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评论热词>>刘翔退役

【卸下了运动员的重担,摆脱了体制的束缚与期望的压力,重新做回一个普通人,去选择自己愿意过的人生。这对刘翔,也是一种重生。】

4月7日,在与伤病抗争了32个月之后,刘翔终于作出了艰难的决定,彻底告别了这条曾经给他带来荣耀和伤痛的110米赛道。这位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在宣告退役的微博长文《我的跑道!我的栏!》中写道:“从今天起,我将结束我的职业运动生涯,正式退役。这是自己反复深思熟虑,最终做出的决定。虽然不舍,虽然痛苦,但我别无选择。”

或许,对于31岁的刘翔来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选择退出,难免有些壮志未酬的悲壮之感。但对刘翔的整个人生来说,这个决定无疑是成熟与慎重的,是理性与负责的。一个为运动本身而生的运动员,本不该为国家荣誉与公众期待背负过重的包袱,尤其是在面对不可抗拒的身体伤痛时,就更该实事求是,理性做出选择。这些年来,随着国民心态渐趋成熟与理性,公众逐渐摆脱了对体育举国体制的迷信,少了对金牌至上的崇拜。尽管对于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体育健儿,人们依然欣喜于他们带来的伟大荣光,但在成败的问题上,公众更多了一丝人性的关怀与理解,少了偏狭的功利与浮躁。因此,刘翔选择在这样的时候退役,其实也是最好的时刻。

从刘翔宣布退役后的公众及舆论反应可以看出,人们似乎都松了一口气。人们纷纷在网上留言祝福刘翔,媒体对他在雅典奥运会上展现的伟大荣光表示了真诚的感谢,至于北京奥运会上退赛和伦敦奥运会上的摔倒,人们也释然地表示,一切皆会过去。在迈过而立之年以后,刘翔终于用退役给自己松了绑,卸下了运动员的重担,摆脱了体制的束缚与期望的压力,重新做回一个普通人,去选择自己愿意过的人生。这对刘翔,也是一种重生。

重生的刘翔或许将开启与原来的人生截然不同的一扇门。对于未来去向,刘翔在退役微博中就称,要“做一些对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和提升国人健康体质有利的事”。在最近两年的两会上,刘翔提交的提案,也包括了“开门办体育让体育回归生活化”。成败皆起于竞技体育的刘翔,对于中国体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或许有自己更深刻的领悟。这几年,全民健身空前火爆,跑步很热,马拉松很火,体育健身开始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当体育开始回归到强健体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上,这既照亮了无数人健康的前程,也为刘翔施展体育才能开启了新未来。

4月7日下午5点,飞人刘翔通过微博正式宣布退役,告别他的跑道他的栏。48次国际大赛36次夺冠,刘翔当得起成功二字,担得起亚洲飞人的美誉。但两次奥运会退赛,又让他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退役后,刘翔计划投身体育公益事业,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4月8日《北京青年报》)

刘翔退役的新闻是4月7日下午5点得知的。当时并没有想写评论的想法。我觉得,刘翔虽然是公众人物,但是他是坚守,还是退出,都是私人的事情。我们可以关注,但是却无须去评说什么。有了写这篇评论的冲动,是因为看到了大江奔流气势一样的口水。

有的人说,刘翔希望你不要走进娱乐圈;有的人说,刘翔希望你不要去经商;有的人说,刘翔你走的也不光彩;有的人说,说好从事公益事业的你,别忘了自己的承诺。当然,爱之越深,才会有了这样的牢骚和叮咛。问题是,刘翔虽然是明星,但是也是一个普通人,我们何必用这么多的标准去约束人家?

刘翔引起热议,说白了还是在一些人看来,他没有成就心中的期待。在他们看来,刘翔就应该为国争光,就应该多拿金牌,就应该虽然脚伤了也要为了荣誉而战。只有这样,才是他们心中的刘翔。刘翔,曾经拿了金牌,曾经是第一,这让很多人感到扬眉吐气了。而恰恰是这样的想法,让体育精神变了味道。拿第一固然美好,争口气必然美好,可是如果是付出了努力,没有拿到第一难道就龌蹉了?

在刘翔退出的时候,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口水,其实还是源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情结,我们总是希望把偶像塑造成自己想象的模样。因为没有再次拿到第一,刘翔曾经希望得到全国人民的原谅。我想说的是,刘翔你无需内疚,其实你谁的也不欠。

刘翔退出了,舆论又来了。有人帮助刘翔反思,还整出了一个“十大事件”回顾,有人开始提醒刘翔不要经商,不要演戏。我觉得这纯粹是吃跑撑的。刘翔退出了,他脱离了体制,他就是一个自由之身了。未来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不犯罪,只要不违法,人家爱干啥干啥,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自由。至于说,刘翔曾经承诺的要投身公益事业,如果他践行了诺言,我们自然欢迎,因为这样也是有所担当。但是,即使他没有从事公益事业,我们也没有谴责的理由。

躺着、趴着、睡着、坐着、站着、卧着,那都是刘翔的自由。功过是非本来有时候就无法定论,我们何不让刘翔安静的离开?

