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要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鉴于以上措施将面向2015届高中毕业生实施,笔者建议,国家教育部门和自主招生高校应尽快公布适用于2015届学生的自主招生方案,不能让已准备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和家长,处于焦虑的等待之中。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自主招生改革也应该给考生三年适应期,不宜当年公布、当年实施。

根据《意见》,从2015年起,联考方式将被取消,这意味着三大联考解体,高校的自主招生将移到高考之后,那么,高考之后的高校自主招生究竟怎么操作,这应该尽快向考生和家长说明。会不会还有学校,比如北大清华,在高考之前提前进行学校测试,用于高考后的自主招生,再就是,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自主选拔预录取改革的复旦和上海交大,是不是也一视同仁,在高考后自主招生?

高考后的自主招生有两种选择,一是借鉴香港地区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学生以高考成绩申请大学,大学独立录取;二是采取上海交大等校已经尝试的“三位一体”多元评价,放在提前批录取。不同的选择,关系到自主招生改革的走向,也影响传统高考。由于我国内地已有90所学校试点自主招生,如果都放在高考之后自主招生,为给学校充分考察学生的时间,应该拉长自主招生的时间,比如从高考结束之后的6月中旬或者高考成绩公布之后的6月底到7月底,学生可选择申请多所学校,参加多所学校自主招生测试。

如果考后自主招生时间可以有一个月左右时间,这会给自招学校充分的探索空间,如果给的时间过短,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学校的面试考察仓促,学生的选择也受限,二是部分高校很可能在高考前就对学生进行测试,给学生所谓自主招生资格。

为让自主招生从容进行,时间可从公布成绩后的6月底,到7月底一个月时间。在自主招生结束后,未获得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再填报志愿,学校按原来的集中录取方式进行录取。按照这一“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组合,既可以让学生和高校在自主招生阶段实行双向互选,也可保障高校能在高考录取阶段完成招生计划,如果自主招生试点成熟,就可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的高校和名额,逐渐完成从集中录取制度向自主招生体系的过渡。

究竟怎样进行高考后的自主招生,对我国高考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是一个月时间、学生和学校双向多选、学校多元评价、每个学生可获多张录取通知书,而不希望是一周时间、学生只有选择一两所学校的机会、学校给学生面试成绩后还要求填报提前批志愿。对于高考后的自主招生,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应按照考试招生分离的要求,积极尝试,并尽快向社会公布方案。

9月4日,一再失约的高考改革方案在万众期盼中问世,若干年后人们会如何评价它对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回溯30多年。1977年中央决定恢复高考,从此,“高考”与“改变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改变的是无数人以及整个国家的命运。作为为国选才的最重要方式,高考虽历经多次修补,但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方面,始终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次,中央大胆而审慎的对考试招生制度动一次大手术,希望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促使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既是呼应民众的需求,更是着眼于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

此次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它为高考“指挥棒”纠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即引导学校更多地尊重和满足学生选择的权利。

归纳高考改革方案一些重要举措的特点,会发现“增加选择”是其共性。它允许失误,如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择其一计入总分;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如考生根据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从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它鼓励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学生的视野限制在教材上,如不再分文理科,探索不但看三天更要看三年的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它要确保更多弱势群体享受到教育公平正义的机会,如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它希望创造条件实现人尽其才,告别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局面,如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等等。

这些都表明,高考制度的新一轮改革,希望能引导教育从分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回归教育的本质。过去的高考在某种程度上异化了教育的功能,一是迫使学校教育矮化成“为分数的教育”,严重挤压了学生选择的空间和权利,使得他们的个性、兴趣与创新的活力被扼杀;二是本应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变成了为少数人服务的教育。

科学家和教育学者们的研究早已发现,每个人都是聪明的,只是聪明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擅长数理逻辑,有的人潜藏着绘画的天赋,教育应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并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因此,为学生们提供基于其自身特点和发展意愿的选择空间,对于创造适合的教育至关重要。而当下的学校的教育,却以分数来衡量成败,无法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尽管,我们不能把应试教育的恶果全都归罪于高考制度,但事实证明,什么样的考试就会导致什么样的教育。即便是在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国家,考试制度也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模式。比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因强调考试评价,实施10多年来,并没有实现其增进教育公平的初衷,反而加剧了许多公立学校为考试而教的状况。可见,要发挥考试,尤其是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还得解决“考什么”的问题。

