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CFP供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宣言。30多年来,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伟大成就。

继往开来,扬帆远航。过去的一年,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扎实推进、继续深化包括财税、价格、户籍、养老保险等等在内的各项制度改革,抢下许多“险滩”,啃下不少“硬骨头”。并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改革的重头戏,通过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商事制度等,形成新的创业热潮。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新增就业不降反升,彰显改革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开放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稳定出口,增加进口,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等,来之不易的成就证明,必须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随着改革进一步进入“深水区”,如何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在投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改革等方面再出发,在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改革再发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线路图”: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改革;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在开放上,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统筹多双边和区域开放合作……

深化改革开放,群众期盼是动力。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期盼改革出实效,群众期盼是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泉。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民生是目的。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要为人民群众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深化改革开放,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是基础。只有最广泛地激发起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发展才有无穷后劲。2015年改革宏图徐徐展开,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练洪洋)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日上午在北京开幕。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言,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不负人民重托。”(3月5日 中国新闻网)

自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履职以来,反腐败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打击和惩治腐败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虽然如此,但是却从来不曾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以如此正式的方式提出过,此次李克强总理以正视、直言、叫板这样特殊的形式展现了新一届政府的勇气和魄力,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正视是一种态度。“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益的诱惑使得一部分心智不坚定的政府官员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深渊。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身为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同志,对于腐败问题,既不敷衍塞责,也不含糊其辞,直面问题,毫不避讳,这是一种勇气,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承诺。

敢言是一种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发展的进程中,问题总是无处不在。如果说能够正视问题需要的是一种勇气,那么看到问题,继而去了解、去深挖、去解决,需要的则更多的是一种智慧。腐败问题并非疥藓之疾,如不能根治,便会“春风吹又生”。在全国两会这样一个举世关注的重要时刻,李克强总理坦然面对,直言不讳,是对腐败的威慑,让“老虎苍蝇”无处遁形,助力完善“不易腐不能腐不敢腐”机制,还社会以风清气正,扬党风以清正廉明。

叫板是一种决心。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是对腐败的最直接叫板,惩治腐败是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不仅关系到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更关系到国计民生。如果说正视、直言仅仅是一种准备,那么叫板就是行动的最直接体现。从中央的八项规定到领导干部财产登记,再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诸如此类,对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而言,对自己所提出每一项政策、措施,他们无一不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言出必行。因为底气十足,所以敢于叫板,因为心明身正,所以无所畏惧,因为言出必行,所以不容有失,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新中国新时期新形势,面对的是新困难新挑战,谋求的是新作为新常态。腐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以正视的态度、敢言的手段和叫板的决心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成就新中国的新未来,让我们为总理的发言点个赞,一起来见证这即将到来的一刻。

文艺界别小组首场讨论,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一开口就提意见,他说:小组会议的会议简报,往往是把委员们发言的锋芒精简掉了,把“刺”拔掉了。领导人往往只能看见会议简报,这就意味着政协委员们的原生态思想也不能被接收到。而这些思考、思想往往是最精彩、最宝贵的,政协委员议政不能只有“言”没有“诤”。(3月5日《长江日报》)

代表委员在“两会”分组上的讨论发言,不仅存在着被简报编辑拔“刺”的现象,还有可能存在修饰润色的可能,许多来自基层和民间的真实情况、现场的真实情绪就这样被编辑程序给消化了。有的地方不存在拔“刺”,是因为简报也没有。每年兴师动众的各级两会,往往会开成了一个小组会或者代表团会,落得代表委自娱自乐。与“中央政令不出中南海”相对应的是——“尖锐意见不出代表团”。

本来“两会”就是个言论场,尤其是政协,按冯骥才的说法,既无权力,也不决策,靠的就是以思想理念见长来参政议政,影响领导。但有的地方在会前就规定和审核代表委员的发言提纲,吩咐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在分组讨论后,会务秘书处编辑简报,报上来的一般都要代表团长签字,最后还要有关领导审核签发,以示负责,其实是进行政治把关,很多尖锐的意见就这样给“和谐”了;“两会”期间的主席团会议,往往是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流水式地走那必须要通过的程序,根本没有时间与心情听团长汇报讨论详情,即使汇报,有的也心领神会,顺风顺水。就这样,“最精彩、最宝贵”的东西消失了,“最保险、最平和”的东西保留了。

