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小餐饮,局长您敢吃吗?”“为啥10分钟等不来一路公交车?”“‘黑的士’为啥越打击越猖獗?”……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成为许多电视、网络、微博“百姓问政”中“焦点”。 然而,在许多“百姓问政”后,老百姓等到的并不是问题的快速解决,而是各种各样的敷衍和推脱,甚至套话连篇。(7月14日,新华网) 电视问政之所以受人欢迎,就在于拓宽参与渠道、创新监督方式,让老百姓的知情权、监督权有了实现的平台。通过电视传媒打开大门吸引公众参与,又通过考评百姓意见大的问题提升关注度,有助于实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真正把干部的政绩与为民服务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考试颇有创意,是执政方式的重要创新。 但是,在武汉市日前的一场“电视问政”中,群众对个别干部现场答复的满意率仅为29%。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百姓问政”沦为“真人秀”。笔者认为,这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被“问政”的领导干部只是台上流汗,台下照样逍遥,“这耳听那耳冒”,没有把该办的事情办好,没有或者很少把群众的诉求当做“第一信号”。如此以来,那么电视问政难免成为形式主义,老百姓难免越问越生气,越问越失望。 可见,官员决不能把“电视问政”当做“秀场”,只有通过互动“来真的”,才能对照镜子寻找不足,从点滴火花中修正自己,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增进社会共识。进一步说,不管是“电视问政”还是“媒体问政”,不光是“问一问”就了事了,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问”去“落实”,让“问政”成为整顿干部作风、督促推动各部门践行群众路线使出的“硬招”。 如果“问政”之后依然“山还是那座山、路还是那条路”,台上的承诺变成了“空头支票”,那么纪委等相关部门就需要对其诫勉谈话、调整岗位或免职。总之,电视问政的目的不仅需要官员对于承诺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如何通过问政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则更为关键。 |
相关阅读:
- [ 07-15]电视问政满意率低是对“刷点赞”的差评
- [ 07-14]“热”问政背后的“冷”思考
- [ 07-10]电视问政切莫放空炮
- [ 07-10]台上问政还需台下问责
- [ 07-10]电视问政不能成为廉价“真人秀”
- [ 07-09]缓解电视问政疲劳症
- [ 04-28]“跪求治污”拷问电视问政的诚意
- [ 01-14]救“虎”为上,还问于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