教育要为未来的国家社会培养人才,21世纪的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如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跨界合作与以身作则的能力、灵活性与适应力、主动进取与开创精神、有效的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评估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与想象力等,只有在丰富多样的教育生态中才会成为可能。

高考改革方案指明了学校未来努力的方向:从对分数的关注转为关注人的成长发展。过去30多年,因为人们有权利和机会选择生活与工作,社会的活力被激发。未来,“尊重选择”将如何改变教育?我们很期待。

9月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这一改革方案,全面回应了目前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如唯分数论、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差距大、中小学择校现象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等等。改革有总体设计,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总体目标,堪称教育领域的一次全面深化改革。

作为总体改革,自然区别于一般的修修补补,改革方案有高屋建瓴的作用,那么就有必要立足教育的最核心价值去观察。从现代国民教育的意义而言,国家兴办教育事业,根本目的是培养现代国民,一个核心考量标准是,如何让每一个人在这个国家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有多元、丰富的社会晋升通道。事实上,现代国家教育普遍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是,如何理解并照顾到人的复杂性,并为之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成才机会、晋升通道。

如果说,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以来,我们国家一直紧缺与需要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要努力通过教育和招生制度的恢复完善,吸收更多的知识青年进入国家的各个岗位,那么今天,现代化的含义在拓展,“人才”的定义也在丰富,对国家发展与人的发展之关系,社会也有了更丰富的认识。招生制度改革,眼下来看是要系统解决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放眼长远,其实是根据新的国家形势和时代背景做出教育的调整,重新回答着一个问题:国家发展与人的发展如何更加全面。

这些年来,教育领域,大大小小的改革探索为数不少,有的取得了一些成果,有的跛足不前。改革探索多种多样,但整体上总结,其实不外乎强调公平和成功选拔人才。改革探索涉及方方面面的技术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制度创新,但往往也出现了一个“死循环”:强调公平就回到了唯分数论、一刀切,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就容易给作假、腐败开绿灯。教育改革的复杂性由此体现:它不是简单解决一个公平的问题,而是要在公平的操作体系中,满足人的多元化发展。

教育改革,是中国改革事业的一个环节,也是一个特殊环节。改革,关乎利益调整、制度修缮,也体现为方方面面的技术攻坚;具体到教育改革,却更进一步体现了一个国家对国民在精神层面的锻造,关乎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的认识,并最终体现到对“人”的理解中,对“人才”的定义中。教育改革当然表现为各种技术性方案,但远远超越于技术性。如果说教育其实就是国家对人的“改造”,那么这种“改造”其实异常复杂。

在这个意义上,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其实只是教育事业改革的一个新开始。这套方案,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并不排除改革思考的继续,以及社会民间对教育认识的深化,教育探索的丰富。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总体目标,在努力实现的未来较长一段实践中,将通过具体的实践而一步步变得内涵明确。这就是说,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充分理解它的复杂性,改革方能步步为营。

【高考的改革,一直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做艰难的平衡,是在做一道难解的改革试题】

千呼万唤,以高考改革为核心的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了。中央决策高考问题,正显示出这一改革之重要与重大。

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以高考为代表的招生考试制度,在选拔优秀人才、维护社会公平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惟分数评价的招生制度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选拔上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引来一定的批评与争议。

其实,近30年来高考改革从没有停止过,只是之前的很多改革,都是局部“手术”,或者是考试改革,如3+X、文综理综等,或者是录取改革,如加分、自主招生制度等。此次高考改革方案,是第一次从计划编制,到考试、录取、管理等全方位进行系统化设计的改革,这也是方案最可贵的一点,系统考虑才可能达到最大公平与最大科学。

从整个方案看,有两个思路是很清晰的。

首先,调整衡量人才的“尺子”,最大可能地实现科学选拔人才。这一点一直是高考改革的焦点与难点,也是长期以来高考被诟病的核心。新方案中,无论是在考试环节,成绩由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两部分组成,后者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三门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还是在录取环节,强调综合评价,逐渐取消分批次录取,过渡到一次录取,都是为了形成既具个性又全面的评价机制。