如果说上述“潜规则”造成了代表委员语言与领导视听的障碍,那么,代表委员的内心与口头表达有距离就有他们自己的原因了。就像这次政协会议所改进的委员发言现场打印送本人签名,在实际上可能是,你让本人签名,许多人就会把发言时激烈的语言修改得非常妥贴与圆滑,尽量藏头掩锋。为什么?因为他们未必相信人大政协有关法律章程所说的,代表委员在会议期间的言论不被追究。实际上被法律追究的很难发生,大家真正怕的并不是法律追究,就怕会上说了领导不高兴,怕会后被领导惦记,怕被有关部门法外“小修”和“暗暗”。种种顾虑之下,许多代表委员就只好“自废武功”。

畅通言路本来不能只依靠文来文往,拔不拔“刺”的简报,其效用都是有限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还是领导在两会期间,要沉下心来参加小组和界别的讨论,并实心实意地与大家交流。官员或百姓、精英或草根、上级或下级,共商国是时身份和使命是一样的,前者谦卑要紧,后者责任为上。尤其是各级主要领导,不能吃惯了秘书班子消化过的东西,此时偿遍了甜酸苦辣,作出的决策就会接地气,一年的工作就会更有把握。

【提高收入、社保医保、教育培训、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除去政府的决心及执政理念更新,都离不开增加公共预算投入,其重要的前置条件是,政府要有更多的钱可用。】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昨天召开,今年全国两会由此进入高潮。出席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比往年更加关注民生改善,会前媒体对今年两会民生热点、焦点话题的预测,与代表、委员的实际关注高度契合,而会内外舆论对今年经济增速的关注度,似乎比去年进一步淡化和淡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下午由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主答的新闻发布会上,如何实现“保七”的目标,依然是与会媒体记者高度关切的核心话题。

尽管实现了“保七”未必就能同步提升民众的幸福感,但若未能实现“保七”,多数民众定会直接感受到欠幸福。提高收入、社保医保、教育培训、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除去政府的决心及执政理念更新,都离不开增加公共预算投入,其重要的前置条件是,政府要有更多的钱可用。政府的钱主要来自税收,只有确保经济继续稳健增长,政府用于民生改善的公共投入才能水涨船高。明乎此,以“保七”为基点,今年加码民生改善,有赖于三大支柱的有力支撑。

第一是底线支柱。增加民众收入、调整存量结构、纠正分配不合理状态是个慢活,增加收入今年仍须做足“增量文章”,而扩大就业又恰系最可靠、最能立竿见影的抓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新增就业1000万人,要实现此目标,按现阶段经济结构,GDP每新增1%,大体可新创就业岗位160万个,拿此数据乘以七,倘若今年经济增幅真能实现“保七”,大体可新创就业岗位1120万个,就算这个就业目标能如愿实现,那也是颇有些“惊险”的紧平衡。所以,力争实现7%左右的增长目标绝非可有可无,而是确保有效就业也即增加民众收入的底线目标。

第二是投资支柱。去年4月份后,中国事实上已经持续施行经济刺激措施。尽管此轮投资刺激不像2009年那样启动“大水漫灌”,而是专注于“精灌”和“滴灌”,但诚如徐绍史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仅中央政府层级,就已陆续推出七个系统性工程建设“投资包”以及六个民生改善“投资包”。坦率讲,假如去年从二季度起未能及时推出上述十三个大型“投资包”,全年7.4%的经济增幅肯定会泡汤。

需要正视的是,去年十三个大型“投资包”吸纳社会资本尤其是私营资本的效果明显欠佳。这一方面是因为赢利预期明确的好项目偏少,令大量社会资本因担心“被套”而继续观望,不敢轻易接盘;另一方面,扩大投资的配套政策尤其是在税收、信贷贴息、土地供给等关键环节,“部委梗阻”(譬如用地指标)、“中梗阻”(包括地方梗阻和地方部门梗阻)、“下梗阻”(实际办事人员的梗阻)依然普遍存在,而且越往下越甚。政府及各类国企大多舍不得拿出好项目来与社会资本分享,最令社会资本感叹纠结。

第三是低成本创业创新支柱。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徐绍史的答记者问,都用大篇幅强调政府大力支持创业创新,而在具体落实层面,创业创新者仍感到,政府承诺与落实之间存在诸多有形无形的沟坎。比如,降准、降息所释放的流动性及融资成本下降的利好,仍有相当部分未能用在具体的创业创新项目上。再如政府减税、定向扶持所形成的实质性利好,也未能首先满足创业创新的急需,导致大量政策资源未能用对地方,造成令人痛心的“转移式消耗”。支持创业创新,把政策资源用好,为“保七”提供足量的增量产出,使其明显抵消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带来的经济减量,政府要深化自身改革,通过改革下真功夫、长真本事。