【超负荷的跟腱,是刘翔荣耀的一个基准,也是他滑铁卢的一个起点,誉谤皆与此相关。这不独是刘翔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体育以及关注他的人的。我们都需要跨过“刘翔”这道栏。】

刘翔退役了,他说自己“病”了“老”了。他带给中国体育十年的狂欢,是到了说再见的时刻。但和此前姚明、李娜的退役不同,在刘翔精心打造的告别文本《我的跑道!我的栏!》中,我们看得见他试图辩解的语姿。

在中国,没有一个体育运动员,像刘翔这样在一夜之间跃升为一哥,又在一夜间跌至谷底,从此饱受阴谋论之苦——它给刘翔带来的伤害,似乎超过了跟腱断裂。如果将刘翔的时代从中间切开,那恰好是两个迥异的世界,在上半叶,他是神一样的存在,是中国、亚洲乃至黄种人的田径骄傲;在后半叶,他则成为举国体制、商业利益与个人意志合力挤压下再难出头的一个跛足者。即便今日,他告别跑道,民间仍有五味杂陈的情绪挥之不去。

如果不是承载了那么多期待,他应该不会在有脚伤的情况下,还不断加大训练负荷,以至终难支撑不得不退赛吧。在北京奥运之后,他仍试图克服生理上的障碍,冒险“再快一点”,终至再一次倒在跑道上。在两个因跟腱而退赛的年度,刘翔都仿佛不是他个人的刘翔,而是整个国家和全民的。在此之后的各种非议,也很大程度上显示出,在一面痛骂体育界的举国体制之时,不少人仍以举国思维在要求刘翔。

刘翔之“中国制造”,悲剧也正在此。

在其退役的时刻,他仍试图告诉大家,所有的阴谋论其实都不存在,“我真的尽力了……”他回忆自己失败时如何内疚“为什么我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待?”,并准备在将来“力所能及推动和促进中国田径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他努力站出一个优雅的告别姿态。但身后却仍是一地鸡毛的舆论杂音。

刘翔是那样中规中矩的健将。除了他天外飞仙般的跑技,邻家大男孩的羞涩笑容,他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深印在观众的记忆里。而刘翔适时而出,成为这个时代颇具标志性的代表者。但他对速度、掌声和荣耀的过分迷恋,终未与自身体质相和谐,以至于半路折戟。

刘翔跟腱的超负荷运作,其实违背了体育健身的根本精神,沦于奖牌数的盲目竞技。此番他终于宣告道别,表示要“做一些对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和提升国人健康体质有利的事”,站在刘翔的角度,实在是再合适不过。就个人而言,体育应回到强身健体和娱乐的原点。刘翔此前困顿于此,退役或正是做一了断的好时节。这一次,希望刘翔要为自己而活。

“我将带着运动生涯中所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去再次飞翔。”刘翔这样说。而他运动生涯中,宝贵的经验实在很多。超负荷的跟腱,是他荣耀的一个基准,也是他滑铁卢的一个起点,誉谤皆与此相关。这不独是刘翔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体育以及关注他的人的。我们都需要跨过“刘翔”这道栏。

□韩福东(专栏作家)

再见!我的跑道我的栏。从今天起,我将结束我的职业运动生涯,正式退役。这是自己反复深思熟虑,最终做出的决定。虽然不舍,虽然痛苦,但我别无选择。刘翔发布长微博宣布退役。(网易体育4月7日报道)

一句“再见!我的跑道我的栏。”让我们感伤,在休整、调养了许久后,刘翔用一条长微博向世人宣布他的选择。这中间掺杂着刘翔本人多少的无奈与不舍。

笔者小时候就是刘翔的粉丝,羡慕他有一双可以夺得世界冠军的长腿;敬佩他有坚强的毅力,跌倒后能顽强的跑到赛道的终点;更崇拜他能为祖国争光,有着“翔飞人”的美誉。他的运动员生涯曾获奖项包括一枚奥运会金牌(2004雅典)、六枚世锦赛奖牌和两枚亚运会金牌,并曾打破世界纪录(成绩12秒88),是110米栏史上第一位同时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纪录(现已被破)。这么多的殊荣在一个人的身上,除了骄傲、自豪,更多的就是压力。我们看到的只是刘翔风光的一面,他跟腱断裂后做手术、做复健的过程,并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痛苦。他的脚却在一次次和他说“不”。导致出现了2008年、2012年奥运会刘翔的退赛。

作为一名运动员,退赛意味着你不可以,你已经放弃了机会。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人会主动认输,人们都愿意在自己挚爱的事业上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展示出来。尤其是刘翔,他代表的不单单是自己,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以,那个时候的痛不只是脚痛,更多的是心痛。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残忍,退赛后,社会给他投来的有些许同情,也有骂声,懦夫、临阵逃脱等词语扣在了刘翔的头上。其实,我认为出了问题作为世人需要做的不是指责与批评,要学会宽容与理解,学会换位思考。在微博中刘翔感谢曾给予他帮助的团体和个人,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他曾带给我们国家的荣誉与自豪。刘翔用一篇长微博,以和他的跑道、他的栏告别的口吻,宣布自己退役,目的也是在告诉世人,请理解他、宽容他、祝福他。我们祝福刘翔的人生有再次的飞翔。

这是2008年8月18日,中国选手刘翔在比赛前进行上场准备时感到不适。当日,刘翔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第一轮比赛中,因伤退出比赛。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7月10日,中国选手刘翔在比赛中。当日,在日本神户举行的第19届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选手刘翔以13秒23的成绩夺得金牌。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从今天起,我将结束我的职业运动生涯……

