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反腐倡廉建设是当前实现“政府自我革命”的必然途径,既然是自我革命,那么政府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削权”和“缩利”,触动原有的政府部门利益,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针对政府反腐倡廉问题作了回答,再次表明了中央政府的反腐决心,阐明了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

结合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府的工作进展、全国人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李克强总理的阐述,下一阶段政府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权力”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方面是“放权”。简政放权是政府反腐倡廉建设的核心,旨在给政府权力松绑,让政府回归本位。政府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和行政审批程序过于繁琐是产生寻租腐败的重要根源。十八大以来,两次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都提出要“简政放权”,并把之作为反腐倡廉的釜底抽薪之策,旨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释放制度红利和改革红利。为此,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将是政府改革趋势和重要任务,政府部门不能只下放次要的权力,而捏牢“实权”,忽视权力下放的力度和质量。

另一方面是“限权”,其思路是用制度来管权管钱,明确政府、市场、社会的权力边界,防止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替代。在这里,“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打造权力制度笼子的关键举措,对市场主体来说,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来说,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相当于在政府权力、市场权力、社会权力之间划出一条明晰的界线。在管钱方面。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将发挥突出作用,各级政府要把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审核,严格预算调整,防止超预算支出,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让权力寻租腐败现象无藏身之地。与此同时,权力将在阳光下运行,“三公消费”、楼堂馆所建设以及一系列政府不正之风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审查和惩治。

总的来说,反腐倡廉建设是当前实现“政府自我革命”的必然途径,既然是自我革命,那么政府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削权”和“缩利”,触动原有的政府部门利益,打破原来的利益格局。这决定了反腐倡廉建设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让人们担心其会不会是一阵风、能不能保持长效性。从李克强总理的表态可以看出,“腐败也是人民政府的天敌”,“党和政府反对腐败的意志和决心是一贯的”。反腐信心远远强于挑战。面对新的反腐倡廉形势,深化改革将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新的推动力,反腐倡廉建设也将为深化改革提供新的保障力。

经历四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中美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福祉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和深远的。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是当下国际社会任何一对双边关系都难以比拟的。

在13日上午答记者问的环节中,李克强总理对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现状和远景进行了评析和展望,反映中国领导集体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客观认识和乐观态度。

在李克强总理关于中美关系的评析中,笔者认为“尊重”是一个核心词。“尊重”首先就是要尊重基本事实。中美两国存在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发展阶段的差异,是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两国在发展关系中存在着一定分歧也是一个基本事实。正是在尊重这两个基本事实的基础之上,李克强总理指出中美关系的实质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在各方面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进行时”,在现实发展中也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如果不尊重客观现实,忽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这一现实定位,对于中国而言,就会失去我们制定外交战略外交政策的认识基础;而对于美国来说,就会对中国产生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许”,在这些“要求”和“期许”得不到认同和满足的情况下,进而就会产生莫可名状的“危机感”,夸大中国的挑战和威胁。从这个角度而言,李克强总理也是在警示中美两国在发展关系方面都要走出GDP的“迷思”。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中也指出,中美关系健康发展之道也在于“尊重”,即只要中美双方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两国关系必然会得到提升。中国承认中美之间分歧存在的客观性,而且还认识到随着中美交往层面的提升和扩展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与第三方因素的存在等等都将使之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但是中国方面对于中美之间的分歧一直持理性态度,主张通过加强管控、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或减少双方分歧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得到尊重的前提下,中美两国在管控危机和加强平等对话方面才会更为积极主动和富有成效。李克强总理对中美之间共同利益和互补性的强调,为中美之间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基础上,着眼长远地发展两国关系提出可行之道。

经历四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中美两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福祉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和深远的。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是当下国际社会任何一对双边关系都难以比拟的。当下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中美关系已经进入“深水区”,正在发生阶段性转变。处理好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对两国领导集体的创造力和领导力提出很大要求。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结构和利益诉求多元化发展,中美两国均出现对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声音和诉求,与此同时,虽然中美两国都是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但是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在两国均有所显现,经济均衡发展、公平就业及社会保障等等问题已然成为中美两国之间具有共性的问题,甚至在美国方面还出现了一些诿过他人和转嫁危机的呼声。这使我们认识到,一方面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另一发面也表明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对于两国所面临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有着切实的价值和意义。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的讲话已经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明确表明中国对促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视和信心。接下来,则是需要美国方面在维护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方面做出更多的、应有的努力,与中国一道儿构建一种富有“质感”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社会文化研究室 白玉广)