加码民生改善力度,回应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破解的难题远非上文所及,但首先致力于“保七”,率先破解以上三大障碍显得尤为重要。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有不少新提法,如“有权不可任性”、“创客”、“责任清单”、“互联网+”等均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中央政府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新一年施政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历来是两会新闻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中的新提法,看似只是一个词的变化,但却往往蕴藏着新一年的政府施政动向,成为观察未来一年政府理政的一个重要窗口。

也正因为其所具有的特别意义,盘点两会报告中的新提法,几乎成为媒体两会期间的惯例操作。较之于去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科技创新、产权保护上的新表述,今年两会“新词”一个重要特点即是表现出较强的民间色彩,接地气。如“有权不可任性”、“创客”、“农药兽药残留”等。

严肃的政府报告运用已经耳熟能详的流行词,往往能够拉近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也让人间接感受到政府施政与民众关切之间所保持的近距离。但其意义却远不止于表达行为的创新本身,其真实所指才是真正用意所在。如“有权不可任性”,出现在“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的语境中,其所对应的正是简政放权过程中出现的放权不彻底和截留行为,指向的是懒政怠政的不作为现象。此外,“为官不为”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此,或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对于为官不为等懒政现象的治理将与反腐并行,成为一种治理新常态。

再如“创客”一词,事实上在政府工作报告披露之前就已经火起来了。这是因为在今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克强就在深圳考察了柴火创客空间。而对于创客的关注,更与这届政府对于创业的重视密不可分。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或可说明今年政府将在创业环境的优化上出台更多的有力措施。

对于民生的关注,历来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一笔。这次报告涌现的“农药兽药残留”、“书香社会”、“智慧城市”,都与此相关。与之对应的正是食品安全、文化软实力构建与健康的城市化建设。其中打造“书香社会”,总理过去一年的施政行为中已经有所体现,如在去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克强致信三联书店: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至于“智慧城市”,又与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总理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生动阐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形成呼应。

于一个快速迈入互联网2.0时代的社会,政府工作报告当然不会回避对于互联网的关注。总理个人在多个场合与互联网大佬们的对话,以及此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都表明政府在拥抱互联网上的开放态度。而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既是强调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也表达了对于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的重视。这些在未来都可能转化为具体的政策。

当然,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提法蕴含了新的信息增量,但消失的表述,同样有着其特定意义。比如今年在谈及计生政策时,报告只提及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而并未延续往年“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的表述,就被外界解读为可能表明政府在计生政策调整上的谨慎和态度微妙改变。

两会报告的变与未变,新提法与旧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风向标意义。其信息量越大、变迁越大,越预示着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在加大,政府的施政与现实变化的契合度在增强。在这个意义上,新提法所蕴含的意义和信号或无须刻意拔高,但值得观察与重视。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理的报告催人振奋,媒体盘点发现,在此次报告中出现了不少“首提”。譬如首提“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以及治“庸官懒政”。报告指出,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不力,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庸官懒政”就是一种腐败

王聃

尽管“为官不为”是近20年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但李克强总理谈“庸官懒政”却绝非第一次。最近的是在2月26日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就曾表示要严肃问责懒政、怠政。从总理的会议表态,到政府工作报告的郑重提出,这是看得见的趋势:治理“庸官懒政”,至少已从“强调”上升为国家治理的意识。

何为“庸官懒政”?它并非简单的不作为,或者是官员对自身职责的轻浮执行。有研究者曾经总结出,所谓的“庸官懒政”,在现实行政生态中,其实至少存在五种表现形式:一为缺乏责任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二为缺乏公仆心,唯利是图,吃拿卡要;三为缺乏创新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四为缺乏持久力,船到码头车到站;五为缺乏真本事,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换言之,只要官员缺乏治理的能力,不依责而行,缺乏创新和持续工作的激情,都可归于“庸官懒政”。

恰缘于此,绝不能低估“庸官懒政”对行政生活的负效应,更不可将庸官和清官简单地画上等号。“庸官懒政”事实上就是一种腐败,这是必须被放大和重建的治理观念。《人民日报》在去年发表的一篇评论中就指出,庸官造成的社会危害不亚于贪官。理由何在?不过是因为,权责对等、权责清晰就是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根本要求。干部就要干事,忠于职守、勤政为民向来是对为官者的基本要求。逆如此基本要求而行,纵然没有直接的违法犯罪行为,亦是一种“亚腐败”。

“亚腐败”不能被容忍,更不能容忍的是另一种“庸官懒政”:高压治理下的“为官不为”,宁愿不作为,也不让自己犯错误被处理。所以更大的反问是:“庸官懒政”因何而持续存在?事实上,2014年起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对该现象都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整治活动,多地还在省级层面下发了专门针对懒政、官员不作为的治理文件。但治理的结果依旧不容乐观。原因无它,一则,当下对于“庸懒”的治理还缺乏“标准”;二则,治理尚未上升到刚性的制度乃至法规层面。