但这把尺子无论怎么改,都不能也不应影响公平这条底线,这也是我国现存高考制度的优势与根基。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从招生计划编制开始,就强调要根据报考人数等因素合理制定计划,严格控制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比例,并向西部与落后地区倾斜。这一做法,应该说是从根本上确保社会各个阶层的机会公平,也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去化解异地高考这个社会难题。对此,方案还提出了明确的可考核目标,即把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目前的6个百分点的差距,到2017年缩小到4个百分点。

在考试上,明确提出从2015年开始逐渐扩大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在目前全国地方23张考卷的背景下,实际是在确保命题水平与尺子的统一性。在录取制度上,减少加分项目、改革自主招生,也是为了确保公正。在录取的过程中,建立录取申诉制度,并明确要求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实际上这是要求校长对录取结果永远负责。在监督上,除了行业监督外,特别提出了社会监督,以及“阳光工程”,把所有能公开的都全部公开,置于人民监督之下。

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高考改革本是一个教育问题,但在中国这个高度关注子女教育的国家,高考改革就直接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因此,高考改革注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但同时,高考的改革,一直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做艰难的平衡,是在做一道难解的改革试题。修改衡量人的“尺子”,试图让尺子更科学、更宽、更柔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尺子的刚性,增加了舞弊的空间与风险,带来公平性的风险。但是过度强调公平性,则强化了惟分数在选拔人才上的科学性不足。高考改革启动以来,社会各界的很多观点几乎是对立的,比如全国实行统一考试、统一分数线录取,或者主张学习美国,把招生权下放给学校,综合评价录取。无论哪一种主张,都有其道理,只是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做好艰难而谨慎的平衡,两利相较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

正因为是如此艰难的抉择,可以预见,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可能会引起各种非议与批评。但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作为一项复杂的重大政策,能迈开步子,就是一个胜利。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在一些非议面前敢于担当,也期待社会各界对包括高考改革在内的所有改革给予宽容和支持。

如果录取制度不进行深层次改革,在当前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下,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并不能改变基础教育的应试格局】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9月4日正式发布。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包括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由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科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科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等。(9月4日新华社报道)

舆论大都把目光聚焦在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上,但在笔者看来,这次高考改革方案的亮点并不在此。真正的亮点在于两方面,一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二是“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原因很简单,如果录取制度不进行深层次改革,在当前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下,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并不能改变基础教育的应试格局。而这两方面的改革,有可能带来录取制度改革的突破。

这两方面的亮点,能否真成为“亮点”,还取决于具体的操作。将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这是笔者多年来一直建议的方式。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能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由学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学校独立进行录取,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这就实现了考试与招生分离,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又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而如果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只是推广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已实施的方式,即考生参加学校面试之后,要填报志愿,把该校填报在提前批的第一志愿,学校再结合学生的高考分数、大学面试测试成绩和中学学业测试成绩进行录取,其价值和意义则十分有限。

我国已经试点的自主招生,问题就出在和集中录取制度相嫁接上,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还要求参加统一高考、填报志愿。这种制度,导致自主招生并没有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也没有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只有建立在基于统一测试基础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才能充分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也落实学校的自主招生权。

至于取消高校录取批次,则更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我国高校按批次录取,导致学校被分为三六九等,学校追逐一本率、二本率,学生则追逐上一本的名校,这是严重的教育不公平,影响各类教育、学校的平等竞争和发展。但是,在集中录取制度之下,录取批次将很难被取消,最可能是取消二本和三本批次,融合为一个批次,原因在于,在集中录取中,存在着批次控制线,其目的是保障高校的录取秩序。

要根本消除高校的录取批次,只有实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即由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改革方案中,也提到“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但这是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框架下,其操作可能是“一档多投”,并非学生自由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进行录取。

根据国家的部署,上海市和浙江省,将于今年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笔者期待这两地的改革试点方案,能在录取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尤其是上海,该市是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目前有8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且复旦和上海交大从2006年实行自主招生选拔试验,上海交大从2014年在一些省市试点高考之后的自主招生,完全有条件在突破集中录取制度,实行学生双向多选上做出有意义的探索。浙江在三位一体的高考改革上也有30多所学校试点,如果这些学校能把三位一体的高考录取与集中录取制度脱钩,将是高考改革的重要进步。