  2014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谈到,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第一是保基本,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第二是兜底线。政府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要让特殊困难群众求助有门。第三是促公平。要采取措施,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

李克强总理的回答充满了浓郁的民生情怀,没有空话大话,句句落到实处。政府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总理对民生问题将心比心的态度给人民吃了定心丸,对过上好日子更加增强了信心充满了期盼。

首先保障社会民生要解决基本问题。子女教育、医疗保险、退休养老、住房安居等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众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决定着一国国民的生活质量,也在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未来发展。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等措施,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政府“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

第二在努力解决基本问题的前提下,兜住人民的生活底线也很重要。即使我国每年经济都保持了较快发展,但总有部分并不富裕的群体会因病或因灾一夕返贫。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提高低保水平,出台新的社会救助管理办法等举措,不能让特殊困难群众求助无能,也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最后,创造公平环境,才能使每个国人都能分享到改革的红利。总理特别谈到要注重教育公平。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人数,这些举措为农村学子带来了希望,使得他们不用受困于客观环境,也可以拥有和城市学生一样公平竞争的机会。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心大顺,政通人和。李总理关于民生问题的一番阐述发自肺腑,他将人民的安危牢牢地放在了心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正在实现,每个人都会过上物质富裕,精神上享有公平与尊严的生活!

“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搜救!”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打动了所有在场的记者,告慰了正为亲人失踪而望穿秋水的家属,更温暖了将来可能同样困顿的每个人。

打动人心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心系人民的情怀。面对雾霾的诘问,坦陈“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并以“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表示治霾决心;面对社会保障的提问,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三个方面论述今年民生事业的路线图,“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话语直抵人心。正是“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理念,才让总理的回答充满民生情怀。

提振信心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务实。谈到反腐问题,强调“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重申“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论及金融风险,明确表示“对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我们也正在加强监管,已经排出时间表”;关于GDP增速下滑,形象表达“我们不片面追求GDP,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不回避热点、不绕过难点、不躲开痛点,彰显着“说一尺不如干一寸”的实干精神。

摄人心魄的,是舍我其谁的担当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把简政放权放在改革突破的首位,继续割自己肉、革自己命,让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用政府的“有限而有效”,来换取市场的活力迸发;国务院40次常务会议,其中有30次是研究改革相关的议题,改革在国家议程设置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在总理的回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何惧不能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思想观念的障碍?

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起势,让我们重申总理记者会上的话,“说一尺不如干一寸”,用苦干实干让梦想开花结果。

房地产是个大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揪心、关心和闹心的问题。诚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记者见面会上所说,让人民做有所居,是政府的责任,而看到几百号人共用一个旱厕,实在是政府之痛。

从经济学学理上来讲,要让房价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无非是两个手段,一是减少需求,二是增加供给。这也是历次房地产调控的基本思路。

需求方面,我们已经看到,通过北上深广以及部分省会城市的限购和部分银行的限贷,不能说把投资投机性需求完全挤干,但至少是挤得差不多了。

在这方面,克强总理也说了,今年要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在此基础上研究推进房地产税的工作。相信此举会进一步把存量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再继续挤压一部分出来。

在增加供给方面,近年来政府的举措不可谓不大,北京近几年推出的自主性商品房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总理在这次发布会上指出,今年要开建470万套以上的保障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建设,也要积极推进。

这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兜底线、保基本、创机制”的新的执政思路,也是“把市场的交给市场,把政府的交给政府”策略在房地产领域的具体表现。

随着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推出,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代表的地区协调发展、大中小城镇齐头并进的进程加快,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中小城镇空心化的现象会得到一定的遏制。

在这一趋势下,超大特大城市房价一路高涨的趋势或将得到缓解,而二三线城市房价也会达到一个基本的供给平衡点,价格保持在一个基本的水平面上浮动,而不至于暴起暴落。

可以说,持续不断地增加保障房供给和适时地推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政府在房价调控上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在这一基本方向大致不变的情况下,当然也有一些细节性的问题需要完善,例如这次两会上有代表委员提出一些保障房开了一百多次会议都没法解决通水通电的问题之类,这就提醒我们政府部门,建保障房,不光要解决好量的问题,更要解决好质的问题,否则,建再多,群众不愿意住,申购者不踊跃,只能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