一条长微博,让淡出我视野许久的刘翔再次回归。只不过与2009年9月20日的回归相比,跨栏人没有带给我惊喜。

我称刘翔为“跨栏人”,或许是他更乐于接受的。在此前央视的专访中,他坦言,2008年前很少有人对他说真心话,很少有人对他有过真心的指责和批评。

过多的顺从和赞美导致刘翔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更高的希望与期待给了他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于是有了北京奥运会的田径赛场内,刘翔退赛后落寞的身影,以及他在休息室的掩面而泣。

刘翔的确是“飞人”,但绝不是无休止的“飞人”。既然选择了做一名运动员,就要做好与伤病相伴的准备。当然也有避免伤病的办法,那就是消极地训练、比赛。然而刘翔肯定做不到。为了回报支持者,为了超越自己,只有“拼命”。

“拼命”也许会换来更大的成功,对身体的伤害却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刘翔这种级别的运动员来说,伤病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正如刘翔在微博中所说,“虽然我的心中仍有热血,但我的脚却一次次对我说不,它无法再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对于一个普通的跨栏人来说,巅峰与谷底共存,才应该是其运动生涯的真实写照。就像人的一生一样,总要经历起起落落,遭遇悲欢离合。

因此我们都是“跨栏人”,无时无刻不在跨着无形的“栏”。当你失败时,你要跨过一蹶不振的“栏”;当你成功时,你要跨过骄傲大意的“栏”……你也曾体验过跨越时的焦虑与挣扎,也曾感悟过跨越后的兴奋与释然。

比跨过跑道上的栏更可贵的,是跨过心理上的“栏”。从这个角度说,刘翔在不断进步。比如2009年在上海莘庄基地训练期间,刘翔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觉得每个运动员都会受伤,都有低潮,起起伏伏这很正常”,“我不会刻意强求自己怎么样,但我会努力去训练,做到最好,不管结果怎么样,反正过程做好吧”。比如2011年的大邱世锦赛上,刘翔在最后两个栏受到对手的干扰,与冠军失之交臂,遗憾面前,他却很坦然:“人生就是这样。”

同是“跨栏人”,就该惺惺相惜。刘翔的努力与付出,值得我们理解与尊敬,何况他曾创造过辉煌,令我们感动。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助力中国田径事业起跑、跨栏、冲刺。

再见!我的跑道我的栏……我将带着运动生涯中所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去再次飞翔。

同是“跨栏人”,就该懂得彼此的伤与痛。我祝福刘翔,相信你也会的。

再牛的体育英雄,都挡不住岁月这把杀猪刀。姚明如此、李娜如此、刘翔同样如此。2012年8月7日,当刘翔在伦敦碗的体育场跑道上跌倒时,在很多人心中,他就已经退役了。只不过,当退役这则消息推迟了两年八个月才来临的时候,我们在情感上还是有点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伴随着刘翔的退役,迎来的是中国职业体育全民偶像的真空期。

在新中国历史上,全民体育偶像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容国团。在需要以体育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年代,容国团开启了中国体育的艰难发轫,也享受到“民族英雄”般的礼遇。“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名言,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第二阶段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女排、容志行和聂卫平。那时候的中国,刚刚开始试探着向世界打开国门,在中国人陡然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巨大差距而变得失落和彷徨时,“女排精神”、“志行风格”和“聂旋风”所书写的奋力拼搏精神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女排精神”更是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符号,带给国人的精神激励和示范效应远远超越了体育范畴,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第三个阶段,则是21世纪以来,姚明、刘翔和李娜这三张中国体育的名片。三个人的运动项目都是当今职业体育的主流项目,其关注度和影响力巨大。他们代表了新时代中国职业体育的诉求与开放,也宣告了中国体育由专业体育时代向职业体育时代的迈进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体育高度、速度和力度的象征。在三人的背后,是东方大国进一步融入国际主流力量的渴望和努力。

刘翔的退役,与姚明、李娜不同。姚明和李娜都是在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急流勇退,华丽转身时,带走的是鲜花和掌声,留下的是国人浓浓的赞誉。刘翔则是在巅峰之后陷入了长达近十年的低迷期。在他欲走还留之际,质疑声和批评声甚至盖过了褒扬声。刘翔不服,所以在伦敦奥运会之后依旧试图与命运抗争,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在职业生涯的晚期,再一次书写中国田径的传奇。然而,岁月不饶人,伤病给运动员带来的伤害超出外界的预料。经过两年多的恢复和努力,他最好的成绩只有13秒50。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单以刘翔师弟谢文骏来说,这位后起之秀,目前已经能把成绩稳定在13秒30左右,但就是这样的水平,闯入顶级赛事决赛的可能性依然很低。在这个数字后面,刘翔看不到未来,东山再起也只是黄粱一梦。心有不甘,却回天无力。于是,退役,成为唯一的选择。因为是在低谷时退役,刘翔选择了低调,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没有退役仪式。而这些,原本是这位英雄应该得到的。

当姚明、李娜、刘翔相继退役,留下的是当下时代全民体育偶像的暂时终结。放眼当今中国体坛,暂时没有人能与此三人比肩,要么是运动项目在国际上太小众,如羽毛球的林丹、乒乓球的张继科;要么是成绩还远不如三人,如职业拳击的邹市明。下一个姚明、李娜、刘翔在哪里?成为国人心中的疑问。

