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刚过去的母亲节带走了感动,在朋友圈留下的痕迹却成了笑柄。微信这种东西让人欲罢不能,但还没普及到爸爸妈妈都运用娴熟的地步,妈妈要么不上,要么不会,于是很多人就坚定地认为,这种爱其实是秀给朋友看的,真正的孝子这一天应该坐在母亲的旁边,陪妈妈聊聊天吃吃饭,而不是隔空祝福。

这种诘问多少会让人有点不敢申辩,用“嘴巴上的巨人和行动上的矮子”来形容很多人对母亲的爱,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武汉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就“你对自己母亲了解多少”在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10余所高校进行了调查。母亲的生日、母亲的年龄、母亲最爱吃的菜……关于母亲的问题,回答情况总体不容乐观,在发放的500份问卷中,有71.8%的大学生不知道母亲的年龄,67.4%的大学生不知道母亲的生日。我相信,这也不只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问题,这份问卷拿到社会上去调查,得出的结果一样好不到哪去。

在回报伟大的母爱这一方面,许多人做得并不好。我们很多人会在情人节给自己的女朋友或者妻子买一大束鲜花,会在孩子的生日送上玩具蛋糕,甚至别人家的孩子过生日也早早准备好了礼物,恐怕很少有人能想起天冷了给母亲打个电话让她加件衣服,天热了嘱咐一下母亲别老是吃剩菜剩饭。与母亲对孩子的牵肠挂肚、朝思暮想相比,孩子一个个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没心没肺地乱窜。

网友对朋友圈里的母亲节的质疑,点中了这种不对称的亲情的软肋。虽然没人会否认自己对母亲的爱,也没有人意识不到母爱的伟大,但除了空洞的表达、华丽的词藻,对母亲的爱也是需要一点一滴的行动体现出来的,比如记住自己父母的喜好,记住父母的生日;比如给母亲打个电话,有事没事多问问父母亲的近况。母亲不好意思打扰你的生活工作,却是非常欢迎你去打扰他们的生活的。

那么,除了晒以外,是否还该有更多实际的行动?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反思的地方,当然,如果将朋友圈里晒对母亲的感情仅视为一种秀,就过于武断了。把朋友圈里的爱妈和现实中的爱妈对立起来,至少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你怎么知道我只是过过嘴瘾,而没有实际行动呢?就像我只打了个电话,你就认为我不爱妈妈一样,你怎么知道我对妈妈的感情没有全在那一声妈妈中呢?

母亲节,我们的确应该陪在妈妈身边,不只母亲节,如果有可能,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多陪陪母亲,而不是在某个特定的节日才想起母亲,但也不能不看到朋友圈里的母亲节其实反映的还有另一些更紧迫的现实问题。对有些人来说,膝前尽孝是件简单的事,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至少全国有上亿的农民工,此时此刻,他们还处于背井离乡的状态,见一面都是奢望,何况尽孝?天南海北地隔着,除了打个电话慰问一下,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恐怕也就只剩下在朋友圈里寄托一下祝福了。妈妈也许看不见,但大家都相信,这份祝福冥冥之中是能传递到母亲那去的。

除了有那么一点煽情,朋友圈里对母亲的爱基本上还是真实情感的体现。现实中不太有人会在自己的母亲面前长篇大论地说如何如何爱她,可是在网上,我们可以尽情地倾述自己的情感。朋友圈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平台。把对母亲的爱大声说出来,让朋友们知道又怎么样,这一点都不虚伪。

谁都不应该消费母亲节,但谁也别轻视一个人对母亲的感情。很多母亲不会在乎孩子是否记得还有个母亲节,同样的,祝福也未必一定要传到母亲耳朵里才是祝福。重要的是,一颗感恩的心不能被尘封起来。

母亲节,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成为晒妈阵地,不少人发出母亲照片配以感恩话语遥寄祝福,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视频同时热传。有网友对此调侃称:“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5月11日《北京晨报》)

其实,不管线上、线下的母亲节,都是时代的产物,也都有积极的一面。之所以说时代的产物是因为,如今是一个流动性社会,“父母在,不远游”的社会不存在了,大多数子女离家都很远。没错,在网络上祝福母亲节,打电话祝福母亲节,一定不如子女回家陪陪母亲,给母亲做个饭,但问题是,由于时空的限制这是很难实现的。退而求其次也是在所难免。网络上的母亲节,毫无疑问,母亲自然难以立马感受到,往往也没有实际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母亲节微信刷屏晒妈”没意义,它至少会给子女们反思的机会吧?