高考改革再上路2014-09-05 09:02

  CFP供图

    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日前拉开帷幕。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方案中,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外语可以考两次,文理6科选3门成绩计入总分等举措引发极大关注。本期三人谈,就谈谈此次高考改革。

为改革点赞

谭敏:此次招生制度改革通过顶层设计,不仅显示出中央推进教育公平公正,科学选拔人才的力度和决心,也承载和回应了公众对于高考公平的诸多期待。纵观此次改革的多项措施,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是核心和关键。多次考试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制度,杜绝了暗箱操作带来的教育不公;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均衡不同区域和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应该点赞,也值得期待。

练洪洋:本次高考改革,可期的亮点之一,就是有助于素质教育推进。长期以来,在高度统一的高考模式下,“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学校的特点和自主选择性均难以体现。近年来,国家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期望以更加多样化的课程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之外,作为“指挥棒”的高考改革更加重要。此次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以更加灵活的考评方式,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机会。

张涨:高考改革的确好处多多,但也不能忽视的是,近30年来我国高考制度频繁变动给学生、家长、学校带来困扰。高考成败仍然决定了很多人的一生,接受了多年中学教育后,临考前又面临重新洗牌,需要重新适应游戏规则,实在悲催。另外,高考改革也不可避免牵涉到一些制度变化、人员去留、教材调整等,这都需要物质、时间和社会成本。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考制度可以变,但不能经常变、大变,甚至昨天被否定的今天重获肯定,而要保持理念上的相对稳定,这不无道理。

文理不分利与弊

谭敏:不分文理科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早在1948年就提出,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就是针对当时大学教育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的教育弊端有感而发。此弊端至今仍存。大学生尚且需要文理兼通,何况中学生?中学时代正是学知识、打基础的时候,更应该多方涉猎,一方面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能从中了解个人兴趣所在,为自己的未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向。

练洪洋:理论上说,文理本来就不应该分科,全面、均衡发展才是有质量的发展。问题是,高考不分文理,学生学业负担会不会更重?从过往高考实践来看,每增加一个高考科目,对学生来说就是增加十分学业负担,哪怕该科目只有10%的权重,学生们也会投入100%的精力去学习、应考,结果可想而知。江苏省在2002年曾经实施文理不分科,学生需要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门课。结果因学生学业负担太重、压力太大而不得不在一年后叫停,变回原来模式。高考科目的任何变化,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对高中阶段的教学产生巨大影响,这就要求高考改革要多方兼顾,及时出台配套措施,一步步推进。

张涨:取消文理分科后,学生在考试科目上唯一的变量就是在历史、地理、化学等课程中,选择哪三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换句话说,以往分科后就可“选择性放弃”的会考成绩含金量大大提高了。未来如果和现在一样,很多地方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地方自主命题、考试、评卷,这部分就成为高考过程中可由地方操控的部分。在激烈的分数竞争下,会不会催生更多的徇私舞弊、人为操纵行为?这是在改革推进中需要规避的问题。


为何再用“全国卷”

张涨:此次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增加统一命题试卷省份,这也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如果与异地高考政策联动,从中获益最大的应属流动人口。目前,虽然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但由于自主命题的省份较多,不同省份间的教材内容、考试方向都存在很大差距,很难做到“无缝”衔接。跨地域流动的人口,哪怕允许在异地参加高考,但在知识储备、应考经验上还是无法与本地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增加使用全国卷的省份,无疑能减小这一人为阻力,只要是在都采用全国卷的省份之间迁徙,流动人口参加高考不会再遇到教学内容、考试模式上的任何差别,为异地高考创造条件。

练洪洋:全国卷在实施过程中,要警惕“高考移民”增多的风险,因为高考移民的门槛变得更低了。由于欠发达地区中学教育水平不高,当地考生考分普遍偏低,来自发达省份的学生优势凸现,从而导致纯粹的高考移民。为此,海南、甘肃、青海等省份都实行十分严格的高考报名条件限制。不同省份的教材、高考试题不一样,对高考移民来说,也是一道门槛;如果实施全国卷,这个门槛也不存在了,高考移民现象怕会更严重。

照顾农村行不行

谭敏:此次招生制度改革中,明确提出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这将让农村学生的上好大学的希望大增。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村学生上大学的绝对人数虽然在增多,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城市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寒门难出贵子”、重点高校的农村学生比例下降正是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后果。加快教育资源向农村的倾斜,是对以往教育不均衡的纠偏,这不仅将改变许多农村学生的个体命运,更是改变社会流动渠道逼仄和阶层板结化的希望,也是城镇化题中应有之义。