但我们很坚定地相信,在一个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国度里,正在生根发芽的体育产业必将孕育出下一个体坛巨星。如今,职业体育已从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和推动,中国体育理念的自我更新和进步,使得我们具备了培养世界级体育巨星的优质土壤。或许,下一个姚明、刘翔、李娜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再现世人面前……

刘翔终于向全国人民承认,自己“病”了、“老”了,要“退休”了——对一个32岁的年轻男人来说,用这样的三个词谢幕,让人听出诸多悲壮,甚至悲凉。

这位“飞人”,终于卸下了沉重的翅膀。

尽管,国人对他最深刻的记忆,仍是他的两次退赛。特别是2008年在家门口的北京奥运,背负着13亿人为国争光的殷殷期盼,刘翔以令人惊愣的方式,一瘸一拐地亮相,满脸痛苦地吻别栏架,哀哀退出“鸟巢”。那个孤独而痛楚的背影,成了北京奥运最深刻的记忆之一。这让很多人扼腕痛惜并送上祝福,也给了诸多“健盘侠”们痛诋飞人的机会。而这显然还是翔飞人自己最痛苦的回忆——在他今天对国人的长篇告白中,用了比追忆辉煌更多的篇幅,坦陈自己的失败与伤痛。

然而,这对刘翔并不公平。

从他出道至今,48次比赛,拿了36个冠军、6个亚军、3个季军。为什么我们只记住他的北京和伦敦,却淡忘了他的雅典、洛桑和大阪,淡忘了他为中国、为亚洲争得的有史以来第一个田径项目大满贯?

其实,我们更应该记住的,还不仅仅是刘翔的世界冠军和世界纪录,更有他代表中国向世界呈现的翔式笑容和不加掩饰的翔式自豪。他敢于公开叫板,“谁说黄种人拿不到奥运前8,我就是冠军!”他敢于公开表达,“绝不牺牲健康去换运动成绩”,他敢于对着镜头做鬼脸、大马金刀地坐在成绩纪录仪上,他还得意于拥有一个“金嗓子”,敢于成为卡拉OK“麦霸”……

刘翔不但代表亚洲征服了110米栏,也用他天真舒朗的微笑和生动多变的表情,征服了世界。生动的刘翔,象征着一个生动的中国,生动的中国新体育。

当年,中国初登奥运会赛场,我们的选手在镜头前总是拘谨而沉默;我们的代表团,开幕式上总是服装统一,步伐如士兵般齐整,却少了几分张扬个性和开放气韵。即使夺冠的激动表达也显得小心翼翼,如背标准答案。甚至当中国女足“铿锵玫瑰”盛开之际,还有人在媒体上期待,“中国姑娘请笑一笑”!

刘翔出场之后,用他的不羁他的笑,自如挥洒着生动的个人魅力,充分表达着享受运动、享受比赛的快乐——这才是回归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这甚至比他的金牌、他的世界纪录更赏心悦目。翔飞人和姚巨人一起,代表了中国体育的一个时代——更轻松,更开放,也更奥林匹克。而这个时代,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节奏高度重合,让世界从他们的脸上,读懂进步中的中国。

可惜的是,“成王败寇”的信众仍然不少。刘翔的赛场失意,似乎给了一些人足够的理由,彻底封存了他此前对中国体育的巨大贡献,更封存了他的自豪,他的个性,他的笑容。甚至他自己,退赛后的一切努力和拼搏,都变得咬牙切齿的沉重,甚至沉痛,曾经无比享受运动乐趣的“刘翔”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个急切想洗清“刘跑跑”羞辱的伤者。

刘翔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国民性的优长与劣根。他曾经的生动与笑容,挥洒出的是改革中国的浩荡底气;而他曾经的无奈与凄惶,也映射出传统中国对成功者的专宠与对失败者的不善宽容。或者说,刘翔的得意,固然是我们的得意;而刘翔的失意,则让我们反省自己:不能善待失败的英雄,还有谁敢横刀疆场——毕竟,天下从来没有常胜的士兵。

刘翔是一个传奇,而这个传奇必将不朽——不管你是褒是贬。

刘翔退役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天迟早要到来;虽然前两届奥运会他参赛又退赛,我也如大家一样发出过嘘声,但当他真的退役,心中还是有万分不舍。想到从此不能在赛场上看到他矫健的身影,但那一抹红色闪电已经远去,心中还是有万般的失落。

十年前的那场胜利仿佛还在眼前,十年前的那场欢呼至今仍让人意犹未尽,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人一代代出现,奥运赛场上从来不缺神话,但刘翔已经老了。英雄迟暮,壮心不已,刘翔一次次重返赛场又一次次退出,但他留下的巅峰时刻,让全世界惊叹,这样的成就早已经化为中国人前行的动力和自信,化为了世界对中国人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刘翔效应的受益者。

现在想来,当年的那一声声叹息里,其实哪里是恨,分明是爱。我们把为中国人正名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把荣耀与骄傲寄托在他身上。在雅典,他成功了,但是在北京和伦敦,很遗憾,他没能实现大家的重托,没能在雅典之后的两届奥运会上延续神话。也很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平静地对待失败的,在那些狂风骤雨般的日子里,各种猜测各种咒骂,这里面展现出的极度不理性与当年欢呼的海洋恍如两个世界。