对新兴的东西,我们不妨以阳光积极心态看待,实际上,母亲节不正是因为网络而火起来的吗?当时光倒退十年,又有几个人知道母亲节?

对“母亲节微信刷屏晒妈”不应一棍子打死,那些一遇到网络上过母亲节、春节等就嘀咕说,不如回家……的人,无疑是在用道德绑架他人,带来的只能是沉重的亲情负担。我们应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宽容,不要去绑架年轻人做一些什么,唯有此,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刘义杰)

10日是母亲节,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成为晒妈阵地,不少人发出母亲照片配以感恩话语遥寄祝福,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视频同时热传。有网友对此调侃称:“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而在线下,通过买礼物、送红包等表达爱意也成热门之选。但多名受访者表示,孝顺应重在平时的陪伴和关爱,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才是她最想要的节日祝福。(5月11日《北京晨报》)

社交网络,从来都是表演型人格的秀场。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我们早已见惯了,各种晒吃、晒娃、晒恩爱。在此背景下,又恰逢母亲节,朋友圈迅速化身晒妈阵地,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这股爆发式、露骨化的网络煽情浪潮,似乎并不被所有人认可。

“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网友的这句神侃,可谓是真相。要知道,通过微信圈等平台隔空抒情,不过是面向朋友的自我展示。这一举动,理论上并不能转化为对母亲的情感补偿或福利改善。事实上,在朋友圈里吟颂母爱,实乃应付母亲节的最廉价方式:不仅显得合流、时尚,轻易赚得了自我感动和他人认同,且顺手又伸张了下“感恩母爱”的普世价值……然而,诚如很多人所诘问的,这一切与一个个具体的“母亲本人”,又有何关系呢?母亲节里“刷屏”抒情,在不知不觉间,就把一种纯粹的私人事务,呈现在了公共空间之内。由于场景发生了挪移,所引发的反馈已然迥异。

母亲节微信刷屏,最为直观印证了,社交网络对于国人“情感表达传统”的改造之深。但,凡事最怕滑向另一个极端,当朋友圈里的抒情,流露出一种泛滥、同质、起哄的倾向,一切就注定会变得可疑起来。铭记母爱、回馈母爱,从来都是个体化、内视化的过程,这意味着“惟有走心,方可安心”。相较于朋友圈里那些咋呼、激烈的催泪叙事,真实世界里那些日常的、琐碎的温暖,或许更值得关注。

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重申,如何回应母爱,本质上仍属“个人事务”。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母亲的爱。但若是只停留在朋友圈的社交网络上,似乎就有些单薄了。

母亲节这天,有媒体推出“母亲节·给妈妈的话”全媒体街访,现场采访普通市民,请他们给自己的母亲打一个电话,说一句“我爱你”。不少网友的朋友圈几乎被母亲节的状态刷屏,除了晒照片示爱之外,也有网友调侃:“在这里跟妈妈说爱你,你确定你妈知道吗?”还有网友摇身一变成预言师:“我掐指一算,今天的朋友圈将出现一大拨孝子。”(《重庆晨报》5月10日)