在调控思路上,总理在发布会上讲,要分城分类调控,这也是根据面前房地产市场分化明显的情况提出的适时之举。事实上,根据2014年1、2月份的数据,北上深广、二三线城市、中小城镇这三类地区的房价以及供需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如果我们还是沿用一刀切的调控思路,显然已经是不太可行了。因此,在市场已经细分的现实面前,我们的调控手段需要及时跟进。

李克强指出,下一步要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些基本的社会保障。今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解决或者说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他以自己所见的例子指出,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居民入睡要带着棉帽、穿着棉衣,这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

目前各地民众的社保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农村老人每月只能从政府领取百元左右作为养老费用。这尽管距离实际养老存在差距,但是21世纪经济报道曾调查了解到,农村老人对此非常欢迎。

有农村老人说,国家给农村老人养老钱,等于像养了半个儿子,以后这个水平会逐步提高。所以都希望多活几年,并且争取身体更加健康。

毋庸讳言,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只有50多万亿,人均GDP(地区生产总值)只有6000多美元,只是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中国不可能像西方一些高福利的国家实施从出生到进入坟墓高福利的制度。但是保住了基本,也就仍居民看到了希望。

同时国家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在个人能力提高后,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以及商业办法,获得更好的商业保障,比如商业保险等。

李克强指出,我们保基本、兜底线,还是要为了解除人民群众就业、创业的后顾之忧,还是要采取措施,尤其在一些领域要有更有效的办法,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让创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特别要注重起点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

中国要继续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今年要增加10%以上,并且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的力度。

“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他指出, 因为国力所限,中国基本保障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陷入生活的窘境,基本保障兜不住,还要进行社会救助。但是,“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

2月27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低保对象之外的各类低收入群体纳入到范围之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对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租房外,对于未达到自主买房能力的夹心层,则纳入到公租房等范畴。

按此看,无论是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各个领域,国家正在加快打造一个全范围、多层次、多水平的覆盖保障网。

李克强指出,下一步要继续巩固和扩大这些基本的社会保障。今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解决或者说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

3月13日,2014年全国两会的最后一天,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答问中多次谈及了经济增长与民生问题。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提到,现在我国每年要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

李克强总理表示,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至于下限是什么,那就是这个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他说:“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下行,是新一届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一度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调控空间和手段又非常有限,国际舆论担心起中国经济“硬着陆”。但是,中国政府在没有用大剂量短期经济刺激的情况下,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了7.7%,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2.6%,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显然,经济增长与就业等民生问题有着天然紧密的关系,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也传递出世界主要经济体更加看重增长和就业的关系。2014年,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定在了7.5%左右,CPI目标为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

之所以是这个数字,李克强总理解释说,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归根到底,是要坚守民生的底线。

在人口超过13亿的中国,就业等民生问题尤为重要,“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这是他反复强调的问题,也是克强经济学的核心之一。此前,他在一次经济座谈会上说,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劳动力总量都将在8亿以上。所以对中国政府来说,首先面临的问题或压力还是要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中国面临的就业问题,不仅有总量压力,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

2013年,国务院接连出台的很多措施都将稳增长同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例如,棚户区改造就既可加大投资,也可间接增长就业,还能让中低收入群体提升居住环境。

但是,“今年的挑战依然严峻,而且可能会更加复杂。” 李克强坦承,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李克强指出,“破困局要用智慧。我们保持定力,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明确了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就是增长和就业不能越出下限,通胀不能突破上限,而且着力促改革、调结构,让市场发力。”

简单说,就是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得居民收入有增长。那么有了上下限的合理区间,也有了明确目标,但还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落实。可以肯定的是,在民生保障方面,今年政府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从李克强问答中来看,具体措施包括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要采取措施,尤其在一些领域要有更有效的办法,让就业、求职机会公平。

李克强对这块“硬骨头”充满信心。“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我们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接下来,更多具体措施有望进一步出台。

7.5%、1000万,这是3月13日在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备受关注的两个数字。前者是2014年GDP的增速目标,后者是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目标的下限。“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也难以增加社会财富。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透露出中央决策层保就业、惠民生、增收入的决心和魄力。