也许我们都不了解运动员有多脆弱,尤其不了解做一个短跑世界冠军的艰辛和付出,也不理解刘翔亲吻栏杆的那一刻是如何不舍。但从另一方面说,这种希望之下的失望以至于失态,也都是可以理解的,爱之深才会恨之切,我们没有权利要求每一个人必须胜利,我们当然也要受得起鲜花掌声也经得起谩骂和嘲笑。

我们塑造了一个近乎神一样的刘翔,然后又亲手将其打碎。这对刘翔不公平,但社会学会了将人和神分开,谁也不能指望一个运动员在短暂的运动生涯中一次次站上世界之巅,飞人也有折翅的时候,我们原本就该以更平常的心态对待刘翔。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不是每个英雄都有个圆满的结局,但时代给了刘翔们足够大的舞台,让他们能自由飞翔,施展自身的抱负。

这一刻,已经没有遗憾。重温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一幕幕满含着的都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呐喊。让我们都明白了,个人成就哪怕再高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造就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应该走出冠军的光环。

很多人会想,如果没有那两场刻骨铭心的失利,没有铺天盖地的质疑,刘翔的退役是不是就用不着这么沉重?我们无意去指责谁,围绕着刘翔的争议,很多时候其实与刘翔无关。一直到现在,虽然刘翔已经淡出公众视野很长时间了,但依然有人津津乐道于当年所谓的各种黑幕。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很少看到刘翔的辩解,也几乎没有看到有关于他的是非,他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然后把汗水洒到赛道上,希望有一天还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对于这样一个人,时间已经证明他是可以信赖的。他承受了很多指责,却没有还以抱怨,人生应该有这种豁达的境界,一时的胜利毕竟是短暂的,只有人格魅力才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不是冠军奖杯,而是这种执着这种无怨无悔,才能最终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现在刘翔退役了,所有的感动都应该化为一声真挚的祝福,希望他今后的人生路一帆风顺,希望他从此能甩开包袱拥抱生活。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仅这一点就足够了。

中国田径明星刘翔昨天正式宣布退役。在那些获得了奥运金牌等最高体育荣誉的中国人里,刘翔算得上是标志性人物之一。

中国以往的体育明星都与国家荣誉有一定联系,舆论不时把这种联系当做“问题”指出来,提出运动员就应为运动本身比赛,他们没理由背上国家荣誉的包袱。这是一些人很真切的想法和呼吁,它们在社会多数人欣赏竞技体育和爱国情怀的混合激流中沉浮。

中国社会还是很需要刘翔2004年所创造的那种胜利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直到今天仍然渴望它们,尽管不断有人批评举国体制,主张李娜式的成功更应成为榜样,但这样的呼声从未压倒过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夺冠时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如果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是今天被中国人摘取的,同样会很轰动。但我们仍要说,2004年中国人因此收获的快乐、振奋和自信比今天还是多一些。那时的中国加入世贸不太久,我们参与全球化的深度远不及今天。中国体育向外迈的步子总是最快的,刘翔夺冠成为雅典奥运会中国最突出的收获,它的热度持续燃烧了4年。随着时代的变迁,那样的激情井喷或许在中国今后的体育中不太容易再现了。

刘翔得到巨大的荣誉,也为延续辉煌承受了难以置信的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在2008、2012两届奥运会上的表现是让个人非常困窘的,社会因此而出现多少嘘声和嘲弄可想而知。无论刘翔是出于什么原因两次带着伤还要出现在赛道上,他显然都是当时十几亿中国人中最难受的那个人。

有人说,刘翔的退役“拖拖拉拉了十多年”,这是中国最优秀运动员之一从巅峰最充满戏剧性的滑落。人们经常搞不清应当同情他还是质疑他,挽留他还是“劝他走”。

昨天刘翔宣布结束职业生涯,他自己和公众大概都松了一口气。由于这一天总是要来,舆论毫不吃惊。最重要的是,在有了种种曲折之后,昨天刘翔的退役最终成为很有尊严的告别。舆论昨天集体回忆了这位年轻人曾经带给国家的荣誉,以及带给我们大家的那份惊喜,重温了我们曾经受到的鼓舞。对于之后两届奥运会的不快记忆,人们很像是得到释怀,真正放下了。

刘翔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要比之后因他而生的复杂感觉分量重得多,这应算是公众回望刘翔十几年职业生涯的一份总结。他的成功来得正是时候,成为当时中国高歌猛进的一个激越音符。他的衰落则更多是个人悲剧,他已经献给社会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他之后的赛场表现而打折。

中国需要刘翔这样的青年,他们有天赋,而且能够经过努力,在社会的鼓励和帮助下把天赋释放出来,登上辉煌的顶点。无论他们在这个顶点上站立多久,把这些顶点连起来,就有可能形成中华民族的新高度。刘翔大概要算“被议论最多的”奥运冠军,但回头看,他仍是那样精彩、正面。

“极灿烂时光,一生难再遇上一次”。

刘翔职业生涯中的“极灿烂时光”其实不止一次。早在大多数国人2004年雅典奥运会认识他之前,他就已经拿到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全运会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冠军,并且打破过亚洲纪录和世界青年纪录。即使是在他受伤退赛、不如巅峰期那么耀眼之后,他也依然在东亚运动会、亚锦赛和全运会上实现过三连冠,并一度回到世界男子110米栏排名的榜首。