在朋友圈里表达对母亲的爱,很多上了年纪的母亲确实真的未必知道,因为不少中老年女性压根儿就没开通微信。但网友在微信上表达爱,并非一定就是作秀,正如一名网友所说的,不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孝顺,而是自己真的不好意思当着妈妈的面说,“在微信上表达了,感觉心里舒服些。”这名网友还对一些朋友的做法无法理解:自己身边有些朋友,朋友圈明明屏蔽了母亲,还非要在朋友圈发一些表白。这有什么“无法理解”的?你自己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最近这几年,每逢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到来时,总有一些社会学专家及媒体呼吁,鼓励公众把对父母的爱勇敢地喊出来。这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父母对成年子女的爱一般不会挂在嘴边,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同样羞于当面表达,这是典型的“爱你在心口难开”。不像在西方社会,一句“I LOVE YOU”随时都可以喊出来,显得自然而然,毫无违和感。

正因为中国有这样的文化传统,所以当有子女在母亲节到来时鼓起勇气对母亲说“我爱你”之际,作为母亲反而可能有些不习惯和不适应。重庆的大三学生段佳欣就碰到了这种情形,她妈妈的回答出乎所有人预料:“我以为你没得钱了,正准备要给你打钱。”这种“鸡同鸭讲”的尴尬让人感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至于一些大学生看了段佳欣那段视频后感到惭愧并眼睛湿润,有的甚至泪流满面,那倒不是说明了母亲节公开表达的必要,而是说明平时子女与父母之间交流上的欠缺——除了要生活费,平时基本上不打电话。

这正是需要我们关注之处。子女对父母的爱绝不在于母亲节、父亲节到来时当面(或打电话)说一句“我爱你”,也不是在父母过生日时为父母唱什么《生日歌》,而应该在平时经常送上问候,有条件的话常和父母见面当然最好。一位母亲在看完段佳欣那段视频后表示,不用说“我爱你”,只希望孩子平时多陪自己说说话。这说出了全天下母亲的心声。

事实上,很多父母对母亲节和父亲节这些舶来的节日并无概念,子女们不但没必要只挑这些洋节对父母说“我爱你”,甚至也没必要在朋友圈里一味刷屏。既然是为了“在微信上表达了,感觉心里舒服些”,那就在平常用父母期待的方式来表达吧,无非是多打个电话,多花些时间听听父母的唠叨,大不了多回几声“嗯”而已。

【对母亲的爱固然是一件私事,却并非不能公开表达。感恩母亲,让爱刷屏,客观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鼓励人们公开表达,让人们不再羞于开口。】

昨天是母亲节。随着新生代长大成人,这个洋节日已融入主流生活,成为人们感恩母亲的特殊日子。许多人竞相在网上发照片、喊祝福,一时间,微博、微信满眼都是母亲节主题内容。

对这一现象,不少人调侃:“你妈妈知道你在网上有这么孝顺吗?”也有人认为,爱母亲是一件私事,干吗要在朋友圈发照片喊出来呢?放在以往,我对这种行为也会嗤之以鼻。一方面是因为不屑,觉得与其嘴上讲讲,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另一方面也因为自己不习惯公开表达,或者内心里觉得这样做,相对于母爱的分量,实在过于轻浮。

确实,像我们这代人(六七十年代生人),大抵从小就没有过母亲节的习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节日作为流行文化进入国内的时候,顶多也是同学之间互赠圣诞贺卡,对父母亲却是轻易不敢“妄动”。倘若像现在这样买束花给母亲,不仅长辈觉得怪怪的,自己也会浑身不对劲。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父母对子女讲的是默默付出,子女对父母则是信守大爱无言,都不会轻易公开表达、袒露心迹。

但这并不表明只有这样做才正确。很简单,固然我们不太善于对父母表达感恩,但对子女在这个节日奉上的祝福却是甘之若饴。在朋友圈上,同时也有很多人晒子女送上的母亲节礼物,我发现没有一个母亲对此感到不高兴。这说明,我们并非不接受这种表达方式,而只是自己说不出口而已,换言之,问题不在于这个洋节日,而在于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恩。一个人既可以用礼物表达心意,也可以默默传递无言的爱,当然也可以在网上公开喊话。对母亲的爱固然是一件私事,却并非不能公开表达。包括刷朋友圈喊话,也可看作一种实际行动。哪怕是故意作秀,这也表明本人认可这种表达方式,遵从感恩母爱的正面价值观。

