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

马年春节在即,“一家一个娃,过年回谁家”,又成为摆在一些年轻夫妻面前的纠结选题。有人为此争吵闹气,有人为此分道扬镳,近日青岛女子李某更是选择了打开燃气自杀的极端方式。幸亏抢救及时,最终避免了悲剧发生。

有媒体抽样调查100对在京工作、老家不在一地的夫妻,其中有28对夫妻曾为了“过年回谁家”吵架。国内一家调查机构最新调查也显示,在调查的6个城市中,因“除夕去谁家过年”发生过争吵的夫妻达28.4%。举家团圆的春节,竟然成为一些年轻夫妻“幸福的烦恼”。

尽管年轻夫妇为“过年回谁家”的各执一词不无“自私”的考量,但又何尝不是看望父母的“孝心”表达?手心手背都是肉,夫家娘家都是家。如何破解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这需双方兼顾的智慧,更需互谅互让的大度。只要本着一视同仁、换位思考的宽容态度,“过年回谁家”并非一个死结。

在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婚姻被解读为女出嫁、男迎娶的所谓“男婚女嫁”,春节在夫家过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民俗常态。不过,我国《婚姻法》对“婚姻”的定义却是男女双方可以互为对方的家庭成员。澄清“婚姻”认知,有助于破除夫妻二人尤其是男方的“面子”考量,让过年方式的选择趋于理性与客观。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的实质是夫妻二人同心同德、相亲相爱的有缘结合,幸福美满才是最终的目标追求,何至于为一件生活琐事伤了和气、拆散姻缘,甚至自寻短见?春节回家是孝义表达,但孝敬父母岂在这一时一事?只要保持对双方父母一碗水端平的亲近心态,以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协商沟通,答案不难得出。

破解“过年回谁家”难题,老人也要有所作为。双方父母都需要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多向孩子讲道理,少给他们出难题。只要子女们常怀感恩念亲之心,理解父母渴望的天伦之乐,只要人人怀抱爱心善意、包容大度,“过年回谁家”便不会再成为纠结难题。

因为过年都想回自己老家,23岁女子李某和丈夫张某发生争吵继而撕扯起来。盛怒之下的李某强行将张某赶出家门,把门反锁后打开燃气自杀。幸好警方接到报警后破门而入,李某这才捡回一条命。

新春佳节,本是亲人团聚的喜庆日子。然而,对于80后小夫妻、特别是双独夫妻来说,却是愁肠满结,去谁家过年,成为他们艰难的选择。争着回自己家陪父母,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尽孝。但为了尽孝,让感情出现裂痕,让婚姻出现危机,既违背了孝道的本意,也是双方父母不想看到的结果。

如今随着独生子女夫妻群体的壮大和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愿意墨守成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去谁家过年,不仅牵涉到家庭地位问题,也折射出了男女平等问题。也就是说,去谁家过年,夫妻双方的决定权是均等的。然而,正因为双方势均力敌,才会互不相让,才会引发“内战”。

可见,夫妻吵架甚至反目,去谁家过年仅是一个导火索,折射出夫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平、自尊、面子等等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交流和理解,多一些宽容和礼让,也会和谐许多。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独生子女,应想到另一半也有孝敬父母的同样心情。因此,夫妻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能让这个春节更和谐、更温暖。

事实上,去谁家过年,并非是一道抢答题,而是一道多项选择题。比如,夫妻双方协商好,一年回婆家,一年回娘家;又如,把双方父母聚在一起,过个真正的团圆年;实在不行,干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1月23日,新京报记者抽样调查100对在京工作、老家不在一地的夫妻,有28对夫妻曾为了过年回谁家吵架,同时有19对夫妻经过“较量”,干脆把老人接进北京过年。国内民意调查机构零点指标最新调查也显示,在调查的6个城市中,因“除夕去谁家过年”发生过争吵的夫妻达28.4%。(1月24日《新京报》)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过年回谁家”都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众多在异地工作的年轻夫妻更是为这个问题纠结烦恼,有的因此发生“战争”,甚至导致离婚。夫妻只有一对,老人却有两家。“一家一个娃,过年回谁家”,关乎家庭和睦,关乎社会和谐,确实是个难以破解的命题。

有专家认为,在“过年回谁家”这个问题上,冲突最突出的是独生子女群体,其次是南北结合型婚姻,双方生活习俗差异较大;还有一部分是刚结婚的年轻夫妻,有的自我意识过强,都希望对方能迁就自己。正如家在广州的李小姐所说,“老公希望春节回他家,可我是单亲家庭的独生女,妈妈除夕没我太可怜了!”但通过协商,决定“初四回娘家”。

