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盘的孩子是她最甜蜜的负担
在让孩子念书、建一所村完小、就近上中学这些梦想逐一实现后,大营盘村后代的社会化回归成为了张平宜的第四个梦想。
采访组在大营盘小学两天的时间,与张平宜的聊天常常会被访客打断,或是学生们结伴来和张阿姨说说话,还不时送束用野花编成的花环;或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专门回校看看张阿姨;再或者是村民来张阿姨房间坐坐。陪同采访的越西县工作人员说,“张平宜完全融入了这里,把心给了孩子们。村子里遇到有争议的事,只要张平宜在,村民们都会来找她评理。”
到达大营盘的第二天,正值凉山放彝族新年假,学校要办一场篝火晚会,张平宜和校长罗桂平一起忙着准备。“现在学校的老师都很安心,不少其他县麻风康复村的女子来这里学习,一些非‘麻风村’的孩子也开始慕名来就读,还获得了各地来的志愿者的支持。”罗校长已在大营盘小学当了6年校长,与张平宜的合作也愈加默契。
之前,大营盘村没有中学,大家对“麻风村”的刻板成见依然未消,大营盘小学的孩子们小学毕业后将再次面临失学。张平宜又向当地教育部门提出,要在大营盘村建中学。
当地政府在2007年投入49.59万元为学校修建了学生食堂,2008年又投入335万元修建了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和教师周转房。今年,凉山州教育局特批这所村完小可以面向全州招收初中生,大营盘小学成为一所功能完备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周边各县“麻风村”的孩子们都能够上中学了。
在让孩子念书、建一所村完小、就近上中学这些梦想逐一实现之后,大营盘村后代的社会化回归成为了张平宜的第四个梦想。
2005年以来,大营盘小学先后有6届120名学生毕业,但很多已有十六七岁,有些甚至有二十多岁,就业非常困难。“让他们半工半读,既不中断学业,又能掌握一门技能。”2008年,张平宜依托弟弟在青岛的工厂,建立起名叫“希望之翼学苑”的职业培训学校。
学英语、学电脑、学技能,从大营盘走出来的孩子们又走进了张平宜为他们构建的培训基地。张平宜还亲自设计“生命教育课”,电影、“探索频道”纪录片都包括其中,还有台湾来的老师教授文艺课程。“我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世界很精彩,一定要好好活。”张平宜说。
她在学校举办的“志工营”活动已延续8届,在台湾也有了一定影响力。每年大概有20多个志愿者到大营盘小学停留3个礼拜,他们寓教于乐,引导孩子们爱清洁、讲卫生,更引领他们认知世界、收获自信与处事礼节。11年,大营盘的孩子成为了她永远的牵挂,成为了她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负担。回望这一路走来,各种艰辛不言而喻,但看见大营盘渐渐走出阴影,张平宜幸福满怀。
采访结束时,张平宜笑言自己“不满足”,既然入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就非常希望能被选上,因为“这代表着太多人的努力,包括每一个支持自己的亲友,每一个关注麻风病防治康复事业并为之付出艰辛努力的人。”
其实,生性浪漫的张平宜还有一个梦想。她将它写进了自己的《台湾娘子上凉山》一书:“那就是在学校坡地高处兴建一座书香亭,亭子四周要种蔷薇,花季时蔷薇灿烂绽放,天气好时,邀三五好友来到书香亭下,畅饮一杯热腾腾的浓馥的咖啡,享受大营盘山林景色,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看着他们在校园嬉戏的活泼身影,痛快细数大营盘的前尘往事。”(邹青 记者 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