练洪洋:适度提高农村学生比例,体现高等教育对农村的倾斜与补偿,十分有必要。从今年高考录取情况来看,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和去年相比已经有所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之后,农业户口将逐步取消,统一为居民户口,农村学生的身份又如何准确界定?这个问题还不小,弄不好就可能会被钻空子,出现城乡间的“高考移民”,从而让“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比例”的政策愿景化为泡影。

事关高考的一点动静都引起各方强烈关注,只因为它实在是太重要了,于学生是终身大事,于家庭是头等大事,于国家是大政方针。回顾高考的进化史我们必须承认,可能并不存在十全十美、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高考模式,只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高考改革“牵一发动全身”,不仅强调它的重要性,更应看到它的系统性。高考制度绝不是脱离整个教育体系而孤立存在的,高考改革上要对接高校招生制度,下要衔接中小学教育体系,只有整个教育体系跟进改革,我国人才培养、选拔机制的真正变革才能到来。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4日正式发布,此轮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包括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高考改革必须在录取制度上继续给力

此次高考改革,应该说在考试改革上已经做足文章,可在录取制度上却相对乏力。要让高考科目改革起到改革成效,必须在录取制度改革上持续给力。

几乎所有的考试改革成败,都维系在录取制度上。比如,文理不分科改革,这是舆论多年呼吁的改革,这次高考改革方案也回应了舆论的呼声。但只取消文理分科,却不改变集中录取制度,会带来两个后果:其一,基础教育的学科教育还是应试教育。老师教、学生学,追求的还是最终的分数,不论是统一考试科目语数外,还是高中学业考试科目,都会如此,解决不了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的问题。其二,学生的负担和压力有增无减,按照方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纳入高考,学生自选三门,虽然方案制订者认为这可分散高考压力,但在现实中,这可能会演变成把高考战线延长为高中三年。

英语科目两次考,可以扩大学生的考试选择权。在国外,多次考试对应的是多次录取。但按照高考改革方案,是取两次考试最好一次成绩计入高考录取,也就是说,两次考试派一次集中录取用场,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不可能降低。

这次方案还提到了取消艺术和体育特长加分,这是朝加分教育和加分腐败宣战,但高考录取中,不再关注学生的特长,这种评价方式不是又回到单一的分数标准吗?当初实行加分政策,就是为了校正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能适当考虑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只是在操作中,出现了严重的异化。

所有的这些问题,要得到化解,唯有打破集中录取制度。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在这次发布的方案中,有两个改革值得期待,一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二是“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将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这是多年来一直建议的方式。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能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由学校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若干所学校,学校独立进行录取,学生可以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这就实现了考试招生分离,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又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而取消高校录取批次,则更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我国高校按批次录取,导致学校被分为三六九等,学校追逐一本率、二本率,学生则追逐上一本的名校,这是严重的教育不公平,影响各类教育、学校的平等竞争和发展。要根除高校的录取批次,只有实行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即由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方案中也提到“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但究竟如何,还要看具体的操作。

如果高考后的自主招生,仅仅是学生申请高校,高校进行面试考察,再要求学生填报提前批志愿,学校在提前批录取时,结合高考成绩、大学面试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录取,这并没有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同样,假如取消录取批次,仍旧在集中录取框架下进行,最多会是融合第二批和第三批,而无法根本改变分一本、二本录取的局面。

能否在录取制度上有实质性突破,决定这一轮高考改革的成败,期待试点的浙江和上海地区给出答案。上海和浙江在这方面都有比较好的基础,上海是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目前有8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且复旦和上海交大从2006年实行自主招生选拔试验,浙江已有34所学校实行三位一体的高考改革,这两地有条件在突破集中录取制度、实行学生双向多选上做出有意义的探索。熊丙奇(上海学者)