究竟过年回谁家?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毕竟每对夫妻及其家庭的现实情况千差万别,因而解决办法也各不相同,但前提都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协商。

一年365天,春节假期只是极少的一点时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更多的是亲情,而不是纯粹的形式。因此,孝敬父母,贵在“经常”,重在“精神”。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平时“常回家看看”,了解了解父母的身体和生活状况,汇报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情况,听听父母的需求,解决解决难题,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关爱;离家远的,平时多给父母打打电话,拉拉家常聊聊天。只要真正“用心”了,即使过年回不了家,相信父母也会理解的,而不只靠过年来“恶补”。

“过年回谁家”,虽然是一个纠结的话题,但是,只要我们常怀爱心、心怀孝心,就会滋润父母宽阔的心田。

 

记者抽样调查100对在京工作、老家不在一地的夫妻,有28对夫妻曾为了过年回谁家吵架,同时有19对夫妻经过“较量”,干脆把老人接进北京过年。国内民意调查机构零点指标最新调查也显示,在调查的6个城市中,因“除夕去谁家过年”发生过争吵的夫妻达28.4%。(1月24日《新京报》)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最大的节日,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不论是天涯海角,都得抽空回家团聚。回家既是休假放松,也是对父母的一种探望,此时回家与平常回家大不一样,亲情得到最大的释放。

如今的父母大都不愁吃、不愁穿,物质生活不是多大的问题,但是物质替代不了精神,更替代不了亲情,有的老人常年在家,连说话的机会都少有,基本与电视机为伴,成为旁听者,虽说常常也与子女们通通电话,上QQ视频聊天,但总是没有那么直观,也难以尽情的叙说,子女是否能回家是老人的心愿。

子女们平常没有多少时间,要工作,要维持生计,远在它处的子女们想回家也不容易,春节“到谁家”确实是个难题。现今不少家庭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要看望各自的父母,去哪个父母家过年?有的说,今年到女方父母家过年,明年到男方父母家过年,能这样当然好,但是各自的父母又有不同的情况,有的身体偏差,有的临时有个急事,很难轮换的了,再则,有的子女对父母亲特别的想念,巴不得年年过年都回自己家过,这就自然会出现矛盾。

过年去娘家还是婆家,成了独生子女的纠结。最新调查显示,因“除夕去谁家过年”发生过争吵的夫妻达28.4%。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发生争吵的几率都很高,如果是在农村,问题更加突出。每到春节,都会有小两口因为“过年回谁家”而发生矛盾,更严重的甚至选择“各回各家、各自找妈”,最终分手了事。

“过年回谁家”是一个新问题,过去很少发生。对应的背景主要有三点,一是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大量独生子女;二是社会大流动背景下,子女大多选择在外就业,流离一年的情感,到了春节迸发出来;三是社会进步带来的女性权益意识增强,女性不甘心“嫁鸡随鸡”,渴望能够在春节这几天尽尽孝心。三重因素叠加之下,给年轻人造成了困扰。

这是一个新问题,但在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却是老思想。“回妻娘家过年会被笑话”——不难看出浓浓的“大男子主义”。男女双方应该是平等的,可在婚姻关系中男女又常常是不平等的——在和谐家庭中,往往是男性适当迁就女性。可男性一旦表现出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及其家庭,那就基本意味着不会有协商,也很难协商得好。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团圆是过年过节最重要的事。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为了发展选择在大城市工作,父母平时见不到孩子,希望能和孩子一起过年。心情可以理解,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两边都是家。真正爱孩子,就要理解孩子,主动提醒孩子尊重对方父母。如果双方家庭都有“一家亲”的想法,那就很容易协商解决。可有些父母总想占据主导地位,而“过年回谁家”就是谁更有面子,当“过年回谁家”掺杂了太多外部因素,只能是不堪其累。

无论是“大男子主义”还是“亲家的斗争”,都是不折不扣的老问题,只是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还有这么大的市场,不能不让人一声叹息。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独生子女家庭尤其如此。家庭和美才是最大的面子,凡是不尊重对方、造成家庭失和的面子都是“伪面子”。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就根本不是问题。反之,则是纠结,甚至矛盾。

“过年回谁家”的纠结背后碰撞的文化,更多是一种落后的文化、自私的文化,是一种不懂爱、不懂尊重的文化,也是一种应该舍弃的文化。理想的局面是协商解决,如果实在难以协商到位,还是男性及其家庭应该大度一点。

乔杉(江苏 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