但确实,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从认识刘翔那一刻开始,他就是带着灿烂的光芒来的。以至于之后的很多情节,人们反而不太习惯。

2004年,笔者还在上高中。雅典有时差,110米栏开始比的时候,中国已经进入深夜。当时我还问室友:刘翔是谁?他说:跑得挺不错的,据说是中国男子田径里最有希望冲击前三名的。

其实刘翔奥运夺冠时我们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因为宿舍里没有电视。我们的呐喊,是伴着收音机里解说员近乎歇斯底里的声音一起的——在那个漆黑的夜里,整幢宿舍楼都爆发出呐喊。

对中国男子田径,甚至对整个亚洲田径来说,刘翔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短距离男子项目,此前一直有“黄种人无法夺冠”的说法。但刘翔的出现让世界看到,原来黄种人也是可以在这个项目上成为世界最佳的。甚至在刘翔夺冠后,我还清楚地记得,一夜之间,几乎全国所有的中小学,都加开了110米栏的项目,以“发现更多的刘翔”。

有人把这种培养方式称为“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广撒网,发现好苗子进行培养。与之相对的是职业体育模式。很多“举国体制”的项目,本来就没有太多的镁光灯聚焦、没有完善的职业联赛,他们心中能期待的,只有亚运会、奥运会这些大赛。

于是,在北京、伦敦连续两届奥运会退赛之后,有人说刘翔是因为身背巨额的赞助合同所以不能提前退赛,也有人说是他背后的管理机构不让他退赛,总之阴谋论满天飞。其实,只要熟悉体育的人就知道,对一个爆发力极为重要的项目来说,“跟腱断裂”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只要看看刘翔生涯的最后一幕就可以知道他心中的百味杂陈:他用单脚跳过终点,去亲吻给他荣耀也给他非议、给他美好回忆也给他悲情画面的栏架。因为,这就是他的人生,他以此为人所知,又最终要离开这里。

我们无意去揣摩当年的刘翔是为什么退赛,因为我们相信,任何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如果实在不是力不能支,都不会浪费4年的美好时光,去完成一次阴谋论的安排。

直到现在,当刘翔终于可以说出“我努力过,是时候说再见”时,人们才发觉,距离上一次他出现在赛场上,已经过去3年的时间。3年,足够我们适应飞人不飞,也终于可以理性平和地看待他的退役,并祝福他今后的生活。

花不能长好月不能长圆,残酷的竞技体育更是没有永远的冠军。但当一切尘埃落定,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原来,有过最美好的时光,也就足够了。

毕竟,他曾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刘翔退役了。他在微博上写下《我的跑道我的栏》,细数从13岁接触跨栏以来的辉煌与黯然,如今终于说告别。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110栏冠军开始,刘翔便成为亚洲在田径赛场上的传奇与形象代表。“世界有我,亚洲有我”的自信犹在眼前。辉煌总是让人铭记的。续后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的两次退赛,却让他步入了接连的舆论漩涡,失意也是让人难以忘怀。

被铭记的便是那个属于刘翔的时代,那个曾经肆意青春、个性张扬的飞人,也是那个步履蹒跚、小心翼翼的失落人。其实,又有什么好失落的呢?成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刘翔早就登上过巅峰。没有必要苛求刘翔继续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辉煌走向辉煌。从2004年迄今,11年里我国出现过三个具备较强国际影响力的运动员:姚明、李娜、刘翔。他们的出现,既有举国体制之力,也有个人团队之功。姚之队、娜之队、翔之队,都在体育与市场等方面刷新了人们对体育明星的认知、对体育产业的思考。

从2002年姚明被休斯顿火箭队选为状元秀开始,中国运动员的影响力开始为全球瞩目,此后2003年至2008年姚明连续六个赛季入选NBA西部全明星阵容;2004年刘翔以平世界纪录的方式荣膺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则是第二次,“中国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刮起旋风,这股旋风一直刮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其中故事广为人知;到了2011年,年仅31岁的姚明因伤病宣布退役,而李娜却强势崛起。这一年,李娜首度摘得法网女子单打冠军,成为亚洲第一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并在2014年三次闯进澳网决赛后封后,二度荣膺大满贯冠军。可也在此后不久,在网球运动员中已属高龄的32岁的李娜宣布退役,留下无数传奇。

现在,刘翔也退役了。属于他们三人的体育竞技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新的人生又将开始。对于刘翔来说,退役并不算突然,年龄、伤病、跨栏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运动员生涯的有限性。迟至昨天才宣布退役,其中或许有种种考量。但人们其实是宽容的,绝大多数网友送来了祝福,送来了对他昔日摘得桂冠的肯定,人们都希望刘翔能够在退役之后越过越好,当好政协委员,干好自己的事情,为中国体育作出其他贡献。毕竟,刘翔掀起的黄色旋风,证明中国人也可以攀上速度的巅峰!刘翔一共参加了48次世界大赛,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

曾经闪耀的画面可以被无数次回放,但新的闪耀必然需要在路上。姚明的青春、李娜的青春、刘翔的青春,都挥洒在运动赛场上,他们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中国当代体育的崛起,他们影响了无数体育迷,也会带来更多人对体育的热爱与参与。青春是无敌的,欢送青春,欢送刘翔,是为了欢迎新的姚明、新的李娜、新的刘翔,欢迎越来越多敢于挑战国际体育传统格局的青年运动员。当然,英雄不是突然产生的,以足球改革为先导的体育改革大局,必将解放更多的体育生产力,促生新的更多的英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就拭目以待吧。