感恩母亲,让爱刷屏,客观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鼓励人们公开表达,让人们不再羞于开口。有些爱,如果不勇于表达,很可能留下长久的遗憾。父母之恩,除了让他们感受到,还能让他们听到,岂不更美好?这不仅可以给长辈一天的好心情,也可让自己沐浴在亲情的阳光下,家庭亲情更融洽。往大了说,这还可以逐渐改变国民性格,打开人们的心扉,让人变得更加直率乐观,而不总是那么含蓄阴柔。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流传千古,在传统历史中留下一个巨大问号。每个人的解答或有不同,每一代人的选择也不见得一样。现代社会,旧的传统正在嬗变,新的传统也在生成,只要自己高兴,让母亲开心,刷刷屏又何妨。

本报特约评论员顾昀

当记者询问扬州大学学生李乾宸为何放弃现代通信方式而用书信向母亲表达感恩时,李乾宸表示:“当年,父亲在追求母亲时,常常给母亲写情书,所以今天,我选择母亲熟悉的方式,给母亲写感恩。让她知道,我虽羞于表达,但一直记得她对我的爱!”(5月10日《扬州晚报》)

每到类似母亲节这样的日子,很多做儿女的都不知道如何向父母表达感情。对于并不缺吃少穿的父母,你每次花很多钱送吃的穿的,他们未必高兴;对于在农村种地的父母,你送他们玫瑰,给他们拥抱,他们会不知所措。这位大学生在自己还没有赚钱时,觉得不如用书信方式最适合向母亲表达感恩,更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实际。

“用母亲习惯的方式表达感恩”,对于母亲已经离世的我来说,只会加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愧疚。“等我有空了再给妈打电话,等我有钱了再陪妈看世界,等我闲下来了再陪妈说话”,有了文化、跳了农门、进了城、立了业、成了家的我,回馈给母亲的,虽然有数不清的遗憾,也能回忆起若干欣慰之处,聊以自慰。

有一年中秋节,我们一家回乡下探望父母,到了家门口,得知他们在几里外的责任田里干活,我就携没有到过农田的妻儿顶着太阳,来到父母身边,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尽管母亲埋怨我不该这样劳腾妻儿,但我知道,她在乡亲们面前一定很有面子,心里比吃了月饼还甜;每年春节,我们家有一个比吃年饭、看春晚、放鞭炮还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入睡前,五兄妹都会围到父母房间聊天,总是聊到五更之后,聊一年的分离、各自的劳苦和相互的依恋,此刻,一大家人和睦平安,其乐融融,我知道,这是母亲一年到头最盼望最享受的时刻;使我最有孝敬成就感的,其实是母亲来城里治病,在无法扭转她生命走向末途之后,她吃力地提出要回家乡看看,我不顾医生出于安全的嘱咐,作了周密的准备和安排,让城里的儿孙陪病危的母亲回了一趟乡下,见了她所要见的亲人和乡亲,看了她亲手操持一辈子的家最后一眼。

母亲真的离去,才知道有多少话儿没有向老人家说。记得母亲去世的“五七”之际,我已经为亡母写下近二十篇祭奠文字,如果说这算我与母亲说的话,这比我成人后任何时候都多,可是,此时的母亲能听到吗?对比起当时在坟头将这些文字一份份烧给母亲,这位年轻的大学生给健在母亲书写万言感恩信,我体会到他这么年轻就如此用心,是多么可贵。

母亲节这天,受“万言感恩信”新闻的启发,我和妻子陪伴八十岁左右的岳父母,不便去热点景区,没有上高档酒店,而是开车送他们到离开了近四十年的汉口老街坊,和他们多年没去的汉口小吃老街,搀扶着他们寻访还在哪儿生活的老人,听他们讲述当年的平凡生活。尽管这里已经面目全非,却解了他们一腔的“乡愁”。

