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之前,接到一个电话,有位先生很文明礼貌地说:《青年博览》2010年1月下半月刊(第2期),选用了他的文章——《母爱的力量》,暑名“临川柴子”。他说:“‘临川柴子’是我的笔名,我的真名叫×××,我的地址是湖南株州……请给我稿酬和样刊。”
记录了他的姓名地址后,我心里有点奇怪,我印像中,“临川柴子”已经进入了我们的作者资料库,怎么会没有给他稿费呢?(《青年博览》是以文摘为主的刊物,不是作者直接投稿,所以我们选用文章后,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作者。找到了作者的联系方式,我们就把他收入作者资料库中,下一次再选用这位作者的文章,就可以及时付稿费了。)
放下电话后,我查了一下,我记得没错,确实有位“临川柴子”,是江西的作者。出现了两位“临川柴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与江西的那位联系了一下,心中大致有了结论。于是给湖南的那位,写了封公开信:
×××先生:
您好!
接到您的电话后,我去查阅了稿费底单和作者资料,发现有另一位笔名“临川柴子”的作者,姓周,他与我们是老朋友。他是江西临川的一位有名气的小小说作家,我们凡用了“临川柴子”的文章,都认为是他的作品,把样书和稿费开给他。那篇《母爱的力量》我们也是照此办理的。
接到您的电话,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也许您的笔名与周先生重名了,而我们,不知道另有一位“临川柴子”,所以把《母爱的力量》误认为是周先生的作品了。
可是,我们打电话与周先生联络,他坚称《母爱的力量》是他的作品。
你们两人中,必有一人是假的,因为周先生与我们长期合作,从未出现过问题,加之临川是周先生的家乡,我们没理由怀疑周先生。
希望您能提供证明,确认《母爱的力量》是您的作品,我们再把稿费开给您。如果你不能证明,但文章确实是您写的,请您与那位“临川柴子”交涉,如果他是假的,一定不敢与你对质,对吧?
我们静候您的回复,我们也很想弄明白事情的真相。
《青年博览》编辑部
2010年6月3日
另外:已有数位作者向我们反映,他们被人冒领过稿费。冒领的办法是:利用文摘杂志查找作者的时间差。打电话到编辑部,选定一篇暑名像是笔名的文章,谎称:那篇文章是我写的,某某某就是我的笔名。然后留下自己真实的地址姓名。那篇尚未找到真正作者的文章,稿费就进了冒领者的腰包了。
今天打电话来的湖南株州某先生,是不是冒领者,我还不能确定,我等着他的回复。(蜗牛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