刘翔退役了。回首刘翔的职业生涯,客观地说,毁誉参半。前半程,刘翔因雅典奥运会夺冠而成为民族英雄、全民偶像;后半程,他在北京和伦敦奥运会以相似的方式输在“起跑线上”,招致口诛笔伐。

刘翔只有32岁,未来的路还很长,有报道称其退役后有意进入影视娱乐圈发展。无论今后做什么,刘翔想要卸下身上无形的包袱,再见蓝天,都需要做巧妙的未来规划。

纵观世界体坛,危机公关是一门科学——处理好了,前途依然坦荡;处理不好,则是永不见底的深渊。遭遇危机的职业体育大腕着实不少,“高球王子”老虎·伍兹、“网球女王”海宁、“飞侠”科比、“野兽”泰森等都曾经历过大起大落。作为运动员,成绩是硬道理,即使中途跌倒,只要随后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爬起来;要是成绩平平,如果处理巧妙,也可以延续知名度和关注度。

2009年11月,世界高尔夫天王伍兹在自家附近发生一起“离奇”车祸,事后随着媒体的刨根问底,伍兹原本隐藏“地下”的绯闻劲爆涌现,仅媒体曝光的与其有染的女子竟然有14人之多。作为当时高球乃至世界体育第一人,“偷情门”让伍兹好男人形象瞬间崩塌,不得不离婚,多家广告赞助商与其解约。不久,伍兹发表致歉声明,还决定无限期退出职业高尔夫比赛。

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在丑闻“风声”最紧的时候,伍兹选择退出,其用意就是让时间来冲淡甚至抹掉一切。在高尔夫界,伍兹的地位无人撼动,缺少了伍兹的高尔夫球场,注定会流失大批观众。伍兹刚刚宣布退出,就有人开始盼望他复出。等到观众以及整个高尔夫球界都急切地想念他时,那时就是他复出的最佳时机。时至今日,伍兹依然是高球赛场的巨星,尽管成绩较此前有所下滑,依然不乏赞助,球迷和赞助商早已将他当年的丑闻抛之脑后。

另一个例子是比利时网球名将海宁。2008年4月,当时女子世界排名第一的海宁突然宣布退役,成为首位宣布挂拍时仍然位居世界第一的选手。海宁的急流勇退,引起一片哗然。海宁退役时只有25岁,正是当打之年,且集所有荣誉于一身,很多人对其退役无法理解。其实,海宁退役事出有因,比利时网球选手罗胡斯怀疑海宁退役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而被秘密禁赛。18个月后,海宁重新复出。退役成为职业运动员规避问题的一种办法,“风头过后”再次上阵,只要能保证有效“曝光”并辅以一定成绩,就可再聚人气。

科比则靠赛场表现挽回声誉。2003年夏,一位名叫菲贝尔的19岁女子起诉科比性侵犯,科罗拉多鹰郡警方签署了对科比的逮捕令,令科比人气大伤。此后科比多次在球场和法院之间来回奔波,但科比每次从鹰郡返回赛场时,一定会在球场上爆发活力,狂飙高分。科比的性侵事件在双方和解后,人气就很快得到恢复。

公关危机处理也有败笔,最典型的就是“莽汉”泰森。1997年,泰森在与霍利菲尔德的重量级拳击比赛中,情急之下居然张嘴咬伤了对方的耳朵。时至今日,泰森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说过。外加之前因强奸而坐牢的不良记录,曾经一场拳进账几千万美元的泰森家道中落,2003年宣布破产。此后,泰森演过色情片,玩过自由搏击,当过人肉沙包,也在拉斯维加斯的酒店里当过供人合影用的道具……没有合适的公关处理手段,又缺乏自我约束,即使“牛”如泰森,最终也只会破败不堪,一地鸡毛。

刘翔职业运动员的生涯结束了,要想重新塑造当年阳光活力的形象,还有很长路要走。刘翔想要转型成功,保证曝光率,多参加参加慈善活动,或者做体育公益推广,都是不错的选择。

“再见!我的跑道我的栏。”昨天下午5时,刘翔在他的iPhone 6 Plus 手机上点下微博发布键,同时按下职业生涯停止键。

近五千字的长微博文字,没有分段,看上去有点凌乱,但这可能正是刘翔此刻的心情。回顾往昔岁月,他感慨“人生太顺了,也许并不是好事”。能把自己看清楚,这何尝不是一种领悟。只是因为怕再被说“刘跑跑”,接二连三强求硬上,结果得不偿失,这是刘翔的另一个痛的教训。戏剧性人生,不要用戏剧的方式对待。在文字开头,刘翔留恋儿时把栏架当做大玩具的甜美时光,这与他成为职业选手后的情形是天壤之别。其实人生很多事情可能就是这样,“玩”得好,才能赢。