深化高考改革要宁做愚公不做叶公

置于如今的现实氛围下,任何关于高考改革的风吹草动,都会掀起新一轮的口水之争。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刚一出来,争议也呈现火热化的趋势。其实,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观点,不过是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一种写照。而公众对此次高考改革的支持与反对,正好对应着此次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必须承认,此番高考改革的力度,的确是很大的。一方面,文理不再分科,可以让学生们培养起更加全面的素质,这既是对民意的呼应,也是高考迈向多元化的阶梯;另一方面,此次改革意图突破“一考定终身”的意识,也是显而易见的。高考统考只考语数外就是一个明证,而英语可以考两次,其他科目“学完即考”、“一门一清”,报考大学时自选三科成绩,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只有一个指向,即打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顽疾。可以说,制度的善意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另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是——近年来,关于招考的黑幕,的确是频频被曝光,“拼爹”、“100万元上重点大学”等事情,正成为公众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此番高考改革,其监管战线必然会被无限拉长。因为每一个科目的考试,都可能影响到一名学生的将来,在这样的境况下,如果监管机制无法及时跟上,是极有可能滋生腐败的。而一旦如此,既会打击公众对高考改革新政的信心,更会戕害高考本身的公平与公正。

这意味着,无论高考改革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一个最起码的前提不容忽视,那就是改革必须确保公平与公正。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所言,“我们所有的改革设计都要体现四个原则,就是遵循教育规律、确保公平公正、提高选拔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就此次改革而言,虽有极大的进步,但公众还有更多的期待,如削减户籍地对高考的影响,均衡教育资源、改善“寒门难出贵子”的现实尴尬,这些民意的呼声,同样需要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

对于此次高考改革而言,其进步之处值得点赞与肯定;至于其局限之处,则需要大力改善。具体到操作层面,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是,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是杜绝猫腻的最好手段。既然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拉长了监管战线,那对于每一名学生的成绩,都应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并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除此之外,后续的惩戒机制、征信系统设置也应及时跟上。在这方面,一旦发现作弊者,除去要对考生“N年禁考”之外,帮其周旋的人,也都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并将这记入征信系统,让其“一失足成千古恨”。而参与的公职人员,除这些惩戒之外,还应开除公职。唯有保持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同时后续的处罚问责及时跟上,才能更好地呵护高考公平。

客观来说,高考改革方案不可能一出来就完美,只可能一出来就吸纳民意。对高考改革而言,不怕不完美,只怕没行动,换句话说就是——深化高考改革要宁做愚公不做叶公,宁做愚公钉钉子,不做叶公撂挑子。这背后的意图,亦不言而喻,在高考改革中,我们需要愚公移山一般的坚持与毅力,而不需要叶公一样的高谈阔论却没有实际行动。据悉,上海、浙江即将试点,希望这是愚公移“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大山的开始。就眼下来说,高考改革不妨按照时间表先改革起来,然后再摸着石头过河。龙敏飞(云南编辑)

“看见太阳,你就把阴影甩在脑后了。”一位孩子高考落榜,父亲这样安慰他。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公布,合理的制度设计、科学的改革谋划,应该可以让更多孩子和父亲告别阴影。

改革开放之初,恢复高考成为多少人命运的转折;新一轮改革大潮起势,高考的改变同样牵动人心。不仅是因为这一改革能减少城乡教育差距、缓解唯分取人弊病,更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从高考到中考、从高校到中小学、从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从考试方式到教育理念,改革不断推进,必能真正改变更多人命运的辙痕。

而这一步,也与更多改革息息相关。异地高考在大城市的突破,仍需户籍制度改革助推;城乡孩子要站上同一起跑线,仍需收入分配改革发力。“牵一发需动全身”,教育改革的基础性、系统性、复杂性,正折射中国改革的艰辛;而教育改革的突破,也就更能体现改革者的勇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考试招生改革迈步,中央重视、社会期待、群众支持。相信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青春将“甩掉阴影、看见太阳”,拥有更好的未来。

【新的高考和大学招生改革方案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公平,二是多元。这6年后的美好蓝图,足够让人向往和坚持。】

如果你家有高中生,这几天的感觉一定是“头大”。因为高考、填报志愿和大学招生的方式,又要改了。

说“又”,是因为回顾一下近十来年间的高考招生,其实改革一直在进行,不仅每一个省市各有一套,在同一个地方,从“3+X”到“3+1”,从考前填报志愿到拿到分数再报,从“志愿优先”到平行志愿的分数优先;自主招生自诞生之日起就花样百出,选拔时间、考试方法、联盟组合改来改去;大学录取,还要分出提前批、零志愿、一二三本等门类,又且一本学校里还有二本专业,反之亦然,潜伏渗透……如果你不是很有文化、爱研究、又关注教育改革进展的家长,很可能就一头雾水,参不透高考这门深奥、多变的学问,甚至瞎报志愿而贻误了孩子。