读报告然后知风向之变。在此前持续的“打虎拍蝇”式反腐之后,将治理“庸官懒政”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无疑是一种对于深度治理的持续推进。首提治理庸官懒政诠释的正是某种“至简大道”:有权也不能任性,现代国家里,权力的本质就是服务于公民和纳税人。否则,一切当被视为腐败乃至是犯罪。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治理庸官懒政,当下的紧迫任务是迅速找到一种对于庸官的切实治理方式,从行政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多个方面,来形成对于庸官的追责和淘汰环境。


治理庸官懒政关键在制度建设

黄春景

将治理庸官懒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改革的高度重视和强烈决心。任由“庸官懒政”肆意蔓延,比贪污腐败还要可怕,一来影响改革效率,二来降低政府公信力。如果说“反腐风暴”矛头指向官员“胡乱作为”,那么治理“庸官懒政”则是对官员“不作为”的釜底抽薪。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让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下来,有能力做实事的人上去。

俗话说:“治重症下猛药,打蛇打七寸。”治理庸官懒政,有什么“狠招”和“猛药”,可以促其“药到病除”呢?

首先要从健全问责制度上入手,让庸官、懒官得到应有惩罚。一句话,让干部不敢庸,效能问责不能少。根据中央颁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可以考虑把惩处和防范的相关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将庸官懒官纳入问责范畴,使“太平官”们不能再安享太平,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不再有生存的空间。一旦健全完善问责机制,将问责与干部的经济收入及政治待遇等进行挂钩,“庸官懒政”这一顽疾定能有效治愈。

其次要从引入竞争机制上入手,让庸官、懒官在岗位上如履薄冰。如果建立起“无为就无位,无为就是失职,无为就要腾位让能”的竞争机制,必能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多时候,庸官懒政现象滋长蔓延,归根到底还是制度的设置存在缺陷。如果干部“仕而不优”、“仕而不勤”,并敢于淘汰这些“花瓶”干部,还会存在庸官懒政现象吗?问题在于,时下一些干部考核往往流于形式,为“庸官懒政”创造了条件。只要建立健全一个能让干部有压力感、有敬畏心、有危机感的竞争机制,庸官则不能庸,懒官则没机会懒。

第三要从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入手,让庸官、懒官时刻处于聚光灯下。领导干部庸不庸、懒不懒,百姓心里最清楚,所以治理“庸官懒政”,社会公众必须行使监督权。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评论员”的网络时代,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举报和监督作用,将“庸官懒政”现象公之于众,让“庸官懒政”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果治理庸官懒政也像查处贪污腐败一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必能起到很好的震慑效果和促进作用。

记得政治学家汉娜·阿伦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诚哉斯言!“庸官懒政”已成为阻碍干事创业的毒瘤,治理“庸官懒政”已是刻不容缓。不管庸官懒政有着多么复杂的成因,眼下整肃庸官懒政已提升到一个新的治理高度。在治理庸官懒政问题上,不是对干部采取简单的“上”与“下”,根本是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干部监督管理运行机制,把庸官懒政通过制度的洗涤和过滤,让那些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留下来实现更大作为。

3月5日,微博再一次被刷屏,主题是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刷屏者不只有媒体官微,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只有各路精英网络大V,还有无以统计的普通网民。刷屏内容不只有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摘选,更有不同角度的解读与“解码”。截至下午4时,新浪微博上“政府工作报告”话题讨论量达到17.3万条,阅读量达到1.2亿次。

海量关注与热解喷发而出,固然表现为网络信息平台和自媒体的勃兴热潮,但根本上是网民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热度大为提升。媒体官微之所以频频推送,归根结底还在于网民们有阅读需要。而且,热度并不止于阅读,更有网友梳理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预期目标与最终实现结果的对比,分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各种新提法,以及微观研判今年各领域或将呈现的新变化。

暂且不论种种民间解读是否准确,这种“围观”政府工作报告的热度就让人振奋不已。曾几何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只是代表、委员的事,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主力则是专家学者,普通民众似乎离两会“很远”。然而,两会是代表全国民众利益的议政场,上一年的工作预期目标完成了多少,新的一年有哪些新举措,关乎每个人的福祉安康。当越来越多的人对政府工作报告生发兴趣,表明公民意识与公民素养在上升。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在《东方眼》节目中所说的:好多人不太重视政府工作报告,觉得版面那么多,看起来要花好长时间,你一定要看,它跟你有关,你要看看政府今年做的事情,哪些是你满意的,哪些是你不满意的,你希望明年做什么,借这个机会其实都可以表达出来,通过自己的自媒体、微博、微信都可以表达出来。可喜的是,今年网民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与解读是那么活跃。

