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海峡导报
我来说两句27岁的王女士租住在湖里,长这么大了,她还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长什么样。没见过人,没有照片,连母亲也不愿告诉她关于父亲的点滴。
姓杨,可能住在厦大南普陀校门附近,也可能住在鹭江道一带,脑子还可能有点不清楚。这就是王女士近30年来所了解的关于自己亲生父亲的所有信息。
“我不能一辈子不知道爸爸是谁,我只想知道我的爸爸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找不到爸爸,感觉自己就像没有根一样。”昨日下午,王女士来到导报求助,希望有知情人告诉她她的亲生父亲的情况。
找爸爸的念头从小埋藏
今年27岁的王女士是厦门人,小时候住在曾厝一带。“我从小就住在外公外婆家,他们一直带我到初中毕业。”王女士说,在她记忆中,小时候,母亲只有在周末或者过生日的时候才来看她。后来读中专了,才和母亲住在一起。
“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都很疼我,觉得很温暖,那时候,有了他们的爱和保护,也没觉得特别需要父母。”在王女士的脑海里,“爸爸”更像是一个符号。“妈妈让我叫后爸‘爸爸’,我就叫了,也很自然。”
改变是从王女士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开始的。“小时候只是听到邻居说我现在的父亲不是我亲生父亲,还有人说我亲生父亲头脑不正常。”听到邻居的风言风语后,王女士就将这件事埋在了心里,“那时候年纪小,不敢问”。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身边的朋友开始鼓励王女士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我也尝试着去找了,但线索实在太少了。”
父亲像是母亲的一个伤疤
“我妈从来不告诉我关于我亲生爸爸的事情。”在王女士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她无意中听到继父和母亲吵架,“后爸提到了我的爸爸,说了一句‘那个姓杨的’,我妈马上就变得很伤心”。王女士说,从那时起,她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姓杨。
直到今年7月,王女士才鼓起勇气直接向母亲询问父亲的事。“在外地玩,突然触景生情,想到了爸爸,当时正好妈妈打电话过来,就问她了。”王女士回忆,当母亲听到她问亲生父亲的事情时,当即就挂断了电话。 随后,王女士才感觉,在母亲那儿,“爸爸”这两个字就像一个禁忌。“我只要一问她关于爸爸的事情,她就会很伤心,马上就要把我赶出家去,好像就是一个伤疤,我越挖,她越痛。”
“我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是怎么了,他们的感情究竟是怎么了?但我只想知道我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看一看,看我和爸爸是不是长得很像。”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了王女士的舅妈,舅妈闪烁其词,表示她不了解情况,得让王女士自己去问母亲。
随后,记者又拨通了王女士母亲柯女士的电话。“她老爸已经死了,我很忙,就这样了。”在电话的那头,了解了记者的意图的柯女士,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僵硬地丢出一句话,就将电话挂了。
- 2011-08-17新任卫生局长签字“大肚女孩”母亲终拿到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