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妇联新闻> 视点聚焦 > 正文
乡愁·相守
www.fjsen.com 2014-02-19 11:3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福州坊巷古厝(拍客赵辉/摄)

东南网2月1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王林成)“看着一张张其他人的乡愁照片,也激起了我们心中对家乡亲人、风光的那一份思念。”近日,本报“留住乡愁”摄影征集活动选登了部分优秀作品,其中的一些照片,引发了不少读者的乡愁共鸣。

今年春运还未拉上大幕,回家路上,许多人的行囊满载乡愁。家乡的树最绿,因为那记录了孩子在树下乘凉,听大人说故事的情景;家乡的河最清,流水间留下了与小伙伴嬉戏的笑颜;家乡的田野最丰饶,那里留下了父辈辛勤的汗水。一年一度,很多人的乡愁在春节找到了归途,得到了释放。

按霞浦习俗,夫妻生下第一个孩子,满月后一个月内要抱着孩子回娘家报喜(拍客黄亦钊/摄)

来自霞浦县的拍客黄亦钊发来了一张照片,大人们背着孩子,踏着小溪上的石块,按礼俗回家团聚。黄亦钊解释道:“霞浦有个礼俗,成婚后的夫妻,如果生下第一胎,在满月后一个月内,小两口必须抱上儿女并备上丰盛礼品,不管路途多远,到丈母娘家报喜、团聚。”

客家儿女逐渐走出土楼,但根仍在这里(拍客韩宏俊/摄)

同样是带着孩子回家过年,拍客韩宏俊记录了客家土楼前的温馨一幕。“客家人心中有份浓浓的故乡情,也恰似我那无限的乡愁。他们的祖先为躲避战乱从北方几经迁徙来到这里,辛勤劳作,生生不息。”他表示,“如今,新的客家儿女逐渐走出土楼,迈向都市,但故乡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根!”

我的父亲母亲,时间都去哪儿了?(拍客郭文正/摄)

在过年的鞭炮声中,孩子们一年年长大,父母们则一年年老去。拍客郭文正用镜头记录下了晚年的父母亲,母亲带着厚厚的老花镜,为父亲修剪指甲。“父亲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大多是母亲每天陪伴着父亲,和父亲一起唠着家常,一起回忆过去艰辛的生活,一起享受现在美好的时光。现在每当我们看到这张照片,就好像父亲又回到我们身边。”郭文正写道。

贵州苗寨打草鞋(拍客小俊/摄)

不经风雨,难明白家的温馨;漂泊久了,方知道故乡的亲切。春节假期,人们纷纷用镜头定格各式乡愁,本报“留住乡愁”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本周将公布大奖得主。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