是的,每个人都跟政府工作报告相关。你或许不通时事,但从自身权益出发,懂得取消居住证收费放宽户口迁移、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等等新政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你或许对宏大议题无从把握,但对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超过了GDP的增幅等等这些有切身感受……一言以蔽之,在长达1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或许每个人都能找到多个契合点。

虽是“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但一系列超额完成的指标令人振奋;虽是“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但各种预期目标仍让人渴望。改善民生福祉,是民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唯有关注,才能聚拢;唯有聚拢,才有共识;唯有共识,才有合力;唯有合力,才有希望。所以,从铺天盖地的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中,我们看到的是民众心系家国,是对改革与发展的期待,是公民素养与国民责任,而这,终将汇聚成国民合力与深改动力。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上,提请代表们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向人民交账,也是留历史底片。各种数据的增长或是下降,新旧问题的提出或是解决,不同概念的强化或者淡出,都让人感受到一个时代的潮涌脉动。

近日,有媒体针对“中国经济不行了”的论调,做了一张言简意赅的图。这张20年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经济增速图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形成了一条持续上升的曲线。3月5日提交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7.4%的经济增长率延续着“中国曲线”,而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到“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擎”的提出看,这条曲线的上行空间还在不断打开。代表委员们的掌声,社会各界的热议,显示一个共同的感受:“时和势都在我们这边”。

蹄疾步稳走过两年多,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进入新常态。有媒体总结,今年31个省份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常态”一词共出现207次,平均每个报告中被提及近7次。一个概念被广泛接受,正说明它切中了现实的脉搏。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大产业”“三驾马车”的比重变化,“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明确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鲜明导向,可为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升级的佐证。与这样的新常态相适应的,是新增就业人口不断增加、民生保障不断改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新常态变成“稳定态”、带来“新状态”,正是可以振翅高飞之时。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获得极大认同。“四个全面”串起了两年多来改革发展的总纲,指出了千头万绪中的关键着力点。从政府工作报告看,不管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还是各项重要改革的破冰;不管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还是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四个全面”的思路,也是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四个全面”集两年多来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之大成,背后是对时势的深刻洞察;而“四个全面”的提出,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本身也是集中发力、乘势而上的“时”。

“时”的背后,是“势”。最重要的大势,在人心。两会前,有网友拟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新常态四个全面”,下联是“老传统一心为民”,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数字,切实体现出公众在改革中的“获得感”、在发展中的“存在感”。看得见的变化发生在“四个全面”的各个领域,看不见的变化则深深植根于民心之中。“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说“大势”,这样的万众一心、满怀信心,正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最好的基本面。

万川归海,这是地理之“势”;民族复兴,这是历史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名句,“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总要穿过尘埃和泥泞,行经沼泽与丛林。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从投资增长乏力到创新能力不足,从环境污染严重到安全事故频发,都是前进中的“拦路虎”。但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也才能让人因“心有猛虎”而时时警觉,更好地顺应大势、把握大势、成就大势。

行进在民族复兴之路上,每一年对于中国都至关重要。“时也势也,命也运也,此之谓也”,换个角度看,这样的感叹充满豪情壮志:时和势把我们推向了关键阶段,勇敢地承担起这样的历史责任,正是一代人的使命和光荣。

“元宵节、重阳节应该放假,引导年轻人常回家看看”“不能让老艺术家人走艺也走了”“寻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方式”……随着今年两会拉开大幕,有关传统文化的议题,热度不减。

两会年年开,文化是熟脸,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总是难以缺席的常客。不过关于这个话题,今年有一个小变化:代表委员们谈重要性的少了、讲实效性的多了,谈怎么看的少了、讲怎么办的多了,“方法论”在增加。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就是注重实践、讲求方法的务实态度。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代表通过探索“小文化课程”平台,建议优秀文化进校园须形式多元,“不能暴饮暴食”;苏州评弹团副团长、中篇评弹《雷雨》的创作者之一盛小云委员,从师生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深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要“把握年轻人的审美”。这些观点和建议现实针对性强,非从自身体验出发而不可得,展示出独特的积累和思考,体现出建言的质量。

两会是参政议政的民主殿堂,也是观点争鸣的言论广场。无论是温和的建言还是激烈的争论,两会舆论场激发的正能量,都唱响着政治发展的和声,影响着国家前行的方向。既要多一些大局意识、长远意识,更要多一些问题意识,多一些睿智之言、务实之策,这既是参政议政的目的,也是公众的期待。正因此,当讨论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保护这样的宏观问题时,是不是还应向前一步,更多着眼于亟待改善的细节?当提出传统年节应入法定节假日时,是不是也应递进一层,强化假日与传统之间的文化纽带?