“你知道母亲节是哪天吗?” 根据零点公司对母亲节相关问题进行网络调查数据显示,不到十年,母亲节知晓率涨了三倍。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广州商家已经围绕母亲节发动各类情感攻势,虽然近日暴雨连连,但是“母亲节经济”依然火爆,当国际金价低位盘旋遇上企业大促,黄金珠宝类消费再度走热,广州本土百货则顺应“互联网+”的新趋势线上线下齐出招。

“母亲节知名度十年涨3倍”、“母亲节经济火爆”等种种现象,都说明“感恩母亲”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共鸣。这几天,除了商场母亲节经济如火如荼,朋友圈里对母亲的感恩、思念也铺天盖地。中华民族是个讲究孝道的民族,感恩母亲是每个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情怀,再加上生活水平改善、文明意识提高,“报答母亲”已成为一种显著的社会习惯。虽然不少人对“母亲节经济”颇有微词,批评温情的节日被过度商业化,甚至成为一种“绑架消费”,然而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商家的推波助澜,才让感恩母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近几天,母亲节气氛渗透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餐厅、商场、景区,甚至小至街道、小区等,全社会都洋溢着一种感恩情怀。不少步履匆匆的人因此受到感染,拿起手机给母亲打个电话,或者回家陪母亲看个电视,这都是商业大潮助推下的良好局面。

当然,在轰轰烈烈的节日庆贺后,更该关注的是平日里对母亲的关怀。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节日的情感大爆发,而是让这种感恩之情细水长流,渗透在“小家”、“大家”的细枝末节中。从小家看,多在情感上关心家里的母亲,比起物质上的给予更加珍贵。所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即使不能天天在一起,定时的电话、看望也要常态化;从“大家”看,我们的社会在善待母亲上还需做更多细节上的改善。

一方面,善待母亲需要社会硬件的完善。不少公共场所,如商场、企业等,缺少哺乳室、亲子厕所、孕妇休息室等设施,给妇女带来诸多不便。善待母亲,应从这些设施配套开始,形成一套统一的建筑标准,从硬件上保障“关爱母亲”不成一句空话。

另一方面,关注母亲的精神需求。对于不少年迈的或者全职妈妈,她们虽然没有固定工作,却也不想被社会落下,参与“再教育”成了不少人的追求。目前一些教育机构开设老年人进修班、妇女兴趣班等,常常一位难求,可见市场需求多旺盛。不少日韩国家常常针对全职妈妈开设烹饪、刺绣、网络等兴趣班,吸引了不少妈妈,让她们跟上时代步伐,也让全职母亲的精神生活有了依托,我们不妨引以为用。

总之,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庆贺的母亲节,更是将关爱母亲的行动融入社会肌理,让每一天都是母亲节。 (陈小雁)

母亲,一个温暖的词汇;母亲节,一个感恩的节日。昨天是母亲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与往年相比,这个母亲节似乎显得特别热。不讲现实层面,单看微博微信,各种网上秀爱赏心悦目。不少话比最好的心灵鸡汤还要“走心”,真是让人好一个感动。

有人认为,这种发生在母亲节的秀爱,是一种“集中式秀爱”,有一点爱心泛滥的味道了。虽然出现在面前的秀爱很多很多,但始终认为,有一种重复叫做重要和必要。对母亲的爱心表达就是如此,讲得再动听都不泛滥,相对于母亲的付出,做得再多都不为多。看看其他属于年轻人的节日,再想想母亲节,如果连在这一天都没有几个人知道秀爱,那只能说明这个社会出现了问题。

只是,你的母亲有智能手机吗?有微信微博吗?你加她为好友了吗?她会用微信微博吗?她能够看到你的微信微博,知道你在网上秀爱吗?如果一切都是“不”,那这种网上秀爱,是否只是秀给自己看,秀给天下人看,唯独不是秀给母亲看呢?这种秀爱,不便指责,但总是少了一点味道。

有一种爱,没有自私,只有无私;有一种爱,不计成本,只有付出。这就是母爱,回报母爱的,也应该是这种爱。应该讲,只要出于真心,任何一种爱心表达都值得尊重,任何一种秀爱都无权指责。但我们还是认为,怎么做比怎么说更重要。相对于网上秀爱,更有意义的是通过现实层面的行动,让母亲知道你的想法,知道你对她的感恩。这种现实行动,远比形式重要,远比形式打动人心。

