构可提交基金支付申请。但申请能否批得下来,批下来了,钱多长时间到账,相关的细则也仍然付之阙如。假如基金本身不能保证来源,医疗费用的支付申请也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和支付时限,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究竟能多大程度上打消医疗机构的担忧,自然仍需打上个问号。 此外,上述支付机制,其实是建立在“无支付能力患者”的认定这一前提的,那么,“无支付能力患者”究竟该如何判定,医疗机构又是否适合担此责任,也同样是绕不过的问题。否则,在当下个人征信制度缺失的背景下,为“无支付能力患者”创建的应急救助基金,会否反而被“故意逃费者”钻空子,并让应急救助基金难堪重负,或许也并非杞人忧天。 □ 武洁(江苏 医生) |
相关阅读:
- [ 04-08]应急救助基金弥补“最后一米”短板
- [ 06-18]期待“医师维权救助基金”效用最大化
- [ 02-07]让所有“救命钱”都不再“睡大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