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动情地谈到了他在基层访问一些“零就业”家庭的经历:“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就业是民生根本,没有就业就没有饭吃。经济发展的目的从来都是为了让民众生活得更加幸福。而让每个劳动者都能够各尽其职、人尽其才,也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我们看到,在2013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了,但对应的就业增量并没有下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超额完成全年新增900万人的就业目标。这背后是中央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住就业所付出的努力。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劳动力市场依旧供大于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歧视等问题仍然存在……

展望今年,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的中国,将守住保就业的下限定位为1000万,更加彰显出我国对就业优先战略的坚持。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就业增长点。相信通过政策的扶持,通过结构的调整,就业形势一定能够有所改善。

数字背后是回应民生关切。7.5%与1000万的目标设订,透露出中央决策层保就业、惠民生、增收入的决心和魄力。也让老百姓对改善民生,有了踮起脚尖就能触及到的真切感。

(中国经济网 周姗姗)

依法为各级政府列出“权力清单”,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制度建设,不仅意在用法治这剂良方医治政府自身沉疴,更要确保政府在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所有履职方面不再感染新的病菌。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昨天举行记者会,李克强总理在回答“反腐败”、“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改革突破口”等四个问题时详解“简政放权”,在回答关于“雾霾”、“房地产”、“社会保障”、“金融及债务”等问题时,也多次强调推进政府自身改革。以简政放权为主题词的政府自身改革,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头,是政府壮士断腕式的“自我革命”。“自我革命”在新一届政府施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李克强总理的答记者问中可见一斑。

如果说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利益再调整、再分配的足球赛,那么政府就是这场比赛的裁判员。裁判员先要确保不能下场踢球,更要确保自己可以有充沛的体力、高超的能力和可靠的道德力,才能自始至终全场奔跑,公平、公正、高水平地执法比赛,为比赛提供必需的外部保障。政府的“自我革命”,就是这场足球赛的裁判员自己对自己的刮骨疗毒,需要“祛病”,也需要“瘦身”,更需要“强体”。

“祛病”的主体是反腐败。新一届政府清醒地意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赛场上,不能容忍一个身染沉疴的裁判员带病执法。祛除腐败顽疾,恢复机体健康,是裁判员执法服务的前提和保证。政府“自我革命”的首要任务,在于革除政府自身存在的腐败顽疾。尽管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保政府绝对百毒不侵、纤尘不染,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腐败零容忍”这一看似难以企及的高调宣示,既是人民政府对自身组织及所有人员作出的严厉告诫与警示,更是人民政府向作为其衣食父母的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瘦身”,就是各级政府要从所有不该管也管不好、同时市场和社会可以管得更好的领域中果断抽身出来。新一届政府将简政放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短短一年间,中央政府就下放取消行政审批权416项。不仅如此,更强调这一“瘦身”行动一旦开启,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哪怕对过去的“肥厚”再留恋、再依赖,都将一改到底、一往无前,直至裁判员完全放弃球员幻觉,坚守自身公正执法本分。

“强体”,就是坚持放管结合,要把该放的放开放活,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宏观调控方面更好地做到判断准确、手法精准,社会保障方面更好地做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市场监管方面更好地做到范围全覆盖、过程全伴随、手段高精尖。一句话,要让裁判员在“祛病”、“瘦身”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履职意识和水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赛场上提供高水平的裁判服务。

经由本次全国“两会”,新一届政府为“自我革命”这一脱胎换骨行动,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强化了政府责任。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政府的责任不仅不会因为“瘦身”而有所削弱,相反,随着赛场上竞技强度的不断增加,裁判员的责任只会有增无减。明确自身责任,敢于担当责任,科学履职尽责,是这一场政府“自我革命”的行动指南。

新一届政府也为“自我革命”这一刮骨疗毒行动开出了核心药方——法治。李克强总理一再强调,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对于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部门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为各级政府列出“权力清单”,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制度建设,做到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仅意在用法治这剂良方医治政府自身沉疴,更意在用法治这剂良方,确保政府在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所有履职方面不再感染新的病菌。

全面深化改革,是本届政府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掀起的一场攻坚战,政府“自我革命”吹响了这场重大攻坚战的冲锋号角。这雄壮嘹亮的号角,让我们对辉煌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充满期待!