刘翔退役的传闻从6年半前就开始了。记得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那天,我正在“鸟巢”门口漫无目的地溜达。突然一位女观众眼圈泛红跑了出来,一头栽进层层热浪。被记者们拦下后,她缓了半天才挤出五个字“刘翔退赛了”。体育场内随后响起了Beyond乐队的《海阔天空》,我当时就在心里痛骂现场DJ,是不是事先有意准备好的。你听歌词里就有一句:“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从北京奥运会退赛,伦敦奥运会退赛,直到今年清明节假期首次确认,关于退役,真真假假,反反复复,幽幽暗暗。怎么会这样?刘翔是务实的巨蟹男,不会有天秤座的反复纠结。那是因为他在赛场之外的反射弧特别长?也不对。事实情况是,尽管刘翔宣称只会在个人微博上发布最终消息,但退役从来都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私人事务。退还是不退,并非刘翔一人的纠结选项,他只不过扮演了一个孤单角色。这是一场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运动队、赞助商等多方的激烈博弈,绝不是刘翔肆意任性的独角戏。它们反复角力的,不单单是刘翔的伤情和成绩,更有现实的利益。

印象中刘翔成名后第一次引发争议,应该是因为他走进了上海中小学教科书。当地电视新闻曾经放过这样一个画面:阳光灿烂的教室里,学生们齐声朗读“一声枪响,炸裂长空。刘翔疾如炸雷……”那会儿我就担心,刘翔的运动生涯和人生还都很长,中间万一出点差错,颠覆了原先完美形象,让这些天真的孩子们情何以堪?从那时起,刘翔不再只属于运动场,而是国家榜样、民族英雄。他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为国争光,同时也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确价值观。被推到英雄的高度,刘翔就更加不属于他自己。

英雄可以迟暮,绝不可气短。退赛没那么简单,退役就更难。在刘翔退役这个争论漩涡中,出现了一个奇观:一边是公众的心疼和理解,“退吧退吧快退吧”;另一边却是刘翔一方的苦苦相熬,“不退不退就不退”。这其中,牵扯的因素众多,刘翔怕也是身不由己。当潮水退去,唯留各自唏嘘。

很多人说,刘翔的“悲剧”是体制种下的苦果。包括体育行业在内,现在一说起改革,好多领域都可以把“去行政化”作为目标。不论何种方式,面对的障碍仍然是利益。当中央深改组第十次会议将足球改革放在第一项时,我并不觉得意外。因为困扰中国体育几十年的体制性弊病,或许能从此找到改革突破口。困扰刘翔们的问题,可能会找到比李娜们更好的解决办法。

足球改革是要为体育、文化和其他领域的改革蹚路,为那些同类组织团体的转型寻找方向。不仅仅是足协从上到下的剥离重组,喊了很多年的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改革,也都可以参照跟进。但必须注意的是,在一个资源被行政力量高度掌控的社会环境中,单单把个别单位的行政化色彩去除,表面上看改革目标已经完成了,其实前景仍然堪忧。“去行政化”改革首先需要资源配置手段的改变,需要整体环境的共同转变。

说再见不易。再也不用被卷入利益纷争了,刘翔使用微博文字发布退役详情,听不出他敲每个字时声音是否颤抖。希望刘翔不再恨他的脚,不再揭开那段伤,终于可以卸下包袱,步入新的生活。祝福他在未来人生中,能继续“玩”好。

昔日“翔飞人”的职业生涯即将画上休止符,随之而来就是关于“下一个刘翔”的诸多猜测。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回望一下上一个“刘翔”——昔日短跑名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故事,或许更有裨益。

刘长春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的“短跑王”。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举办时,中国东北三省被日本侵占,内忧外患的国家连运动员出国经费都难以支付。日本强迫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被刘长春断然拒绝。他含泪告别妻儿,历尽艰险逃出日军重围,辗转找到张学良将军资助赴美船票,经过23天的海上漂泊,终于代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站在奥运会赛场上。

如果说,刘翔是举国体制培养出来的运动员,那么刘长春则一定程度上称得上是一位“高手在民间”的体育人,他首度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时还是个大学生。

刘长春所处的时代,中国尚积贫积弱,依然诞生了这样伟大的选手,现在国力殷实,为何寻找下一个“刘翔”反倒显得如此之难?

诚然,如果说刘长春与刘翔所处的时代跨度太大,如此纵向比较显得有失偏颇,那么横向比较又会如何?

美国一直是奥运霸主之一,其实力主要来自大学体育。高校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场所,一边上大学一边参加运动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美国的大学运动员中,涌现了众多的奥运和世界冠军。

中国已经提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口号,这也成为一条从竞技体育辉煌带动群众体育发展的路径。一段时间以来,像刘长春一样的“民间高手”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欢迎,优秀选手的诞生路径正逐渐多元化。

极限马拉松跑者陈盆滨就是这样一个人,日前他从广州海心沙开启“100天100个马拉松”的挑战。姚明谈及此事时说,现在越来越多这样的体育人在社会上被大家所推崇,创造出价值,这让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有更大的突破,人们需要更多像他这样的人。

陈盆滨希望用自己挑战极限的行动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姚明认为,增加体育人口是中国体育实现突破和改革的关键因素,“体育人口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2025年要实现体育产业的5万亿,这个5万亿要用什么来衡量?我认为重要的是有更多精彩赛事,更重要的是有更多的体育人口,一切经济数字都是以人口作为基础,”姚明说。

不管怎么说,刘翔一度是中国体育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当昔日巨星逐渐落幕,不妨关注更多像刘长春、陈盆滨一样的民间高手。刘翔无法凭一己之力带给中国体育新生,但众多的“刘长春”却能给中国体育带来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