作为一个现代公民,选择怎样一种精神生活,是越来越重要的现实命题。对一个转型爬坡的国家而言,如何在互联互通的全球化浪潮中赓续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更为艰难的时代考题。奥斯卡获奖动画片《超能陆战队》在国内持续热映,机器人“大白”在网络上成为年轻一族的新晋偶像,这从一个层面映照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社会学者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视传统为“被人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如果只有外来之物,他的面目就永远是模糊的,即便身高体胖,恐怕也只是“虚胖”。

泰戈尔曾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但历久弥新,弥散着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两会上,多一些真知灼见,多一些操作良策,多一些既“破”更“立”的思路与方法,相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当代社会中,能为一代人雕刻出深沉的价值追求。

【人大会议的重头戏、对政府最“硬”的监督权,就是监督和审查政府的预算。把目光聚焦到预算监督上,才真正回归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常识】

今年的全国人代会是次例会,有些媒体记者以为没有换届时的重大人事任免,就找不着会议的重点和看点。其实,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设计中,预算监督是人大会议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质监督的体现。

预算是国家大账本,简单地说即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也就是政府怎么花钱的问题。预算不仅是一国经济根本,也关乎普通百姓一粥一饭,涉及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我国财政收入的90%以上来自税收,也就是纳税人的钱,人大代表在依法审查财政预算草案的时候,也就是替13亿中国人在监督政府怎么花我们自己的钱,为人民管好政府的钱袋子。媒体有义务告诉受众:人大会议的重头戏、对政府最“硬”的监督权,就是监督和审查政府的预算。

有人曾说过,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从中看到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预算改革必将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契机,涉及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因为公共财政是花纳税人的钱,财政分配又直接事关公共福利和社会公平,所以围绕公共财政分配展开的博弈和交锋必然是激烈的,人们追求公平的激情,很大程度上都表现在对财政公平分配的追求中。

财政史的惊心动魄表现在日常民主政治中,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和审查政府预算时的惊心动魄,人大代表就政府如何花钱而唇枪舌剑激烈交锋的惊心动魄。预算审查如果形同虚设、敷衍了事,人大代表就失去了其最核心的价值,因为公众投票选出代表,最核心的目的正是为了让他们监督政府怎么花纳税人的钱。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所以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现之一就是:不经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就只能停留在“草案”阶段。与人大代表的批评权、质询权,乃至提议案权、建议权相比,审查政府预算这一权力显得更“硬”。

预算审查权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法律赋予人代会以立法权和审查、批准预算的权力。积极运用立法权,人大就有可能解决诸多社会不公现象;充分运用预算的审查和批准权,人大就可以让很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比如,涉及教育问题,就要牢牢盯住政府预算草案中的教育经费部分。因此,媒体报道需要强化这样的意识:人大不仅要敦促政府公开预算,还要支持人大代表认真地审议和审查预算,敢于否决不合理的预算,敢于对模糊的预算说不,而不是稀里糊涂地举手,让政府预算草案稀里糊涂地通过。

有一年全国人代会上,广东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永忠发现预算报告中有三处错误,并没有默不作声,而是在代表团审议预算报告时当众指出,并且责问,“这是误差,还是印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人大代表敢于直言、对自己所负使命尽心尽职的勇气和力量。面对财政预算报告里的错误,代表有法定义务指出。而对细心大胆挑出国家账本差错的代表,我们充满敬意。有这样的代表为民众商讨国是,是国家之福、人民之幸。

【GDP增速目标7%左右背后的逻辑,是让民生得到较充分保证,是基于对经济增长现实的清醒考量,是为优化发展环境腾出时间和空间,是既立足当下更立足长远。】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对于GDP,我们习惯了8%乃至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7%是一个新鲜而陌生的增长速度。调低经济增长目标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和考量?

首先,7%左右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之所以需要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目的不是刷出漂亮数据,不是要拔苗助长,而是为了保证较为充分的就业和收入增长。能够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增长,才是真实增长,否则增速再高也是泡沫。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就业和居民收入呈现相反走势: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7%,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人口是150万人左右;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4%,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吸纳就业人口上升为178.6万人。此外,尽管最近几年GDP增长趋于降速,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没有降速,2014年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0.6个百分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走势,是因为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吸纳的就业岗位都会上升,而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又保证了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将GDP增速设定为7%左右的同时,今年仍设置了1000万人以上的就业目标,底气就在这里。