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增进民生福祉,也即“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十一

13日上午,在两会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及中国经济增长会否放缓的问题时表示,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充分的就业有多重要?从李克强总理记者会上讲述的一则亲历故事可见一斑。他说:“我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零就业’家庭,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推而广之,一个社会若是积累了太大的就业压力,老百姓生计艰难,又怎么可能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当前,随着经济增长的持续放缓,以及结构调整的阵痛,中国面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权威数据显示,继2013年创历史新高的699万之后,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此外,庞大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也对促进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社部负责人也明确指出,中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劳动力的总趋势仍是供大于求。

刚性的就业需求,一方面要求有合理的GDP增速,以创造岗位,增加就业;另一方面,也对GDP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那种采取短期刺激政策,乃至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思路,已经难以为继。传统的GDP增长1个点可以带动百十万就业的观念已经过时,再以增加就业为借口来大兴土木或增加过剩行业的投资,显然不利于经济健康。

因此,今后的发展和转型,应该坚决摒弃以透支环境资源为代价的所谓发展,不要“带血的”和“带霾的GDP”。而是应该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略,从民众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出发,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证施治,综合推进。

其一,在增速放缓、确保7.5%左右增长目标的前提下,继续转变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加快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容纳就业。据专家分析,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能拉动130万乃至150万人就业。

其二,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为中小企业松绑,通过中小企业的遍地开花,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李克强总理列举出的一组数字可见简政放权带来的市场活力,他说,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

还有,政府应该进一步消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还要适度抑制过快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真正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让城乡居民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促进消费、促进生产,形成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增进民生福祉,也即“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唯有贴近百姓的GDP,才是民众真正需要的GDP。

相关评论:

“感性答问”折射总理“执政特色”

吹响政府“自我革命”新号角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我们不片面追求GDP,但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需要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

“贴近老百姓的GDP”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过去我们就GDP论GDP,所谈的内容,也是围绕GDP这个概念而展开,如“没有水分的GDP”、“绿色GDP”等,但到底落脚点在哪里,何为“没有水分”、“绿色”,缺乏具体的对照标准和衡量措施。“贴近老百姓的GDP”则不同,它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就是看老百姓满不满意、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有没有与GDP增长相适应、就业有没有增长、GDP增长有没有对百姓生活水平和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等。如果老百姓不认可、不接受,GDP再多也没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从发展速度来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与中国相比;从发展规模来看,现在站在中国面前的,也就只有美国一个国家了,从某些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可能连美国也要在中国面前低头了。如钢铁、水泥等指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了。

但是,数据背后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与发展水平不相符。其中,民生问题以及与民生相关的问题是最主要的方面。以居民收入为例,在GDP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和购买力却有所下降,最典型的就是房价,许多普通居民难以承受。又如环境保护,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大国的“美誉”,已经让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居民长期生活在雾霾之中。再如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是与GDP数据不对称的,是无法衡量GDP对居民生活的正面作用与影响的。

最让中国人感到不甘的,就是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了,但是,中国在世界上真正具有竞争力的领域却不多,能够拿得出手的国际品牌寥寥无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与产品十分有限。而这一切,也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老百姓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密切相连。

如果在追求GDP过程中不考虑这些因素,不将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消化掉,而是继续满足于数量和规模的扩张与增加,将GDP增长建立在老百姓生活水平和质量相对下降的基础上,建立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消耗社会资源上,总有一天,我们会被这样的GDP彻底拖垮。

李克强总理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注重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因为,如果数字离开了民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如城市大拆大建、“土地财政”、房地产市场过度发展等,最终让这些数字变成了泡沫和游戏。同样的,如果增长不考虑就业,不把就业作为增长的主要标准,那么增长就会陷入只追求速度、不讲求效率,只考虑需要、不兼顾可能,只看眼前、不看长远的陷阱之中。

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必须看到,发展背后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民生让位于数字、就业让位于增长,数字没有很好地反映民生,增长没有很好地体现就业,导致数字和增长都未能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使老百姓对这样的数字和增长越来越缺乏“感觉”,甚至在许多方面啧有烦言。

在此情况下提出追求“贴近老百姓的GDP”,是执政理念的一次提升。如果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一切以老百姓的需要、老百姓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多多创造贴近老百姓的GDP,中国的GDP增长就能进入一个新境界,就算增长速度慢一点,带来的社会效益与效率、对老百姓生活的正面作用与影响,也将十分巨大。要做到这些,必须在发展理念、发展思维、发展措施、发展手段等方面有新的转变与提升,在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以及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有新的创新与改变。

