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采访调研发现,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成效明显且获得各界好评。但实施中衍生出的一些问题还有待破解。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反映,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9月15日 《京华时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色”,为了弥合横亘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鸿沟,国家出台“自强计划”,定向招录农村贫困地区考生,帮寒门学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部分地区却出现,“计划外”的官二代,向“自强计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读书,而是送往贫困县高中就读,与农村孩子争夺政策照顾机会。 官二代傍上“自强计划”,一方面会挤压寒门学子上升的通道。“贫困专项计划”本是为农村贫困生开设的“专项通道”,官二代的加入,必然会让大量寒门学子“无路可走”,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公平的配置教育资源。随着优质生源向“贫困地区”加速流动,必然会催生出更多的贫困县“超级中学”。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航母”还未整治,又突现更多的“超级中学”,显然无疑有违制度设计的初衷。 说实话,官二代只是大量“计划外”考生,骗取“自强指标”的一个缩影。试想,在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背景下,一旦出现制度“洼地”,有谁会不动分羹的心?大款、高知,亦或是普通工薪家庭考生,哪个阶层不想向“自强计划”里挤? 其实,考生惦记“自强计划”是人之常情,但可怕的是,相关院校粗犷的招录手法,让“自强指标”轻易的沦陷。“高校将招生名额分配给各省后,相应贫困县报考学生汇总后根据考分高低进行录取。”只要是贫困县学籍就能入围,这个门槛是不是有点低?连户籍都不区分,又怎能真的帮农村学生打开上升通道呢?如此不设防的招录,其实是在开门揖盗。 让“自强计划”,对计划外考生“关门”,真的惠及农村贫困考生,无非是做两件事。一方面,要改变粗线条的招录方式。将“自强指标”分配到贫困县,只是伪“自强计划”。只有将指标与农村贫困生对接,才是制度的初衷。相关高校一定要改变,指标到省就撒手的粗犷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用公开换公平。试想,招录人员、家庭背景,都像晒低保一样,在网上公示,敢铤而走险的官员还多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又有多少空子可钻? |
相关阅读:
- [ 09-15]从对人的塑造理解教育“欠账”
- [ 09-11]从"国家意义"高度把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大共识
- [ 09-10]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 09-01]大学生自主选宿舍事关教育公平
- [ 09-01]用教育公平撬动社会的未来
- [ 08-20]“省级校”社会评估不是改革终点
- [ 08-19]用民间力量激活教育
- [ 08-07]唯一学籍号 契合教育公平期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