其次,7%左右是充分评估经济内外环境后的选择。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脆弱,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并不稳定。从内部环境看,经济增长的潜在速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红利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支持力度在下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继续追求高增长速度等于竭泽而渔,不利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7%左右有助于实现经济向中高速增长平稳换挡,培育内生型增长环境。不再追求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中国经济需要防止硬着陆。因此,设定一个符合实际的增长目标,有助于平稳换挡,将资源投入到各领域的深化改革、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上来。财税体制改革、国企和国有资本改革、打造三大新经济支撑带是当前的重头戏,如果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经济就可获得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空间,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与忽视经济结构性问题的高速增长相比,解决结构性问题更有价值。

GDP增速目标7%左右背后的逻辑,是让民生得到较充分保证,是基于对经济增长现实的清醒考量,是为优化发展环境腾出时间和空间,是既立足当下更立足长远。就此而言,尽管从数据看,7%左右是一个降速的转折点,但更是一个着眼于未来长期稳定增长的转折点。

【“有权不可任性”,当然不是为了创造流行语,而是以通俗简明的方式,道出了权力在深化改革中的去向,和在市场经济中应处的位置。】

李克强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简政放权时说,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迅速在网络传播。“有权不可任性”,当然不是为了创造流行语,而是以通俗简明的方式,道出了权力在深化改革中的去向,和在市场经济中应处的位置。

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无论各领域的具体改革内容有多么不同,最核心的只有一个:摆正权力的位置。基于过去对市场和经济的主导作用,权力形成了自有惯性,能管的领域都想管一管,生怕一放就松,不管就乱。在权力主导的秩序中,还形成了复杂的利益格局,进一步强化了权力的扩张意识。

深化改革的关键,就是通过简政放权激发社会创新活力,通过建立权力清单划清权力与市场的边界。但是,尽管方向已经确立,要克服过去形成的权力积习,打破利益格局形成的阻力,还需持续不断注入推动力。因为在现实中,权力的使用还有多种“任性”形态。其一,由于给政府权力做的“减法”还不到位,各种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仍很“任性”。这种规章制度的“任性”,令企业却步,让创新难以发育,抑制了社会活力;其二,该管的事不管,该服务的不服务,甩手很“任性”。行政体制改革以来,下放了一系列审批权限。但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下放的审批事项,还接不住、管不好,本来旨在方便企业、方便群众的改革之举,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层层推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无为”来避责,权力下放反成包袱;其三,拿权力做交易还很“任性”。总有人看不清反腐大形势,抱有侥幸心理,视权力为设租寻租工具,千方百计转弯抹角牟取私利。

让权力不再任性,需要给权力制造多层面的“牢笼”。一方面,需要继续裁撤使权力得以“任性”的保护伞。2014年,国务院各部门取消下放了246项行政审批事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今年将继续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建立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这有助于权力回到本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不截留属于市场和社会的权力,同时要探索和适应事中和事后监管的新模式,积极有为而不是故意不作为,以此减少权力滥用的空间。此外,对于那些违法违规、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都应追究到底,严肃政纪,才能约束权力。

有权既不可任性,还需要有为,如此,权力才能为公众信赖,成为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合格护航者。

【在经济换挡转型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需要在地方落地。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只会贻误改革发展时机,这其实是另一种权力滥用。】

不仅是乱作为的公职人员要紧张了。在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干部放出狠话,“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对此,报告提出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

在统揽全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这么多笔墨说“为官不为”问题,应该说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过去,官员乱作为受关注较多,但懒政怠政现象也不鲜见,只不过相比之下,乱作为和严重腐败现象表现更突出一些。

在经济换挡升级和转变政府职能的新常态下,官员腐败更多被查处,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一些患上权力依赖症、或者只会“做人”不擅干事的官员,突然感到各种不适应。比如,反腐越来越严,就不敢放开手脚干事了;考核不唯GDP了,就不知道干什么了……因此,社会上出现了为官不易、做多错多等论调。不管是矫情,还是真的能力不足,这种现象都值得警惕。

习近平说:“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实际上,不贪腐不滥权只是为官做人的底线;为官一任,“在其位谋其政”只是基本要求;而“为官不为”则是失职渎职,其危害甚至不亚于腐败。

尤其在经济换挡转型期,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需要在地方落地实施,这些都需要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切实履职,创造性开展工作。尸位素餐,无所作为,只会贻误改革发展时机,这其实是另一种权力滥用。

为此,报告给治理为官不为开出了药方,一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加强监督问责。新常态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要晒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权力要接受监督制约。对干部的考核,虽然减少了GDP的比重,但在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等方面,应有新的考核标准和办法。考评的导向和标准明确后,就要严格监督和问责,用中央纪委主要领导的话说,“再不作为的话就要算算账了”。

