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八九成的上市公司可以获得政府补贴,说明A股市场上大量企业徒有上市公司的招牌,却未能建立起真正市场化的机制。有的面临退市威胁的公司得到财政补贴后,利用会计手段改变连续亏损的记录而逃过退市,最终还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已经按规定程序完成201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的披露。据新华社报道,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6万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0.13%。在经济增速减退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能够创造出如此业绩,似乎证明它们具有超过一般企业的禀赋,值得投资者放心投资。然而,半年报披露的另一个数据却让人乐观不起来——上半年竟有2235家上市公司接受了财政补贴,占比高达88.1%,合计补贴金额高达322.63亿元,较上年同期超过1/3。 资本市场的一个好处就是财务信息透明化,这种透明是由证监部门规定的信息披露程序保证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都必须向市场交代清楚,政府对上市公司实施的财政补贴,也让公众一览无余。尽管政府财政资金的运用已经由预算法进行规范,并且也要求向社会公开,但这方面的公开目前还没有具体到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通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众看到了政府财政资金在对企业的补贴上还缺少严格的规范,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则表明了政府职能的错位。 政府要不要给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一些从事公用事业、公益性事业服务的企业,其产品定价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而是由政府来确定让公众能够承受的较低价格。如果政府对这类企业不提供补贴,它们就会出现严重亏损,难以持续经营。另外,一些企业投入新产品研发,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失败了其投入很难收回,成功了也由于研发成本的计入而使产品价格高昂,难以推广到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为了支持市场创新,也有必要对这类企业实施一定的补贴。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年年对上市公司投入巨额的财政补贴,却未能保证收到这方面的效果。比如,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央企,年年都可获得以百亿元计的巨额补贴,其理由是“两桶油”承担了政府所要求的油价控制任务。但实际上,我国的油价虽然由政府来确定,但政府的定价机制却是参照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来确定,“两桶油”每一年都能获得巨额利润,并没有因为政府下达的控制油价的任务而出现亏损,因此对“两桶油”的补贴基本上是多余的,它成了“两桶油”高福利的添加剂。 再比如,南方一家公司以研发新产品为由,每年都向省政府申报财政补贴,每年都可获得数亿元补贴,2013年甚至猛增到22亿元。但是,该公司实际上是一家主营业务严重亏损的公司,其从事新产品开发已经没有什么能力,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补贴,这家公司应该已经进入退市行列。政府的财政补贴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挽救公司退市,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中并非个别。 上市公司已经是市场化的企业,它的资金通过股票发行筹集,上市以后也可以通过增发新股、配股等再融资手段筹资。在企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以后,如果政府继续向其提供补贴,只能说明这些企业并不符合市场化的要求,它们的上市公司身份是值得怀疑的。高达八九成的上市公司可以获得政府补贴,说明A股市场上大量企业徒有上市公司的招牌,却未能建立起真正市场化的机制。有的面临退市威胁的公司得到财政补贴后,利用会计手段改变连续亏损的记录而逃过退市,最终还是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政府热衷于向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使A股市场的市场调节机制失灵,市场的投资质量也因此难以提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斩断政府“乱摸市场的手”,将错位的职能重新归位。对一些承担了公用事业、公益性事业服务的上市公司,政府即便有理由提供补贴,也必须加强监管,不能让补贴演变成为这些企业的高福利。 |
相关阅读:
- [ 09-22]盲目补贴上市公司有违市场公平
- [ 09-22]合伙企业也属于上市公司“关联人”
- [ 09-22]上市后,阿里员工真“暴富”了吗?
- [ 09-02]狗不理上市遭遇不理,找谁去说理?
- [ 08-21]“拘留衫”上市,谁的三观不正
- [ 08-05]奖励“企业挂牌上市”不如扶持“初创”
- [ 08-01]从文革“白卷英雄”到上市公司富豪
- [ 07-07]上市公司日常经营不能被大股东掌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