用“贴近老百姓的GDP”来衡量今年7.5%的增长目标,可能也会有更多的参考价值。无论是7.5%还是7%,落脚点都必须是就业和收入增长,如果就业充分、收入增长满足需要,数字就不会敏感,就不会给老百姓产生心理伤害;反之,就会形成许多不利因素,产生许多不利影响。

谭浩俊(江苏 职员)

相关评论:

“感性答问”折射总理“执政特色”

吹响政府“自我革命”新号角

记者见面会传递出的,更是一种“理性改革者”的姿态。总理回答的16个问题,虽然角度不同,但无论哪个领域,贯穿的主题词仍只有一个——改革。

不用怀疑,13日上午两会结束后李克强总理的中外记者见面会,肯定会高居同时段电视收视率、网络点击量的榜首。大国总理一年一度的现场交流,引来的不仅是媒体记者的关注,更是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相对两会时广泛的议题,压轴出场的记者见面会可以说是“划重点”。在这个见面会上,记者不仅是代表媒体,也是代表社会各界在发问。反腐败、环境保护、简政放权、中美关系、港台问题……这些,正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管提问是否有过事先的安排,这些话题也能反映出治国理政的大纲与改革发展的方向。

在中国,一般人对政府首脑乃至对政治的认识,更多藉由报纸版面、电视新闻的报道,甚至藉由各种街谈巷议。两会的记者见面会,可以说是展示总理风采、大国政治的Live(现场)版,直接体现领导个人风格与执政理念。1983年两会就引入了新闻发布会这一形式,当时的召开时间还是在初夏的6月。而1993年起,总理的记者见面会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到今年已是第12个年头。这些年的内容串在一起,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编年史。

作为此次记者见面会的主角,李克强更多地展示出理性务实的风范。无论是直言“房地产是个大问题”,还是宣战雾霾“不能等风盼雨”;无论是让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增加10%,还是能源消耗强度要下降3.9%,解题思路更清晰,直面问题更从容。执政一年,公众对这样的“李氏风格”已越发熟悉,而记者会上,无论是总结过去一年的经验还是展望未来时间的发展,“李氏风格”自身也越发成熟。

记者见面会传递出的,更是一种“理性改革者”的姿态。总理回答的16个问题,虽然角度不同,但无论哪个领域,贯穿的主题词仍只有一个——改革。以新的方式、新的理念解决新的问题,正是施政所向。看看那些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金句”就可知。“干一寸,胜过说一尺”“我们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既宣示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也指示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实际上,不仅是新闻发布会,总书记和总理在两会期间参加的小组讨论,也颇有意味。习近平先后参与了上海团、广东团、贵州团、安徽团、解放军团和民族宗教界别的讨论。在这份清单中,不管是上海、广东这样的前沿之地,还是贵州这样的西部省份,都可以说是改革的突破口。李克强则参加了江西团、云南团、山西团、青海团、山东团和经济农业界别的讨论,大国总理对经济、能源和扶贫事业的关注,可谓凸显。这也恰如记者招待会所展示的:你的关注,就是你的重点。

当主持人宣布见面会结束后,仍有得不到提问机会的记者在大声发问——这个细节或许也说明,在今日中国,仍有如此多的问题、仍需如此多的答案。好在,“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保持理性、保持清醒、保持激情,总有抵达彼岸的那一天。

本报特约评论员 舒天烈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回答记者提问,其中重点谈到了政府改革问题。李克强说:“我们要努力做到,要让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要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力。”

政府改革,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简政放权。简政放权是一个持续性改革,几乎伴随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直到如今,审批事项年年有下放,可以说权力年年都在做清减工作。但今天谈简政放权,意义有所不同,那就是面临“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任务”了。什么是“最后一公里”?就是权力应减必减,能保留的权力事项必须要有总的“清单”。简言之,要为政府权力设定边界。

“权力清单”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是“两会”上的热门话题。有人议论说,“清单”让权力透明化,公众可以“照单验收”,方便了监督;有人认为“清单”限定了政府用权范围,有利于防止权力越减越多;有人提出“权力清单”应秉持市场决定原则,政府能够保留什么权力,看是否有利于市场发展。可以说,“权力清单”的好处、方法都有了各方论述,但仍有必要提出一个问题:又该由谁来制定“权力清单”?