高考这样一个波及亿万百姓、国家最高级别的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其实是不宜常常调整、时时波动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恰恰是因为缺少了本质意义上的改革与前进,才会滋生出这样年复一年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样动作。

但这一回,中国的教育改革真的来了。

如果你家有幼小学童,可以在这一刻长舒一口气,在心底生出几分期冀。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负责人的解释,新的高考和大学招生改革方案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公平,如大幅增加面向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大学招生名额,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等;二是多元,即不再是“一考定终身”,从外语开始尝试一年多考,让部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成绩一样,充当录取依据,未来还要形成一套对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让社会实践、兴趣、特长等成为大学选择生源的一大理由。高中不再分文理,也意味着每个孩子不会被早早贴上僵化的标签,选择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时,既考物理又加历史,只要他喜欢和擅长,而这样的混搭,正可能是创新发现茁壮生长的沃土。

对于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高中生家长们的解读是担心和忧虑。因为我们都知道,在一个缺少诚信价值体系和强大社会监督力量的环境里,最直观的“一考定终身”和“分数至上”式公平一旦被打破,“工程”“计划”“项目”等规则变得多头多样、操作程序变得复杂多变,钱权交易、潜规则等会很容易悄滋暗生,成为毒瘤。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忧,才使得政府对于这次巨大变革显得同样小心翼翼,仅从条件最好的上海、浙江两地试点,3年后才全面推进。

“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对于所有羡慕欧美发达国家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机制、十分痛恨高考“指挥棒”下的中国教育“唯分数论”、被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削弱了创新能力的人们来说,这6年后的美好蓝图,足够让人向往和坚持。只要我们科学谋划、细致操作,一起挨过新制度诞出前的这一段不安和阵痛。

【教育改革错综复杂,很多政策可能注定只是过渡性的,但在过渡期具体怎么做,则要更多着眼于改革终极目的。长远来看,高考改革的关键还是能否在录取制度上有实质性突破。】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昨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这次高考改革,在很多方面回应了舆论关切,包括取消文理分科,推进外语科目两次考等,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对化解“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教育积弊,改革做出了很多制度尝试,符合民意长久以来的期待。

当然,一些改革方案初衷虽好,在执行中是否会走样、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看具体落实情况。比如颇受关注的文理不分科,初衷是为改变高中教学从低年级就分科教学,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如果今后各地中学都能切实转变理念,重视所有科目的教学,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那改革结果自然皆大欢喜。但很多人担心的是,如果中学还是围绕考试来组织教学,那么,很可能还是集中开设某些科目,并鼓励学生集中选择,这样一来,所谓“文理不分科”也就会被架空。

再如,方案中还提到“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2001年“新课改”鼓励各地开展教育改革,并逐步放开分省命题,所以现在有人疑惑这是否“倒退”。但是否“倒退”,还是要看改革的具体走向。如果统一高考之后,对应的还是集中录取,那么,恢复全国统一命题价值有限;如果能实行基于统一考试基础之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那么,则将是很大的进步。全国所有考生能在各地自由报考统一考试,再用考试成绩去申请大学,大学独立进行录取,这就突破了现在的分省按计划录取,最终实现了学生自由报考、自由申请、大学自主招生。

由此可见,教育改革错综复杂,很多政策可能注定只是过渡性的,但在过渡期具体怎么做,则要更多着眼于改革终极目的。长远来看,高考改革的关键还是能否在录取制度上有实质性突破。打破现在的集中录取,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才能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彻底解放出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完善。

这次高考方案,也提到了录取制度改革,比较重要的是“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对此很多学者呼吁的方向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由大学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的学生自主申请若干所大学,大学独立进行录取,一名学生可同时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此,就能充分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落实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实现学生和学校的双向互选。

不过从目前的方案来看,高考录取制度的走向还不明朗,因此期待试点省市在制订高考改革方案时,能在录取制度上有实质性突破。结合录取制度的最终改革,现在文理不分科等科目改革的价值也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