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杜虹影的“贝恩家”,看到走廊里贴的都是听障孩子的图画和照片,杜老师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每张照片的内容,眉宇间流露的都是慈爱。
待聋儿亲如母子
简单的几句交谈,注意到,杜虹影的声音虽不失甜美,却略显沙哑。杜老师笑称,嗓子哑了主要是因为语训需要不停地跟孩子们说话。
来到其中一间教室,见到了四个天真可爱的听障儿童,当记者跟他们打招呼时,他们带着既好奇又腼腆的笑容,有的小朋友还躲藏到别人身后,一边学着记者的样子跟记者摆手,一边偷偷地露出小脑袋对记者笑。而看到杜虹影,孩子们都表现得特别亲昵。
杜虹影蹲下身子,把3岁的磊磊搂在怀里,温柔地对他说道:“来,磊磊,说‘妈妈’。”说着把手轻轻放在孩子的鼻子某处,磊磊马上听话地叫了一声“妈妈”,记者听来发音非常准确,以至于让人很难想象他是个聋哑人。另一位老师也把其他的小朋友搂在怀里,陪他们“玩儿”一个漂亮的转笔刀,耐心地教他们理解“出来”、“回去”、“削铅笔”所代表的不同含义,神情和语言就像在教自己的孩子一样。记者不忍打扰他们,跟着杜老师一起走了出来。
聋哑儿童既无法说,也不能听,跟外人接触很难。但是记者发现,这里的孩子都很开心,他们带着天真的笑容,对待记者很友善,会主动走过来拉着记者的手,跟记者“藏猫猫”,并且向记者展示亲手画的漂亮图画,非常可爱,非常阳光。
“把苦难当成历练”
杜虹影多年来一直独自抚养着女儿,并且由于身体不适,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生活非常艰辛。可是她并没有过多的抱怨,她以一颗善良的心积极面对生活。“女儿就是我的动力,把每次苦难都当成历练,这样也让我收获很多。”
直到5年前,机缘巧合下,一位脚有残疾的聋哑老人对生活积极的态度让她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帮她打开了人生另一扇门。“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听障儿童,用我的努力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就这样,没有任何相关基础的杜虹影,凭着一腔感动与热情开始了自己的梦想,碰了很多次壁,出于无奈只能选择在门外偷学,通过自己的细心揣摩和对着镜子无数次的练习,克服了很多困境和挫折,终于掌握了一套颇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教育普通的孩子需要很多的关心和鼓励,那么面对这些听障儿童,则需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耐心和爱心。杜虹影给孩子正音的辅助工具只是一根筷子、一个勺子、一张纸条、一根蜡烛……可是却让孩子们学会了开口说话。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感知,杜虹影常常让孩子躺着,自己跪在身旁;要是孩子有一个音发不准,她就模仿他的音,找出症结所在,有时要模仿几十遍。
尽管如此,杜虹影依然没有抱怨和放弃,她把困难和艰辛都当成人生的历练,她觉得孩子的点滴进步就是她最大的慰藉。她说,她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告诉更多致力于特教事业的人。
教孩子学会感恩
与听障儿童接触多了,杜虹影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辛酸的故事。他们的父母承受着心灵的煎熬、承受着老人的遗憾,甚至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的眼神那么无助,我觉得我的心也要跟着碎了。”说到这些,她几度哽咽。
看着那些痛苦的家长,再看看这些无声的孩子,杜虹影更坚定了从事语训工作的决心。“我觉得,没有笨孩子,只有没尽力的老师和家长,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奇迹。”
在这些听障孩子身上,杜老师几乎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爱,她对每一个孩子进行针对性教学,用独特的方法培育他们。她教每个孩子说“爸爸”、“妈妈”;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她教孩子回家为妈妈洗脚,给妈妈送花,总之,生日这天,一定要为自己的妈妈做些事情。杜虹影觉得,要用心去爱他们,让他们体验到什么是被爱,这样他们就能学会去爱别人。
杜虹影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她留着每一个孩子的资料和诊断书,她的电脑里存储的全是她和学生们的照片,还有各种影像资料。杜老师说:“这些东西将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到目前为止,杜虹影已经成功地让30多个原本缺乏正常生活能力的听障孩子走进了普幼普教,和正常的孩子同享一片蓝天。
杜虹影,一位离开工作岗位的“40”女人,独自抚养女儿的单身妈妈。在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没有低头,面对生活的磨难和命运的挑战,她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家庭的重担,用博大的爱心和专业的技能,让听障儿童感受关爱,聆听天籁之音。
- 2011-12-14王艳欢:选择特教 收获喜悦
- 2011-12-09吕三妹:明灯点亮新农村
- 2011-12-05田星:与男友弃优越生活做志愿者助麻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