可能会有人认为,有了“清单”,权力将可以一二三四罗列得清清楚楚,其实不然。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社会,都将随时调整行政手段与方式,政府职能增减,甚至具体行政机构的增减,都难以避免。“清单”尽管能够网罗所有权力事项,做到一一对应,但“清单”本身也无法避免具体的调整。问题在于,我们又该如何防止那些未经验明的权力事项,加塞进“清单”之中?

所谓简政放权,具体形式上,是下放权力事项给市场、社会,抽象意义上,就是还权于民。那些下放的权力,并不仅仅是“太多”、“冗余”甚至“无用”的权力,而是未经许可的权力,未经验明的权力,是法理上、原则上不应存在的权力。李克强总理说,“要让企业法无禁止即可为,要让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在这个意义上,哪些权力应保留在“权力清单”中,不是由政府自身说了算,它必须有相应的法律程序。法律代表最多数人的意志,以法律为政府授权,本质上就是让人民制定“权力清单”。

法律授权是现代政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依法治国的本质体现。法无授权即不可为,哪怕政府是为了解决某些很迫切的问题,有大事要办,也不能临时、随意增设权力事项。这一法治原则下,政府不得不学会对权力节约利用,极端一点形容,就是哪怕“手中无权”的情况下也能做实事,做更多一点的事。以前,一有新问题、新任务,政府就要设机构、设专员、设职能,往往导致权力膨胀,而今后,政府的这种机动灵活空间将越来越窄,权力调整是否必要,要由法律程序验证。

划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而这个边界并非看得见、摸得着,并非能够一刀切干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因素纷繁复杂,怎么让政府厘清边界?正是通过法律授权,体现人民的意志,实现人民制定“权力清单”,这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真正死守这个边界。

□ 本报评论员 肖畅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开了弓哪还有回头箭?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还要继续去啃‘硬骨头’”,“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在全国两会圆满闭幕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的坚定决心。

去年以来,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仅中央政府下放取消的审批事项就有416项。通过简政放权,切实给企业松了绑,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6%,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是十多年来最高的。

简政放权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突破口、切入点。政府部门把该放的权坚决放掉,还企业以自主权,还市场以调配权,不仅可以更好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的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作用,还可以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对一些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蓄意污染环境,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严加监管、严厉惩处,以此实现“放”与“管”的有机结合,和谐发展。

简政放权涉及到部门权力的调整,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动了部分人的“奶酪”,遭遇阻力也在意料之中。从实践来看,也确实存在一些类似避重就轻、中间梗阻、最后一公里不通畅等问题。但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要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的创造力,让政府尽应尽的责任,使人民受惠,简政放权势在必行。

改革的关键在于推进落实。简政放权越往后遇到的困难越大,但骨头再硬也得啃,直到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走到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将面临怎样的境遇?会出台怎样的调控?李克强总理几天答记者问时,明确提出“凡事不患难,但患无备”。很形象,很生动,给出了今年宏观政策的基调,更重申了那条似乎被人遗忘的原则——增长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昨天的困难,就是今天的镜鉴。一度,我们的中央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金融领域出现所谓的“钱荒”,正因为及时的预调微调,中国经济才避免了硬着陆,顶住压力实现了质量更好的增长。今年的政府工作,定会汲取经验与教训,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因为,这条下限托着就业、托着民生,更托举起中国巨轮的全身。

总理动情讲到,基层没有一个人就业的“零就业”家庭,“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事实上,这么大体量的发展中国家,每年数百万毕业大学生,数以亿计的待进城农民,就业是任何决策者都不能、也不敢忽视的社会底线。其实,这与转方式、调结构并不矛盾,我们要的决不是空气清新、人人下岗的局面。中央说的转方式、调结构,不是穷转,不是穷调,而是富转、富调。这一点,各地主政官员必须牢记。

“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让发展惠及每一个普通人,这样的GDP才是贴近百姓的GDP,提高质量效益、节能环保的GDP。这就要求,增长之斧需要磨好两面,一面是坚决保增长、保就业,坚决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另一面提质增效、宣战雾霾。两面相得益彰,增长的越好越稳健,环保才越有底气。否则,只磨斧子的一面,既不是市场经济的取向,更不是社会主义的追求,只能越磨越钝,费力不讨好。

历尽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什么风浪都见识过,什么坎坷都跨越过。只要以民生为念、以增长萦怀,我们的发展必将在稳中求进、爬坡过坎中释放无尽红利——7.5%左右的增速,我们有信心,让增长惠及更多的民生,我们更有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