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16时55分,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1分钟后,@深圳晚报官方微博发布独家快讯:“著名歌手姚贝娜病重不治,天使去往天堂歌唱了。”当晚19时47分,题为《独家重磅:歌者姚贝娜的最后一周》的报道,在该报微博和微信公号同步推出。该报道有大量独家细节,微信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次。
在一片哀悼和惋惜声中,不少人都觉得媒体报道中的“独家”二字颇为刺眼。几个小时后,一篇《记者们等在病房外,焦急等待着她的死亡》的文章,把矛头对准了媒体记者。作者@掀起你的头盖骨推断认为,记者在医生宣布姚贝娜死讯之前,就已经写好了稿子,“他们蹲守在病房外等着她死”。作者自称是新闻系学生,还把记者比作“一只只盯着普罗大众苦难的、欢乐的、生老病死的掠食者”。
异议亦随之而来。记者在医院等待就一定是等待死亡吗,为什么就不是等待奇迹的发生呢?媒体在社会名人病危时提前备好新闻稿,不过是一种正常的新闻操作。@中青报曹林不认同《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一文观点,他认为“对病房外记者激烈的道德抨击和文学审判,只能暴露作者对媒体职业的无知”。一位匿名网友在微信公号“仟言万语”发表的文章,也质疑作者的专业课没有学好,认为“用泛道德化和滥情的视角去看待一切,是很可怕的事情”。
知名媒体人@罗昌平则用外国同行的做法,以及对媒体相关报道内容的判断,来评价此事引发的争议:“纽约时报的讣文写作会提前很久,甚至反复‘骚扰’当事人。那样的‘等死’相当残酷,但不少计划内的逝者会尊重而非反感这种行为。没有谁可以阻止记者去现场,从已经发表的姚贝娜报道来看,多数文字哀伤而温暖,传递出对生命的惋惜和对美好的追忆,还有良善的延续,没有不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时也在医院采访的另一家媒体的记者,随后在朋友圈爆料,指某媒体曾派3名记者假装医生助手潜入太平间,偷拍姚贝娜的尸体。对此,姚贝娜所在华谊公司音乐宣传总监张亮说:“我不知怎么形容这几位记者做的事,头条你抢到了,图片你拍到了,然后呢?你们的人性呢?你们在记录不幸,更在制造不幸……”
第二天,引发争议的@深圳晚报官方微博配发了最新一期报纸版面,并配上一句“在众声喧哗之中,请让我们安静地为姚贝娜志哀。”该报当天共拿出12个专版刊载与姚贝娜相关的报道,包括对姚贝娜临终之际的采访、歌迷的哀悼活动、姚贝娜所捐眼角膜的移植手术进展、与深圳红十字会倡议设立“姚贝娜光明基金”等。不过,此举并未得到网友和华谊公司的认可,该媒体微博评论中充斥着大量漫骂之声。
华谊公司对此迅速发表声明,声称“姚贝娜家人及所属公司从未授权成立该基金项目,更未授权以此基金名义向公众募捐”,并要求《深圳晚报》马上撤销募捐公告。姚贝娜的经纪人@博宁099激动得再次发飙:“深圳晚报!你们有经过家里人同意吗?谁同意你们用姚贝娜的名字成立基金的?谁让你们开始收钱的?你们真的是做人没底线是吧!行!咱们法庭见!”
1月18日,@深圳晚报发布道歉声明:“深晚记者确曾进入临时手术室拍摄眼角膜手术过程。当亲属表示拍照不妥时,记者当即删除所有照片,此举获得姚父谅解。对此给亲属、歌迷和网友造成的困扰和不安,表示诚挚歉意!”同时,该媒体决定撤回成立“姚贝娜光明基金会”的倡议,所募得善款将悉数返还捐赠者。不过,有不少人认为这份道歉诚意不足。
争论还在继续,但争议之中已经明显多了几分反思。正如网友李博所言:“每个人都有15分钟站上道德高地骂记者,这15分钟选在不同的时候,论调和观点都不同。我有时在想,如果姚贝娜病逝时全国媒体都静默、回避,这对她就公平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消费他人的苦难。”
当然,媒体在采访报道中出现了问题,该批评就批评,该道歉就道歉,该改正则改正,这些争议会敦促新闻从业者更自律,也将在社会层面进一步厘清分歧,促进共识的形成。但是,如果以将批评泛化,将问题上升到整个媒体圈,把记者一棍子打死,那么损失最大的还是整个社会。
@雨与余语道出了记者的辛酸,“骂记者易,做记者难。你看得到提前准备好的死亡报道,却没看到同样准备好的脱险报道;你看得到病人门前焦急等待的记者,却看不到救灾一线危险奔波的记者;你看得到记者与名人大家对谈的光鲜,却看不到很多稿件‘难产’的无奈。”
事实上,中国媒体现在的问题并不是记者去现场太多,还是去现场太少。试想,假如有一天记者都沉默了,这个社会将是什么模样?新京报评论员@佘宗明在微信公号“沸腾”上做了一番假设:“恐怕到时候,又有人忍不住写一篇《×××去世,竟无媒体报道,令人心寒》吧?”我们当然更不愿意看到那样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