不知道感恩,就不知道付出;不懂得付出,就不懂得母爱。对母亲的感恩,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必局限于节日。心里有爱有母亲,不是非要在这一天走到母亲身边,给母亲打一个电话,轻轻地告诉她“我爱你”。一个大V发微博,讲自己从来没有给母亲过母亲节,从前是不知,现在知道了也不会。原因是母亲是乡下女性,与知识女性不同,不懂也受不得这种莫名的西洋式的感谢。这就是中国母亲,虽然伟大,却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认知结构,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仪式感的秀爱。

大道至简,大爱至细。再复杂的情感,也在枝枝叶叶上。母爱也是如此,如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母爱的表达,同样也是具体和细微的。有人总结何为孝:贫穷的父母,钱到为孝;体弱的父母、健康为孝;孤单的父母,相守为孝;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病患的父母,照顾为孝……母亲节前夕,国际慈善机构救助儿童会发布了2015年度《世界母亲状况报告》,重点关注的是“母亲的境遇”。心里有母亲,就会知道母亲想要什么,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心在哪里,爱就在哪里。这种发生在母亲节期间的网上集中秀爱,能够发生就要肯定,但我们还是希望,让母亲知道你在网上秀爱,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你的爱。母爱不应该是牺牲的代名词,其实母亲的快乐永远都在孩子身上。我们都在学着如何为人子女,这是一生的课题。只是有时来不及。

【爱依旧、情仍浓,但独立性在悄悄增强。爱母伦理在新的坐标系上更加浓郁】

5月10日,从早到晚,各种爱母文章、妈妈旧照、爱妈宣言刷了屏。最新段子也出炉了:“问:什么地方的儿女最孝顺?答:朋友圈。”

可是,不少人也都碰到过类似的求助帖:“天呐!我妈要加我朋友圈,怎么办、怎么办?!”马上就有达人解答:“分组啊,笨!”朋友圈带有分组发布功能,屏蔽爹妈的恐怕不在少数。

两种现象都存在,怎么看?

看似矛盾,其实恰恰反映了孝母、爱母行为在时代中的演进。

首先,时代虽在变,但爱依旧、情仍浓。举个简单例子,中国养老基本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子女状况挺好,父母养老院养老,这种模式在西方也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咱们就是觉得心里别扭。母亲与孩子的感情恐怕是国人心中最重的感情了。许多人对过洋节并不感冒,但母亲节到了,还是要借洋瓢敬自己的酒。朋友圈现爱母潮,根源在此。

同时,独立性却在悄悄增强。再举个例:手机上流传的“心灵鸡汤”可以测量大众心理,“爱孩子就要学会放手”之类的可不少;对共同生活的想象上,过去更崇尚“四世同堂”,如今流行“一碗热汤的距离”,觉得在身边而有空间最好。都市白领阶层对于独立的需求更强,于是屏蔽兴焉。

这两个特点的背后,折射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

孺慕之情,源自天性,经过千百年的文化熏染,依然是中国人的内在心理基因,有着强大的惯性;同时,陌生人社会替代熟人社会之后,人与人疏离感增强,如何填补心灵的缺失?父母亲情,依然是重要的情感资源。爱母伦理,在新的坐标系上更加浓郁。

不同的是,农耕社会,孝母伦理更是承担养老功能、实现社会代际稳定的重要设置。人们通过年轻时支付养子成本,换取年老后无所依时的赡养。孝伦理是一种内在约束,使这种“跨时支付”得到了保障。现代社会,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个人收入能力的增强,大多数人拥有养老金、养老资产,“养儿防老”的保障作用在弱化,农耕社会的保险功能下降,工业时代的平等交流意识加强。父子多年成兄弟,母女犹如姊妹花,越来越成为新的佳话。

不管如何,继承爱,顺应变,让家庭更幸福,让社会从每个微观单位开始,都在互相爱的光辉下更和谐,是我们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