我们看到,变化已经在发生。中央新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已经出台,一些地方还专门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办法,一批干部因“为官不为”被问责。这些措施再加上公务员薪酬改革和奖惩机制的良性激励,保证公务员有正常的晋升通道和职业尊严,如此,再不作为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简政放权时,李克强总理指出,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发言中,李克强总理亲自加入的“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的表述引发代表委员热烈掌声,成为整个报告的一大亮点。

十八大以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官方与民间的相关讨论十分热烈。“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的言论一出,立刻为人热议。这句话,深入浅出地直指政治伦理的根本:现代政府,权限之外一律收缩手脚,职责之内倾尽全力。政府对待权力愈发审慎的积极信号由此传递。

权力有所不为,针对政府长期对市场和社会干预过多的问题,近年来“简政放权”改革可谓大刀阔斧推进。权力有所作为,法律赋予的职责之内,公共利益需要之处,政府当仁不让,没有推词,一切努力是为了人民满意。权力管束的范围收缩,为社会市场留出自主空间,但权力担负起的任务变得更多、更琐碎,甚至更加“吃力不讨好”。

靠什么让权力“不可任性”?长期以来,有一种认识根深蒂固:政府没有制定条条框框的地方,不敢叫人放心,可能会出乱子。简政放权了,是不是市场就会乱,社会就失序?从我们的改革经验看,不是这样,尊重各行业、各领域的自身规律,留足自主发展的空间,往往就看到更大的活力。权力放手,集中能量维护法律秩序,做好服务管理,这是其角色定位。认清了定位,市场、社会就要反过来给政府制定条条框框,各行各业监督行政,“索取”公共服务,权力成为召之即来的奴仆。

近年来,与乱作为、以权谋私等“常规”腐败方式相比,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懒政”现象引起更多关注,在反腐风暴中,“不作为”的官员也成为被严厉整治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匡正了人们对权力的认识。无论是大力推行简政放权,还是坚决惩治“为官不为”,都是围绕着政府既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又有不能随意插手市场和社会事务的边界这一基本原则,政府的“必为”与“不可为”,两者缺一不可,权力才能规规矩矩。

以前社会强调约束权力,现在还要强调激励权力,以法律为界,为所当为,不遗余力,这是我们需要的现代政府。政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明确了法律对权力约束的关键作用。被政府管束的思维注定渐行渐远,政府听候差遣,随时出现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将成为现代治理的常态。

军纪委发布消息称,成都军区联勤部部长朱和平因涉嫌严重违纪,已于2015年1月被移送军事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这只军老虎因与朱德之孙同名,网上便传出一些谣言。对于外界的误传误读,参加两会的朱和平一句话就解释清楚了:他是陆军,我是空军。因为姓氏、籍贯相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第十巡视组组长令狐安曾屡屡被传与落马的令计划有亲戚关系,令孤安也借两会澄清,称无亲戚关系,连远亲都不算。

一些有“传言”的代表委员,参加两会,正常履行参政议政职责,本身就是一种辟谣。两会之所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辟谣之所,源于其开放与透明,能让一些问题脱敏。这其实也提醒一些官员,要善于面对和借助媒体,不要总躲着媒体,不要有“不理那些传言,过几天就没了”的驼鸟心态。

一些代表委员之所以选择了两会时澄清事实,有时并非主动选择,而是“被动的”。两会上,媒体记者云集,各类新闻发布会开放、透明,着实对代表委员形成舆论压力。不仅仅是现场直播,更是无法回避、无处躲闪的现场直“逼”。在一个会场,抬头不见低头见,前门不见后门见,厕所不见通道见,躲不了,只能直面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了。

其实,平常也完全不必躲着媒体,怕媒体干嘛?媒体是帮你澄清和辟谣的!你看,朱德之孙朱和平面对谣言,一句话就把事情说清了。如果对一些荒唐“小谣言”不屑回应,在“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的传播语境中,反而会滋生大谣言。

当下舆论场比较复杂,或有人别有用心操纵,或源于误传误信,或源于捕风捉影,各种事关官员的政治传言和谣言层出不穷,让舆论和公众难辨真假。需要打击造谣传谣者,避免形成“造谣传谣看起来好像没事,反正不会被追究,为什么不传”的破窗效应。更重要的是当事人要及时辟谣,迅速回应坚决表态,让谣言止于真相。

两会成为代表委员辟谣的好场所,说明了两会的开放和透明,这种开放和透明应该制度化,成为新闻发布和政务公开的常态。对于一些政治传言和谣言,不能都等到两会时再回应。不澄清事实,只怨别人不明真相,怨得了别人吗?别等真相刚穿上鞋,谣言已经走遍世界。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